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宗谱故事 刘氏宗谱有关事记



刘氏宗谱故事~清朝有关事记

道光(元年辛已1821年---30年庚成1850年)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11年辛西1861年)同治(元年王成1862年---13年甲成1874年)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34年戊申1908年)

宣统(元年已西1909年-3年辛亥1911年)

刘氏宗谱故事~中华民国有关事记

(1912年---1949年)

民国3年(1914年)

11月1日(农历九月十四日)

元城县、大名县、魏县合并为大名县。

民国12年(1923年)

7月,在大名成立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民国17年(1928年)

6月28日(农历五月初十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直隶省第七师范学校改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民国26年(1937年)

11月12日(农历十月初十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名县城。

民国27年(1938年)

1月,日本侵略军建立大名县伪政府,伪县长李权衡。

5月,国民党在北张村建立大名县抗日政府,县长陈明韶,县政府六月迁户村,初冬迁张铁集,十月迁东劝庄。

民国29年(1940年)

2月,共产党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长解蕴山。

6月,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划分为魏县、大名、元城三个县,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向哲。

“六月下旬,元城县建立独立营,营长马彬、教导员张洪贵、副营长刘凤悟(刘鸣桐)"。(《大名抗日烽火》472页)

本年,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在北峰、华庄、沙河路建立三处抗日高学校。

民国31年(1942年)

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七日),大名城日本侵略军占领束馆建据点炮楼,随后在冢北、小营、堤上、杨家、吕村、福坎、谢庄、花园头、丁庄、小寨、铁卜营、孙甘店、和固等建据点炮楼。

12月8日(农历十一月初一),铁卜营据点炮楼日本侵略军袭击各姓固,枪杀村民尚朝一、赵发起、赵保身、刘金池、尚登岸五人,烧房屋40余间,抓走村民十八人。

民国32年(1943年)

日本侵略烧杀掳掠,天旱不雨、土匪蜂起、蝗虫遮日、霍乱流行,造成百年未见的大灾荒,饿死、病死、卖儿卖女不计其数,《大名抗日烽火》书说元城县饿死6万人,逃亡人数50%。

张越在元城县任县长时,打击和镇压了少数坏人。

民国33年(1944年)

3月,束馆、冢北、丁庄、孙甘店等据点炮楼的日本侵略军撤回卫河以西,卫东无据点。民国34年(1945年)

3月,山东七区张鲁、八区王丰划元城县,不久,元城县改为元朝县,属冀南一地委。

5月14日,大名城内日军逃窜安阳,大名元朝全境解放。

5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民国35年(1946年)

9月、10月,大名、元朝全面进行土地改革。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名为“大名县政府”

1月12日,动员数万名民工拆掉大名县县城城墙。

民国36年(1947年)

3月,元朝县贯彻中共中央《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复查运动,复查主要内容:划定阶级成份,对贫农填平补齐,补尝错斗中农和受损伤的工商户,划阶级成份: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为地主成份,富农与中农区别,即剥削量超过25%的为富农,不足25%的为中农。

民国38年(1949年)

年初,元朝县颁发土地证,土地改革运动结束。

8月,元朝、大名两县合并为大名县。王丰、张鲁同归山东。

刘氏宗谱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记

一九四九年

10月1日,5000人在五女师操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九五0年

2月,大名初级师范学校成立,校址在城内东街。

全县一万民工修复漳河两岸大堤72华里。

12月,全县有农业生产互助组14544个。

本年,大名县联合社更名为供销合作社。

一九五一年

11月,北李庄第一个建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2月。全县有互助组1454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86个。

一九五二年

本年,全县有农业生产互助组7841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38个。一九五三年

6月20日,省纪委决定对陈子明等处外,受株连处分干部177名。1980年9月7日,省纪委复议撤销处分。

一九五四年

9月,全县新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91个,巩固扩大老社327个。九五五年

9月20日,按区驻地命名指标,五区为北峰区公所。10月26日,全县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644个,北李庄第一个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九五六年

2月1日,全县170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61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户数80243户,占总户的99,15%。

3月2日,撤区并乡,撤销7个区,将93个乡并为33个乡。

10月27日,全县六万民工开挖东风渠,动土方315万立方米。

一九五七年

12月8日,全县61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分成488个。

12月,开始整风反右,划分右派分子147人,1959年摘帽34人,1984年全部摘帽。

一九五八年

8月,5天将全县24个乡、1个镇、488个高级社建成6个公社,38个管理区,538个生产大队。

8月7日,县委决定举办农忙食堂,后来普遍建立生产队集体食堂。

8月15日,大名在磁县建成19座土坯式炼铁炉投产,全县开展大办钢铁工作。

一九六一年

6月1日,全县将6个人民公社改为6个工作委员会,组建成39个人民公社。

一九六二年

4月,各姓周属大名县束馆区公所北峰人民公社。

一九六七年

大名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一九六八年

4月,各姓固属大名县革委北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0年

各姓固属大名县革委束馆办事处北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五年

各姓固属大名县革委束馆办事组北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六年

6月,各姓固属大名县革委束馆办事处北峰公社革命委员会。

一九八一年

各姓固属大名县束馆办事处,北峰公社管理委员会。

一九八三年

各姓固属大名县束馆办事处北峰乡政府。

以上即是刘氏宗谱故事有关事记,若想了解刘氏宗谱更多详细内容,欢迎查看《刘氏宗谱印刷实图 附刘氏宗谱序言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