硬壳精装《白氏家谱》编印完成



白氏家谱

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360 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中华家谱馆

纸张:铜版纸

电话:18595903344/18530831893

网址:www.jiapu315.com

白氏家谱序言

约200年前,或是天灾,或是兵祸(已无从考证),我辈先祖兄弟二人,经山西大槐树,到达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菠萝镇白家海子村(今为榆林市横山区菠萝镇龙泉墩村)。兄弟二人给当地一家王姓大地主做长工,一干就是十多年。老大为人忠厚老实,干活勤快。王家族长很是喜欢,遂将自己大龄的小女儿王氏(智障女)嫁给老大,并赠送上水地三十晌(一晌为三亩)作为独立生活之用。兄弟二人经过几年辛勤耕作,家资日丰,农忙时节,也要雇佣短工来劳作。可能是兄弟二人家乡年景好转,老二带着老大的两个儿子(排行老几,不详),由来时路(山西大槐树)返回(地址已无从考证)。王氏一共生下九子(王氏:同治六年即1867年,兵祸被杀,与先祖合葬于榆林市横山县白界乡平邑堡村),老二返乡带走两个;一子出门做生意,后音讯全无;一子一世光棍;一子早年病逝;最小一子,由于母亲照顾不当,夭折。只有三个儿子,成家立业,有传后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大门、老二门、老三门的由来。

先祖在龙泉墩生活、居住了三世,人口剧增,原有土地已无法养活这么多人,于是又在附近——今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黄沙七墩村购置十晌旱地,以分家的名义,把排行较小的安置出去(自古有传统,老大继承家业,不分家)。我们先祖在此土地上,过了三辈人富足安逸的生活。但到第四辈,也就是凤字辈,因老大门家族兄弟多(兄弟二人十五个子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家道开始败落。骑马组团抢劫当时榆林防城团团长家财时,被团长带领兵团全部抓获,准备就地正法。当时族长为老三门人白凤财,此人为人正直豪爽,精明能干,能言善辩,不忍看着二位叔父,十五位哥哥被杀,出面联系娘舅王氏族人(当时依然是当地名门望族),当地权势、土豪等共同作保,愿双倍赔付损坏之物,十七人才得以获释。为正家法,当天在地里挖下丈二深坑,将罪魁祸首老二活埋。其余各自回家,拿出全部家当财产,以抵其罪。之后,连夜携带老婆、孩子,四散逃命而走。叔父一人(一人被活埋),子侄十五人,大多没有善终。

族长白凤财,带领当地一众权势、土豪,与军阀团长谈判三年零八个月,终于赔付完成。此时,现金、土地、牛羊、房屋,已全部赔付给团长,穷困之极,再无立足之地。听说南面树林大,农作物易种易收,遂带领最后一批族人,南下到今天的延安市志丹县永宁镇段家湾村,此时为1931年。在这三年零八个月之中,族人们四散分离,有榆林市,靖边县,定边县,横山县;延安市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等地。其他各地落户之人,怀着对先祖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每逢佳节,不辞劳苦,回去给先祖上坟,拜祭祖先,告慰先人。

时间已过去200多年,两个多世纪了,无论是谁家先辈人当时有错,或是有功,计较已无意义。我们应该把先人团结一致,仗义疏财,宁愿倾家荡产,也要救下自己亲人的伟大事迹,一代代传唱下去,以告慰先人在天之灵。

现在,虽然我们以三门人自称,但我们是同一个祖先,流着同一个祖先的血。纵观中国近代史,从先祖来到横山县白家海子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过上了好日子,历时150多年。这150多年中,有鸦片战争,同治回乱,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有民国十六年的三年天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们的先辈们经历了无数毁灭性的痛苦和灾难。现如今,我们已奔入小康社会,科技发达、联络方便。谨此以修家谱之际,告诫我白氏族人:不论是国家干部,技术人才,富商,或是平民,生活困苦之人,皆不可分高低,贵贱,皆应加强礼尚往来,扶危济困。我们都是白氏子孙,皆应遵纪守法,自强不息,团结一致,以告慰先人离散之苦。

修我之家谱,可以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以使后人了解家族之生息,繁衍,迁徙,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等。从此,支门清,辈次明,祖宗显。后代起名因循有章,此虽不可遗我湮没追亲之责,亦不可弥我遗弃先祖之罪。家训族规以教育后代,使其明德知礼,勿犯国家法规,于国则可以为人,于家则可以为子。又可增加国家文化,符合民族复兴之大义,益国益家,修吾家谱,继传后世,此吾辈之愿也。

上述史料信息均为访问族人先辈信息,都是口头相传,并无准确文字记载,加之本人书写水平有限,纰漏在所难免。敬请所有族人批评,指正,力争使我白氏家谱所记载内容更加真实准确,更有传承价值。同时,对于提供信息的族人门一并致谢!

权以为序!

白能军

二〇一九年七月

陕西省延安市白氏家族字派

经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专家组慎重研究,在原字辈“三、凤、有、焕、能,”的基础上,反复推派,拟定以下字辈作为新续字辈。

三世~七世

三凤有焕能

八 世~十二世

向海坤贵宏

十三世~十七世

德立学建树

十八世~二十二世

忠守万世恒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