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县陈店乡云山村北扶家湾扶氏宗谱前言



我族自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中国后,于元朝初期由始祖胡端五从江西省高安县柘树堂迁至河南省新县陈店乡云山村北扶家湾注籍,直至1813年,由智祖十五世后裔扶镐,第一次始修我扶氏宗谱,时隔500年。在这500年的历史中,从元初至清嘉庆癸酉年,经过两次国朝改变,及统治集团内部数次的争权斗争,由于时间长,加之连年战争纷纭,我族内部的发展历史又无文字记载,故失考者甚多,至今无从查起。

第二次修谱由仁祖二十世孙后翼,礼祖二十世孙后杰,智祖十九世孙先泰等组织各房户长,首先在河南省新县吴陈河街,营建扶氏宗祠,从1894年起,集居在扶氏宗祠,经过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考察登记,至1899年,历经五年,完成第二次修谱大业,距第一次修谱的1813年,相隔86年。

第三次续修扶氏宗谱是在1987年12月,由智祖二十世孙后章,后寰,仁祖二十二世孙元瑞,元光,礼祖二十三世孙廷高,廷元提出倡议,号召各房有志之士,同心协力,重修扶氏宗谱,随即成立扶氏宗谱编辑委员会,向全国各地居住的我族男女公民发出倡议,全族闻之无不欢欣鼓舞,积极响应,由于时政的局限性,既无资金来源,又无专门编辑人员,只有依靠族人筹集资金,由能人志士贡献力量,以河南故乡为中心,把河南新县光山两县的扶氏公民全面普查登记,经过一年的时间,户口人丁基本澄清。紧接着我们组织调查组,于1989年7月10日动身,由后寰、元厚二人一组前往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联络泰胜、泰荣、廷金、庆荣跋山涉水,调查分居在江苏省的南京市、句容县、溧阳县、溧水县、宜兴市,浙江省的海盐县、安吉县、嘉兴市和安徽省的郎溪县、广德县、旌德县、宣州市,铜陵市等我族户口人丁,由元光、廷高二人一组,前往江西等地,联络江西的后佑、泰荣、泰启、调查分居在江西省的永修、德安、鄱阳、彭泽、泰和、武宁、九江、南城、南丰和九江市、吉安市等我族户口。由廷元、庆长二人一组,前往湖北省的麻城、红安和安徽省的六安及河南省的罗山、潢川等地调查登记我族分散人口,历时一月有余。随后于1989年10月对分居在衡阳、贵阳、安阳、信阳、驻马店、昆明、重庆、成都、北京、郑州、长春、乌鲁木齐、拉萨、台湾、香港以及甘肃省武威市的我族户口进行查访登记。十二月底完成编稿,历时两年的时间,距第二次修谱的1899年相隔90年,全族共有1527户,7470人。

这次续修扶氏宗谱,在全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除人名篇外,增添了人物篇、地名篇、文化篇、女儿篇、忠烈篇等内容,以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追根求源,教育后代之目的。凡已知的我族公民均已登记入谱,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的限制,仍有不足之处。

1、凡是与我族长期失去联系的人员,因不知住址和姓名,故此无法登记入谱,未免有遗漏户口。

2、根据姓氏自由,入谱自愿的原则,对反复动员不愿登记者,暂未登记入谱。他们因受社会制度改变的创伤,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对登记入谱心有余悸。因此不愿报名登记,此事与编委会的工作无关,但愿后世子孙“待到山花烂漫时”,再续入谱牒,亦不晚矣。

3、由于我们无专职编辑人员,又无固定办公地点,加之经费不足,编写能力所限,难免在内容上出现一些差错,望族人谅解。

为了继承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使我扶氏宗支延绵不紊,建议三十年前后,即公元2020年,我族有识之士,进行第四次续修扶氏宗谱,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特此忠告。

                  扶氏宗谱编辑委员会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