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谱,时间和称谓应该如何统一?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家谱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但都是官修。到了宋朝时期,家谱才开始转为私修。并一直发展至今。

家族编修家谱的现象在明清相当普遍,许多宗族是一修再修,续而又续,绵延不缀。基本达到了家家有谱、人人靠谱的标准。

但由于家谱所编修的时间不同,在家谱的内容上,往往是记载一个东西,却会用各个时代不同的表述方式来记载,这就对家谱的可读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家谱中,时代的不同,最容易出现差别的就是年份和称谓。

年份

在古代,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谓“奉正朔”。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当然也有现任皇帝沿用上任皇帝年号的情况存在。结合到家谱之上,家谱也有着“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说,所以家族上每个时代的家族先辈,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在家谱上所记载的年份也会不同。如康熙三年、雍正五年、同治二年等等,这些在家谱上很是常见,非常不利于我们通读老谱

还有就是公元年历。公元年的起始是耶稣年,公元前的年份,越往前,年份数字越大,公元年之后,一直到当今2021年。公元纪年法在中国是非常特殊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农历纪年法,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阴历年,公元年称为大年,即阳历年。中国还有天干地支纪年法,但现今已经不再使用。


如阳历2021年3月9日,这一天阴历是2021年1月26日,也是辛丑年1月26日。

新时代家谱,在编修家谱时,如果想要转换成统一的历法,一定要前后统一,用阴历的全部用阴历,用阳历的全部用阳历。并且在书写时,也要加上阴历或者是阳历二字。

称谓

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相互交融,因此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和习惯,称谓也是如此。如父亲,有的地区是叫爹、阿父、阿爹、爸爸,这些如果都在家谱上出现,势必会造成一种混乱的感觉,因此,家谱上一定要在规范这类称谓,统一用一个称谓来替换所有的别称。


无论是年份,还是称谓,都可以在家谱凡例中说明具体情况,并做出相应规定,才能编修出看得懂,理得清的家谱。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