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之苏:闽籍苏姓后人的故乡



固始,位于河南省南部的豫、鄂、皖三省交汇处,春秋时为楚相孙叔敖的故乡,西汉时置蓼县,东汉光武帝封功臣李通在寝丘县治时改设固始县,根据文献记载,中原与东南地区在历史上曾有过四次大的人口交流。其中有影响者唐初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固始籍副将123 员、府兵3600人平定闽南蛮獠的啸乱,并奉诏在闽南定居,为闽南金三角的开发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奉为开漳圣王,唐末随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建立闽国的二十七姓中有苏姓经我们对东南地区的诸多族谱考察,至少有60余个姓氏均标明其先祖 来自于河南固始

因此在东南地区,许多人都称自己先祖系从光州固始来的,他们对固始的情感尤如当代北方人所言洪洞大槐树一样深沉,关于入闽始祖苏益的族系,我在我的第一本苏姓研究的小书中也进行过梳理:苏颂的先祖应以武功为代表的陕西苏,三国苏则之后,而在北魏至唐玄宗以前为当时的望族,尤以苏亮、苏绰、苏威、苏瓌、苏頲等最为显赫,苏頲的孙子苏奕曾任光州刺史,他的后代便世居河南固始,苏奕的四世孙苏益,又名苏利用,字世进,生于唐僖宗干符二年 (825),后随王潮、王审知入闽为闽国的领军使,益为苏颂家族即闽族苏氏的始祖。关于苏益入闽前的世系,管成学先生在他的新着« 苏颂评传» 中也有论及ꎬ结合«中华武功苏姓河南固始苏山堂谱书汇集(简称«汇集»),可以基本理清固始苏氏的源头所在。 

苏益的近祖族系,可追溯到苏威与苏瓌,但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苏威与固始有多大联系,宋代曾肇在«赠司空苏公墓志铭»中云:章后十有三世,而绰、威复显周、隋、苏汉则云:房国公威显周、隋间,威孙瓌,封许国文贞公。可见,在早期的文献中均提到固始苏氏之近祖为苏威。有直接关系,这就构成了芦山苏氏入闽前的族系主干, «汇集»也与这种闽苏主干相吻合,但在《苏氏总谱脉序》中谈到“武公传至隋末、唐初时,有威公为隋炀帝朝尚书右仆射、少保、房国公,因直谏被贬为河南光州刺史,威公丧前妻郁文氏,续娶黄太尉之女,黄氏祖居固始林德乡黄家楼,威公在距黄家楼不远处建一苏宅,宅周围水,宅建水中高地,当地俗称苏堆子。” 这段文字极尽详细,并与台湾基隆《苏周连氏同宗起源略录》的说法相一致,但苏威在正史中有传,相关记载较多,其被贬为光州刺史一事,未见提及,因此«汇集»中的这种说法值得怀疑。二是苏瓌之后苏奕为光州刺史,始有固始苏氏的说法较为可信,这是因为,苏颂在«叔父卫尉寺丞景陵府君墓志铭»中专门写道:“许公之曾孙,曰奕,元和中,终光州刺史,子孙因家于固始,光州之四世孙赠隰州刺史,讳益,自固始从王潮入闽,又为泉州同安人。”应该说苏颂距唐时较近,因而这种对先祖的追溯较为可信,在«汇集» 中的«苏氏总谱脉序» 中也提到“诜公仕唐徐州刺史,生子奕ꎬ奕字渊源,仕唐河南光州刺史。”所以,自苏奕开始,开始了闽苏与固始的极为密切的关系, 三是自苏益上溯至苏威,共十一代,即威—夔—亶—瓌—诜—震——益,我在«中华姓氏谱苏姓» 中将其列成世系表,结合正史中其他苏姓名人传记的记载,由苏威可上溯到苏权,并追根到苏则、苏建,即武功苏氏ꎬ武功苏氏与洛阳的苏秦家族以及苏国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追到苏忿生。

 当然,结合« 汇集» 中,苏益之上的谱系为奕—纠— 深—晚—益,则固始苏氏的谱系已基本完备,关于固始的苏氏,«元丰九域志»载,固始有“大苏山”。而据调查现有苏氏族裔2212人,并保留有苏堆子、苏奕墓、苏家祠堂及苏氏蓼祖庙,据称为苏益二兄苏羡之长子诵春的后代,反映了闽台苏氏于固始的亲缘关系。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