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描述一本胡氏族谱编修历程和各段经历



胡公正节是吾支系入黔始祖,正节公系江西吉安府(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大桥头金竹林(又一说是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信实乡五十三都金竹林大桥头;还有一说是泰和县金溪大桥头)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祖籍地因从军而来贵州(古谱原文:吾祖胡正节于明时随征来黔,官以指挥之职,因而落业于大定府之老塘铺),落业于大定(今毕节地区一带),然具体时间不可考也。

正节往上属哪支哪房的问题,我们在修谱期间曾先后三次到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在当地胡氏宗亲特别是《世界胡氏通谱 江西庐陵分谱》(以下简称《分谱》)相关编修人员的大力帮助下,深入相关乡镇实地考证,查阅大量古谱及相关资料,然年代久远,物是人非,再加之历史、文化等各种原因,详情已不可考也,就连“大桥头”、“金竹林”等地名今人已不知。然寻根溯源、知祖知宗乃是我辈强烈之心愿。经过大量艰苦的努力,通过多方面分析,对于胡公正节的祖源,我们基本认定如下:正节公是公满第一百零二代孙,根据《分谱》记载,将公满以下、正节以上单线支系表摘录如下,以供参考:公满—申—厘—武—夷—平—文—桓—厉—莊—利—宣—穆—共—灵—成—哀—惠—怀—闵—澄—贵—麟—弘—武—槐—安—鑑—源—景—昭—建—涵—文—崇—刚—玄成—聪—善—贤—贡—广—平—班—辛—敏—质—威—奕—遵—奋—喜—哲—彬—履—怀宁—藩—镇—宏—苑—直—熙—颖—禄—湛—秉—晟—琛—玑—文肃—琇—钲—灏旻—克礼—宠—端— —晔—学古—珰—令赟—邺—公霸—胜—雄—茂—湜—超—澄—牟—铧—洛—自一 钅蓆                       — 武修—文节—玄初—广翊—汉兴—如器—应龙—兆贤—正杰(有的支系谱中为“正节”,疑为笔误)。我们这样认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名字:《庐陵分谱》中名叫胡正节(杰)的仅此一人,而且《庐陵分谱》中对胡正杰的后人没有记载,我们疑为已离开祖籍地。

二、祖籍地:据《庐陵分谱》记载,正节共有兄弟七人,正节居长,而兄弟中只有正邦一支有后人记录,正邦后人多数任居原地,而居住地泰和枧溪据我们考证与我们谱中所述“泰和县信实乡五十三都”接近。(还有一疑:有谱记载我祖胡正节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金溪大桥头,“金溪”和“枧溪”是否因口误而同为一地,我们妄自揣测,然巧合之处实在让人生疑。)

三、字辈排行:遍查《庐陵分谱》,以“正”为子辈的仅此一支,而据推算,该“正杰”与我谱中记载的“正节”辈份、所处年代基本吻合。

四、我们的推断得到了该支宗亲的基本认同。

以上推断虽无确凿证据支撑,推理也非无懈可击,然我们也并非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况且自吾祖胡正节入黔后,近四百年来,由于经济、交通、信息落后而从未到祖籍地追朔过祖源,而今我辈身逢盛世,族中热心之人胡昌刚、胡文刚、胡文尧、胡良华、胡良才、胡良俊、胡鼎昌、胡英勇、胡英江、胡英超、胡坤等自己出资先后三次深入江西泰和县寻祖追源,经过多方努力而得到祖讯,使吾族不至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实乃功德一件,吾族后世子孙如无确凿证据不可随意改之,也不必苛求严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此认定得到了泰和宗亲的认可,这让我们倍感欣慰,漂泊近四百年而今第一次感觉终于回到了家!

自吾祖胡正节入黔后,落业于大定府之老塘铺,娶妻明氏而生高、海、成(臣)三公,高公入籍云南镇雄簸箕小平坝,而后又辗转来到毕节长春堡等地,由长春堡而迁徙于大方、水城、毕节、纳雍、云南昭通等地;成公一支世居大方而世代相传;海公入籍遵义(又一说入籍四川内江),遗憾的是至今仍无海公一支任何信息。正节至今,我族已传一十七代,人丁兴旺,人口遍布贵州各地及全国部分省份。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