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制作工厂锦秋文谱分享2011年《禹州中药志》年鉴



禹州中药志》年鉴

【中药材生产概况】

2011年的中药材生产,克服了早春低温、春夏严重持续干旱、秋季阴雨连绵和下半年药价严重下滑等不利因素影,新植取得地理标志认证的道地药材面积27150亩;新种大宗类药材面积28800亩,加上保留面积,全市草本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3800亩;新植木本药材2.6万亩,全市木本药材面积达到33万亩。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1050亩。由于2011年药材价格总体水平较高,全市中药材种植业产值达6.5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

一、中药材品种结构更趋合理

2010年药材价格普遍上涨,药农获得了丰厚回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打击游资炒作囤积药材行为的展开,药材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的新形势,及时对2011年的药材走势进行调研分析,向各乡镇办及相关部门印发了“2011年中药材市场行情预测”,向药农通报药材价格走势的预测。并针对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及时调减了价格走势回落的杭白菊、地黄、禹南星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加了价格走势回升的丹参、怀菊花、何首乌、板蓝根、金银花等品种的面积。

一是新植取得地理标志认证的道地药材禹白芷1500亩、禹南星600亩、禹白附50亩、豫西丹参2.5万亩,总面积达27150亩,平均亩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

二是大宗药材品种布局顺应市场规律,药农取得了良好收益。2011年新种杭白菊1500亩、迷迭香9000亩、金银花2500亩、白术1500亩、地黄800亩、防风1500亩、板蓝根2000亩、怀菊花2000亩、萱草1000亩、生姜1000亩、柴胡1000亩、洋姜1000亩、夏枯草500亩、何首乌800亩、桔梗800亩、紫苏300亩、薰衣草50亩,新种植元胡、牛膝、栝楼等药材500亩,从美国引进并成功种植齿叶薰衣草,风信子,迷迭香,百里香,罗勒,圣约翰草,洋甘菊,留兰香等芳香类药用植物150亩,全市新种大宗草本药材28800亩,加上15000亩保留面积,大宗草本药材面积达43800亩。


二、产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积极探索“企业连基地,药商加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实施订单药业,确保药农的种植效益和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全市订单药业面积达4.5万亩。订单药业不仅提升了产业化水平,避免了因市场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加快了中药材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的进程。

2011年的中药材生产进一步加大了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大了对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有效的提升了我市中医药产业的科技水平。“森源本草” 与河南科学院合作共同开发的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洋姜饮料”,已进入中试阶段,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并与山东省临沂市合作进行洋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无梁镇建成了1000亩的洋姜生产基地,使洋姜产量增产幅度达到30%,为明年“洋姜饮料”进入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森源本草”与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合作,进行芳香类药用的种植和开发,从国外引进芳香类药用植物9种,对其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逆性和栽培技术及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其中薰衣草精油、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罗勒精油、洋甘菊精油的提取工艺已经确定,并建成了150亩的芳香类药用植物基地。“金地饮片”与河南省药检所联合承担国家科技部的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顺利实施,探索出了整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通过了国家的验收,此外,“黑马药业”加强与河南科技学院合作,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提升了兽药的质量,扩大了市场占有率。“久源堂药业”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开发出了保健养生饮料“山药薏苡饮”、“山药芡实饮”。

三、连片成方规模化种植成效显著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市中药材种植零散,成方连片规模小的问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以中药加工企业为依托,组建了15个药材种植合作社。采用“承包土地、社员土地入股、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经营土地”等方法走出了一条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新路子,较好的解决了药材基地建设中连片成方难的问题。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