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访迹,分条析缕,慎对各道环链的续修魏氏族谱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九环之水,必有其源。吾安化魏氏,自明初乱世,九海、超俨、景成三祖公由江西游学从宦于湘,爱慕安化山水秀丽、民风纯良,择里避世而居,艰辛创业,世代繁衍已经500余年。

吾九海公子淑才公定居东坪,根植于斯,建吉祥码头,置沿河商铺,农商并举,世代相承,至晚清民国,家业宏大,运势隆兴。现今派下衍生至二十四世,人逾两千,秉承先祖名臣贵宦郡望之遗风,再展世代开疆辟域谋业之豪气,才学卓越成大业者难以胜数。居域已扩展至桃源茶庵铺,沅陵官庄,岳阳屈原农场,马路镇岩湾溪,官溪,东坪林家冲,小溶溪等多处。赖众宗亲智慧勤劳,各得安居乐业,怡享康宁富裕光景。然世事沧桑,旧时东坪成街成巷的商铺祖业,在共和国初改制中归为国有;历经500余年的吉祥祠码头于城镇建设中悄然失迹;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之马辔市杉木塘魏氏宗祠于公元一九六○年庚子随柘溪水库关闸蓄水没于泽国;东坪周边闵家湾、吴家湾、月形山、胡田冲、褒家冲等多片祖茔墓地,亦被城建征用,所幸政府体恤助资,于公元二零一五年乙未,吾宗室择林家冲打鼓岭吉地,实施合冢共碑之迁葬,以尽子孙之孝道,慰先祖之英灵。上述种种堪称吾族为时势所付代价,后辈当思前人创定之艰辛。

国兴修史,族旺修谱。时逢二零一六年丙申五月,海俨成三公后裔第七次动议续修族谱,至二○一八年戊戌冬至告竣,历时两年有余,时长为历次谱修之最。首因七修涵盖内容源远流长,虽前有公元一九九七年丁丑所成六修族谱,然其时资讯不畅,搜罗不全,内存诸多谬误缺失,族人颇有憾意,故七修仍上承民国三十六年之五修而衔接,时跨七十年之遥;盖受众亲于七修谱牒质第水准之重托,吾等编修唯恐怠懈,慎对各道环链,细究每条咨信,寻踪访迹,分条析缕,力避疏漏谬误刊行;仅采集一环,登门搜集,邻里咨访,踏山寻墓辨碑,古谱方志钩沉,驱车县省内外,徒步四乡八里,风雨兼程,其余不言而喻。其中海房编修猷麒建富公暨成房主修宏林友生公,均身负重疾而不辞担当,呕心沥血先后逝于谱修尚未竣工之时,实令宗族无限缅怀。此番修撰实为不易,幸得宗亲通力协作,编修人士同德同心,否则岂能有此功成?

新谱既成,归宗大统。敬祖联宗可考,昭穆条分有传,光祖德于后嗣,播家声于乡邻,展宏图于百代,祈福祉于千秋,是为序。

海公派下十六世孙  奕周字善林
奕谐字安周 合撰
公元二○一八年戊戌冬至于东坪

七修谱序

魏之先本与周同姓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也越数世至毕万受封于魏因以为姓都在北直顺德府之钜鹿县所以为郡于钜鹿也“摘自明成化四年一修彭时公序”至唐代魏元忠公至宋代廷倚公字 立斋以贡举由南昌新建铁柱宫授吉安教谕落基于庐陵淳塘至正卿公昌炽于庐安交界处的陂头繁衍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明正德年间超俨公之四子朝魁公字开勋携子穊公字素繝从江西吉安延福净溪园游学至湖南安化杉木塘杨陶溪创业而居至今五百余年朝魁公是为徙居安化杉木塘杨陶溪始迁祖

