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锦秋文谱家谱馆迎来了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由我馆精心承印的陕西安康《张氏宗谱》圆满完成并成功交付至张氏家族手中,且收获了张氏家族成员们的一致赞誉与高度好评,这无疑是对我馆专业能力与服务品质的极大肯定。
在交付过程中,我馆王编辑有幸收到了张老师热情分享的《张氏宗谱》作品图片。从这些图片中,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这部宗谱的精美与厚重。它不仅承载着张氏家族绵延不绝的血脉亲情,更凝聚着我馆工作人员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从前期细致入微的资料整理,到排版设计时的反复斟酌与优化,再到印刷环节的严格把控与精益求精,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我们对家谱文化的敬畏之心与传承之志。
附《张氏宗谱》谱序
吾张氏家族祖先自乾隆年间,从湖北浠水牛头冲移居至陕西白河流泗沟(刘秀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十余代人在陕西、湖北两地世代繁衍生息,勤勉持家,以德立身,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光辉典范。历经数代,吾族人才辈出,或耕读传家,或仕途显赫,皆以忠孝仁义为本,光耀门楣,泽被子孙。
然吾族《张氏五修宗谱》编修自1910年(宣统二年),至今已有114年不曾续修,现陕西、湖北祠堂尽毁,宗谱保留寥寥无几,且五修《张氏宗谱》行文从简,涉及断层时间长、范围广。改革开放以来,族人变迁更加频繁,遍布全国各地,如吾辈不完成复修宗谱之事,实乃吾辈不孝,愧对祖先。张氏子孙应时刻牢记祖训:“不以列祖公之强而炫耀,亦不以列祖公之弱而心悲,而应一如既往谦卑努力,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成就事业,光宗耀祖”。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之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说世系,道宗族,辩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同为一理。旨在追溯根源,铭记祖训,激励后世,使吾族之精神得以传承,血脉相连,绵延不绝。仰先贤之辈,观后世之子孙,思续修之大事,上可告慰先祖之灵,下可使子孙后代有寻根之本,可谓千秋之功德。
吾辈深感责任重大,遂集张氏家族众人之力,搜集史料,考证世系,为与时俱进,承先人之遗德,念及家族兴衰,依据张氏家族祖传史料,结合吾《张氏五修族谱》及其它佐证,族人商编吾张氏六修族谱,编纂此谱,以期让后人知晓家族之来历,缅怀先祖之恩德,继承并发扬光大吾族之优良传统。
此六修族谱之编纂,非一时之功,亦非一人之力。族人吉根等人牵头主持,不计报酬,辛勤操劳,竭尽全力,全族之人或为编纂资料之收集尽心尽力,或为资金之筹集倾力支持,方始六修族谱之编纂大功告成,此乃吾张氏族人百年之大事、之幸事也。愿此张氏六修族谱能成为连接吾族之纽带,让后人铭记先祖之教诲,以孝悌忠信为本,自强不息,让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家训家规永放光芒。
最后,吾辈寄语后世子孙:勿忘先祖之志,常怀感恩之心,勤勉向学,奋发有为。愿吾族之树常青,吾族之精神永存!是为序。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