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本:精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数:380页
排版印务:锦秋文谱家谱馆
纸张:一级古谱纸
电话:18530831893 18595903344
网址:www.jiapu315.com
序言
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我是谁,我的血脉,我的祖根在何方,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对先祖提出同样的问题。编撰族谱是为了正本清源,缅怀先人,承前启后,启迪后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修谱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家谱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既利于后辈寻根问祖,缅怀先人,又凝聚人心,敦亲睦族,增进情感,且通过谱录家族宗亲的传记,先辈开创基业的丰功伟绩,以及历尽艰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生活勇气,对子孙后代都是一种良好教育,更能激发后人,以先人为榜样,从小立志,奋发向上。
吾苗氏家谱,从家庭的角度为社会和后世保留一份客观、真实的历史资料,同时为当今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增添一份亲情、温馨,将家庭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体现了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风尚。以家庭史料形式将家庭成员,宗族状况,社会变迁,重大事件通过照片、史实材料等方式予以保存,使当代人在有生之年能够手捧“族谱”缅怀逝者的遗风,人生的经历,并以此形成新型“孝道”,让子孙后代牢记前辈的历史功绩,感悟家庭成员的创业精神,以无形的精神财富传导后代子孙,并继承发扬。
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据考证,吾苗牛兰苗氏二世祖苗朝宰从长治市武乡县高台寺村迁居榆社县合壁(今郝北),其后辈又从合壁迁居榆社县苗牛兰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繁衍生息近五百年。曾编修了我苗氏家谱,可惜在文革期间全部灭失。截至目前,吾苗牛兰苗氏家族无人能看到家族的家谱或历史资料。几十年来,宗亲之间只有家族老人口头流传。且流传已久,传说变异,世系混淆,各行其是,或则弃辈取名,随心所欲,无可靠族谱资料作序。
2013年5月,我族十七世苗永珍曾召集榆社所有苗氏宗亲开始编写苗氏族谱,但因资料收集不全等原因被搁浅。2024年4月,在苗牛兰村所有宗亲热切期盼下,由苗春堂、苗玉珍、苗建华、苗晋明、苗永兵、苗永峰、苗卫东、苗鑫华、苗永东、苗茂荣、苗常云、苗茂东、苗茂胜组成编撰委员会,在所有族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圆满完成了苗牛兰《苗氏家谱》编写撰修,填补了吾苗牛兰村苗氏家族没有家谱的空白。此举不仅是对先祖的最好慰籍,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家族的历史文献。
编修族谱是一项复杂,细致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此次编修苗氏族谱的百年家族历史,得到了全族宗亲积极支持,鼎力相助,充分体现了“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宗亲凝聚力和亲和力。
本次修谱撰於2024年4月。随着族氏宗亲繁衍生息,望后世族人及时续写族谱,为延续吾苗氏家族的谱牒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我们宗族宗亲铭记宗族的历史,传承家族文明,为宗族的明天创造更大的辉煌。
苗牛兰村苗氏家谱首修委员会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