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62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中华家谱馆
纸张:一级宣纸
电话:18595903344 18530831893
网址:www.jiapu315.com
序言
国家修史,地方撰志,宗族建谱是中国的古老文化。人有功于国,得载史册名垂千古,有德于地方,能记入方志流芳百世。而祖宗养育、繁衍后代、奠树家风,传承久远,对后裔功德至大,故应感戴其功德,永志不忘。建立族谱就是感祖恩、承祖泽、宣扬孝道、教育后代,光大族风的最好方式。史、志、谱都是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对国人道德、品格、智慧的形成和提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和志由国家承修,而谱牒要靠宗人完成,只有宗族众人具有敬祖亲宗的理念,有人倡导,有人响应并付诸行动,才能完成建谱和不断续修的工作,从而保障整个宗族谱牒的完整和连续,唯有如此,才能让祖宗功德永不泯灭,使姓氏正本清源,脉络祥明,历久不紊,从而使国族之人无论相隔多远,历史多久,年龄如何悬殊,总能祭祖有地,认祖、联系论叙世辈,有据可循,并可全面了解整个姓氏的相关情况,从而达到敬祖亲宗,互勉互励的效果。
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不安,追宗祭祖之道湮没不彰,人情淡漠,宗族涣散,九族不亲,子不知父名者,大有其人,虽知祖明者,寥而无几,族人后代子孙待要入谱,重续家谱之举迫不容辞。
据史料记载,李姓至今有3100多年的历史,李姓源自赢姓,其始祖皋陶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直系后裔,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处死,其妻带儿子利贞,逃难以木子为食才得以活命,将理性改为李姓,李利贞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族人源于曲阜,脉发偃六(固始和六安)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其后代分为两支,一支在陇西(今甘肃临洮)为陇西房,一支在趙郡(今河北邯郸西南)为趙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三十九房,趙郡房分为东、南、西三组。
古陇西今甘肃临洮,因为地处陇水之西而得名,临洮得名因地处洮河之滨;是先秦西端抗御外侵的军事、文化、政治中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从临洮城北三十墩的洮河东岸开始修长城,一直向东延伸到辽东,构成了秦代长城的基本轮廓;西汉初陇西郡仍然是西部军事政治门户,临洮逐步发展成为丝绸之路,出长安后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商埠;唐朝临洮是西防吐蕃南防羌族的军事重镇。
在临洮县城西,有宝鼎山(下李家)曹家大山(下李家)两个李氏祖先陵墓,从秦汉到民国年间,一直是李氏后裔祭祖之地。
“陇西堂”是天下李姓的宗族祠堂,李氏文化不仅是某一地区的文化,更是天下李姓人寻根祭祖之根本和精神之依托。
东汉、三国时代,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发展到今辽宁一带;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
现李氏家族从陇西迁徙,世祖有的迁往宝坻李家河,有的迁往芦台(汉沽),迁徙定居宁河潘庄的世祖,坟莹墓在潘庄东南小河东,后来世辈系支太多,坟茔墓地很大,各系支迁出,各系支迁入地没有记载,不详。我十五世祖迁至潘庄南李家园(现名小南庄)村西北处。李氏家族族谱焚毁、缺失严重,至使世租至十四世祖的族谱无法考证。因没有任何族谱和资料,所以此族谱只能从迁至小南庄村的十五世祖,开始续修记载,有不妥之处,望:故祖及三代宗亲以上承谅。
此次立谱,加深了族人对全族的了解,加强了族亲间的联系,增进了亲情,实是阖族一大幸事。更值得欣慰的是,我李氏族人都能继承和发扬祖宗遗风,守德向善,勤勉精进,诚望全族再接再励,共创我族幸福美好的未来!祈愿我族英杰辈出,枝繁叶茂,长盛永昌。
《李氏家谱》编委人员名单
编委会主任:李凤祥
副 主 任:李瑞英
委 员:李瑞勤 李瑞庭 李瑞宝 李瑞侠 李瑞增
李瑞华 李瑞全 李瑞富 李瑞朋 李瑞森
李瑞成 李瑞清 李瑞
主 编:李瑞成
副 主 编:李瑞增 李瑞朋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