清乾隆十五年庚午九海 超俨 景成 三祖从江西徙安嗣孙议定合族通班一修族谱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八年历代先祖共同续修族谱六次族人团结和睦友爱共同发展人丁兴旺公元二零一六年丙申三月三公嗣孙代表聚县城东坪林家冲协商一致承民国三十六年丁亥五修版式续修七修族谱杉木塘魏氏宗祠“三晋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扩修于清同治年间有中堂厢房正房藏书阁戏台偏屋庭院围墙近四百平方米公元一九五七年丁酉因国家修建柘溪水电站被水淹没现将“三晋堂”三副楹联录于后

中堂
   钜桥粟積陈陈贻发两河思祖泽
   鹿苑香焚馥馥飘来三晋劳先人
门厅
   仁率祖义率亲八贤一脉贻谋远
   左为昭右为穆万派千支世泽长
戏台
   不大地方可国可家可天下
   无多人数能文能武能鬼神

杉木塘魏氏宗祠被淹之际美松公字 连科不顾个人安危不顾自家财产被淹从宗祠抢救出《魏氏五修族谱》共三十六卷且随美松公移居双水井其次子奕强公字 万书继承爱谱护谱之优良传统珍藏至今为全族子孙留下共同宝贵财富为族人树立了榜样应为后人铭记

公元一九五七年丁酉国家修建柘溪水电站蓄水至海拨一百七十米公元一九六零年庚子年底关闸蓄水居住在柘溪水电站大坝上游资江两岸海拨一百七十米水位以下的朝魁公嗣孙只能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移民各处世代传承的一切财产化为乌有包括房屋宗祠山林田地祖坟山家俱家畜等均未有赔偿为使子孙后代不忘列祖列宗不忘祖居地现将朝魁公嗣孙移民至各地情况简叙如下

(一)王家坊奕武字 成其等五十余人移居本县木榴白竹园奕本字 道生二十余人移居沅江四季红镇
(二)杉木塘美松公字 连科等三十余人移居本镇双水井伍家湾美阶公字 振华美宜公字 文华美鹰字 秋亭等八十余人移居本镇双水井
(三)杨陶溪奕穰公字 国祥奕银公字 云祥代钊公字 贻宗等六十余人移居常德西湖农场
(四)杨陶溪奕稷公字 国汉奕钧公字 盛祥奕秀公字 国光启仙字 清风等八十余人移居本镇桃子冲

(五)杨陶溪美橙公字 橘园奕云字 叔贤代铣公字 南宗等三十余人移居本镇碧丹溪桥边还有移居本镇苍场严家庄古楼坡等未一一记述但在谱文中缝均有详细记载很多宗亲辗转移民最后定居整整一甲子历尽千辛万苦创业重建家园现如今祖灵护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

君梓公位下嗣孙道贤公字 述轲乾隆三十八年从杨陶溪徙居陕西洵阳西岔河落业而居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已繁衍十二世道贤公是为徙陕西洵阳始迁祖公元二零一五年乙未道贤公嗣孙启恩携妻从陕来安寻祖圆满团聚启恩与其父代魁公坚持数十年将旅陕世系详尽记载本次七修已完整录入谱碟皆大欢喜代魁公与子启恩功不可没

自公元二零一六年丙申三月至公元二零一八年戊戌十月族谱告竣历时两年有余我有幸奔走局中如履薄冰不敢懈怠且又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与族人先后赴陕西洵阳湖南永州东安岳阳湘阴临资口株洲攸县益阳桃花江沅江四季红常德西湖农场娄底冷水江崇北怀化沅陵长沙市区以及本埠各地辗转寻亲收集信息行程两万多公里三次撰写谱稿三校其稿才将族谱完成族谱编修凝聚了全族宗亲之心血是全体宗亲集体智慧之结晶上可告慰列祖列宗之英灵下可启迪子孙后昆之聪颖族谱世系清楚昭穆分明正本清源一脉永承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望览谱者谅之

谱碟告竣之际朝魁公嗣孙代球 代平 启恩驱车专程前往江西吉安安福寻根问祖祖居地为

          江西吉安万福镇净坑村净溪园
          超华公嗣孙居邵阳隆回高坪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用心去做难事亦是寻常事是为序
公元二零一八年戊戌冬至
廷倚公第二十六世孙代球谨撰
         合族校正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