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字:郑州河头李氏修订族谱序言



  河头李氏族谱最早是由九世祖蹊创修的,蹊祖是三门李芬芳的次子,他一生为人忠厚,学识渊博,可称当代鸿儒。

  寄予蹊祖之后,自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九年),十三世祖舆番又对家谱二次重续,并将两次旧续重要部分列在家谱前面,执事名讳、撰文以及族人赞语附在书的后面,又把家谱分成“礼、乐、射、御、书、数”六卷,用天干十言定立辈次,周而复始,千秋记载。时隔二十五年(公元一八零五年),族长东昌及通衢、惟清、金祥等先祖完成了第三次修订族谱,谱的格式和以前大致相同,从十五世续到十七世,弥补了二次重续的不足部分。这次续谱是第四次,由于时隔年代久远,经过数年战争,兵慌马乱,族人有心续谱,亦无人执事。解放后又经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平坟拆丘等,墓碑损坏、轴帐被烧,家藏图谱多数失落,要想重新接续,实乃困难重重。

  一九九八年冬,在李宗孔、李正玉、李宗元、李福来等人的倡导下,开始宣传发动,组织二十余人在本村挨门逐户、翻箱倒柜收集资料。有的从布袋上、有的从斗蓝上、有的从旧房乾竿上、有的从家藏老文书上,只要发现一点线索,及时记录下来。自己不知道祖上名讳的问邻居老人,老人不知道祖上名讳的问亲戚朋友。经过一冬一春收寻,还是差别很大。幸亏李承贵之子李小占说“我父亲收藏了一套老家谱,他临终前交代我,以后有人修订族谱,把此书献出来,交给可靠的人,千万不敢弄丢了”。第二套手抄本是辛庄宗胡献出来的,我们拿到此书,眼泪夺眶而出,暗叹曰:“李承贵、李宗胡收藏河头李氏族谱,经过了荒乱年代,战争年代,文革十年浩劫,触禁犯忌,藏而不露,将百代宗卷传世至今,真可谓我李氏后裔之典范”。

河头李氏修订族谱序言配图

  老家谱的纸张已经不能翻阅,为了将老家谱完整保存下来,我们又派精细人重头至尾,无论旁训,还是赞语,一字不差的抄录下来,装订成册,便于查看。可是老家谱只记载到十七世,现在已经到了二十四世,中间相隔七世,近二百年,大多数人记忆的和书上记载的不能吻合,为了更清楚更准确的把各家各户都接续好,二零零一年三月份,在河头村委办公楼上召开族人会议,由各居民组组长、代表以及热心此项工作的,岁数较大的知事多的人员,共40余人参加,成立了河头续谱李氏协会。在李氏协会的统筹按排下,有人负责本村,有人负责外村。负责本村的按红白事来往的为一支,能续到那一世就续到那一世。负责外村的,凡听说那村、那乡、那县有河头李姓的,不论多远都要去问个明白。经过五年收集整理,编造成册,装订成现在的河头李氏族谱初稿。

  初稿订好后,李承玉等人又将此稿输入电脑,由于原家谱排列的次序不便查阅,经河头李氏协会研究,把大门、二门、三门分开整理,改变了原书的排列次序,每一门编造一书,书内的图谱格式和原书一样,上有祖、中有父、下有子,迁移在外的另加旁训,抱养过继的另有说明。这样查看起来非常方便。又把家谱序装订成一本,这本书的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这次续谱的全过程,第二部分写对李氏家族有贡献的名人简历,第三部分写家谱旧序、族人赞语,第四部分写家谱新序、河头村简介以及参与续谱人名单。这本书名曰《河头李氏族谱引》,除此之外,大门、二门、三门各为一本,这样《河头李氏族谱》装订成四本,四本为一套。经河头修谱李氏协会研究出版100套,原件由河头李氏协会保存,不得仿制。修祠堂捐款一万元以上的赠送一套,迁移他乡的每村一套,河头李氏协会保存一套。

  此书出版后,望河头李氏后代子孙一定要好好珍惜,妥善保管,千万不能丢失、失传或叫外人盗去,愿子孙后代有识之士屡屡续之。这就是我们河头李氏族人的根本,有了根本,我们的先祖就会永保我族丁口兴旺,昌盛万年。

  由于我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在修订族谱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大家看后如发现错处,及时给我们提出,千万不要随意改动,确实证明是错的只能另加旁训,请不要在书本上胡改乱划,违背作者良苦之用心。

                                        二十世孙正彪撰文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