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氏老谱中明朝名词、职官诠释



扶氏老谱中明朝名词、职官诠释

一、敕旌义士:封建社会皇帝颁布诏书,给一贯遵守封建礼教人的一种称号。

二、冠带:响应号召,帮助朝廷排难解忧,皇帝给做事出众的人授于品级官职并颁发奖状。

三、孝廉举:古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孝是“孝顺亲长”,廉是“廉能正直”。同时也是明朝对“举人”的雅称。

四、工部郎:官名。明朝工部下属机构中的负责人,(正五品),相当于今司厅级干部。

五、严州府:地名,今江苏省建德市。知府正四品,相当于今地级市市长。

六、学政:学官名,由朝廷派到各省(明朝全国设十三省)主持考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七、乡贤祠:就是立牌坊。科举制度中一旦举士中榜,礼部拨付银子给每一个中举者修牌坊。在其故里奉旨建立牌坊纪念。

以上均摘自《明朝历史》

八、科举考试:从隋唐到清代国家设立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明朝读书人的大小考试甚多,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考试分为四个步骤:

㈠童生试:这是取得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每隔三年举行二次。

㈡乡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或省城举行,由皇帝派正、副考官主持。参加的人是本省成绩优良的秀才,考试多在八月举行,所以又称“秋试”、“秋闱”,也称“大比”,被录取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乡试都在子、午、卯、酉年举行,共分三场,叫“正科”,如遇国家庆典称为“恩科”。

㈢会试:通过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在京城由礼部侍郎主持考试,考中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㈣殿试:会试录取的“贡士”,由皇帝亲自在保和殿策问的考试,叫殿试或廷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摘自《明朝历史》

胡智成化二年(1466年)三甲进士,当年三甲进士共252人,胡智列第38名,赐同进士出身。

胡克俭是万历14年(1586年)二甲进士,当年二甲进士共67人,胡克俭列第31名,赐进士出身。

摘自《明朝进士列表》

明朝科举考试中,专取《四书》、《五经》命题,答案统一格式为八股文。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组成部分。过去的进士比现在的高考还难。

注: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摘自《国学大全》

九、庶吉士:殿试录取的新进士,需要进行一次殿廷考试,由皇帝派大臣阅卷。依照殿廷成绩选择一定数量,年青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学习,然后再授于各种官职。庶吉士相当于今研究生。

翰林院:是政府储材之地。《明史·选举志》 中记载:“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院不入内阁”,故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可以有机会平步青云。相当于今中央党校。

摘自《明朝历史》

十、巡按:官名,明朝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巡视,考核官吏。但可以与省(区)行政领导分庭抗礼。此官职是临时任的差务,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

摘自《明朝历史》

十一、巡按御史:称“代天子巡狩”,藩服大臣、州府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官职不高,权势颇重。

摘自《明史.职官》

十二、监察御史:通掌弹劾及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正七品)。

摘自《明史.职官》

十三、都察院:明洪武十五年设置,“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左右都御史均为都察院长官(正二品)。左右都副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副御史(正四品)。

摘自《明史.职官》

十四、按察司:全称为提刑按察使司,简称为按察司。设在省一级的司法机构,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也是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督权(正三品)。相当今省政法委。

摘自《明朝历史》

十五、散官:官名,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是一种虚职。

摘自《明朝历史》

十六、明朝六部:是国家管理各方面事务的机构。

㈠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相当今中组部+人事部。

㈡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相当今财政部+银行+民政部。

㈢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务。相当今国防部。

㈣刑部:掌管国家法律、刑狱等事务。相当于今最高法院。

㈤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相当于今外交部+教育部。

㈥工部:掌管国家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相当今农业部+水利部+住建部+交通部。以上各部的长官为尚书(正二品)。副长官为左、右侍郎(均为正三品)。侍郎初为郎中,满一年后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

摘自《明朝历史》

十七、明朝五寺:

㈠大理寺:主管刑狱案件审理,是最高审判机关。

㈡太常寺:主管祭祀(祭天坛、地坛、祭先祖)。

㈢光禄寺:主管宫中及朝会膳食。

㈣大仆寺:主管马匹、战车。

㈤鸿胪寺:主管外事活动,招待外宾。

以上五寺均设卿一名(正三品),少卿二名(正四品)。明朝以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为三法司,若有重大案件(斩首、绞罪),则由三法司会审,俗称“三堂会审”。

摘自《明朝历史》

十八、给事中:官名,明洪武六年设置。与其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相对应的六科给事中。每科设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七品)。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力很大。皇帝交给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对办理不力者,六科给事中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可以参入官员的选拔、皇帝的御前会议、审理有罪官员。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六科给事中分别是:吏科给事中、户科给事中、礼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和工科给事中。

摘自《明朝法律制度》

十九、徵事郎:明朝文职散官(从七品)。

二十、县丞:官名,县级设知县、县丞、主簿。知县主持全面工作(正七品)。县丞:协助知县处理日常工作(正八品),主簿:主管户籍、钱和粮(从八品)。明朝规定:凡方圆不足20里者不设县丞一职。

摘自《明朝历史》

二十一、登仕郎:官名,文职散官(正九品)。也是文职封赠之阶,(从正一品到从九品)。明清两朝:正六品:承德郎、从六品:儒林郎、正七品:文林郎、从七品:徵仕郎、正八品:修职郎、从八品:修职左郎、正九品:登仕郎、从九品:登仕左郎。

摘自《明朝历史》

二十二、明朝官太太等级(清朝沿用)。一、二品为夫人,三品为淑人,四品为恭人,五品为宜人,六品为安人,七品为孺人。

摘自《明史.职官》

程氏乃胡熙之妻,户科给事中胡智之母,相夫教子,善著闺门,宜锡异恩,以示褒显,特封为孺人(正七品)。

仁祖向化第十世长子隽之妻郑氏(清)诰封“淑人”(正三品)。

仁祖第十六世孙扶健之妻祝氏,相夫教子成名,清道光帝诰封为“孺人”(正七品),有碑可考。

仁祖第十六世孙懋修之妻匡氏,清道光帝诰封为例赠“孺人”(正七品),有碑可考。

扶氏宗谱第四次续修理事会(摘抄)

二○一一年(辛卯)腊月下浣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