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严寺的建筑艺术​



香严寺建筑艺术

香严寺原有两座寺院,一在万山环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之旁,相望三十里,俗称上寺、下寺。下寺于1968年在丹江口水库蓄水时被淹没,现仅存上寺。

上寺寺院坐北向南,中轴线由南到北的建筑依次为石牌坊、山门、韦驮殿、过厅、大雄宝殿、礙月轩(望月亭)、法堂、藏经楼等。其建筑特点是,根据地势由下而上逐级排列,与两厢配套建筑一起形成八级五院。

在中轴线西侧由北向南依次有普贤殿、祖堂、菩萨殿、僧堂;东侧由北向南依次有文殊殿、禅堂、观音殿、斋堂、僧堂、阁楼、钟楼、接客厅、十王殿。藏经楼东另辟静养院。静养院南面东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帐房、厨房、仓房、磨房、碾房、牲畜房;静养院东北辟有后寮。寺院东北角约30米处建有独立的护塔小院。整个寺院目前共有房屋144间,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规模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石牌坊:建立在寺院外,距山门23米,古朴凝重。三间四柱式建筑,中间正面题刻“敕赐显通禅寺",字迹苍劲有力;阴面题刻“大明唐府重建”“嘉靖已亥年孟春立”;横额四周饰有浮雕卷云纹。石牌坊通高5.54米;坊基东西长11.5米,南北宽6.45米;明间间距3.0s米,次间间距2.37米;四根石柱横截面边长均为0.5×0.5米,顶端为宝珠式雕饰,下部有覆盆柱础,柱础石分别为南北长2.45米,东西宽1.05米;石柱根部前后有雕刻着卷云纹的抱鼓石,石高1.48米,下宽0.87米,厚0.24米。有此柱础支撑,抱鼓石鼎助,坚实稳固,使得牌坊历经400余年而巍然屹立。

山门7:1992年在旧址上重建。为三柱五標仿古式建筑,进深,面阔均为一间,南北长6.3米,东西宽8.15米。山门前两侧的一对石狮,立于明代,高1米余。

韦驮殿:距山门十余米,建于清康熙年间,光绪十三年(1887)重修。此殿东西长21.9米,南北宽13.5米,系倒座硬山式建筑。灰瓦顶,五柱、十一標、五架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明间大门两旁为青石抱框,阴刻对联一付,东为:“志在春秋尼山而后一夫子",西为:“名光日月佛国之中大圣人。”黑漆大门上刻着“龙、虎”二字,字体道劲饱满,独有风骨。大门上边正中横悬“香严古刹”匾额。东、西梢间前墙各有一个内方外圆、直径三米的大窗,活象两只硕大的佛眼,洞察尘世凡俗;窗眉各有字匾,东为“宏法利生”,西为“助国福民”,从中不难看出造寺者对香严古刹作用的期望。韦驮殿北面,中三间为透雕隔扇门,正间门楣上有“摧邪辅正”匾额。走廊上排列四根合抱大柱,鼓镜柱础;栏额、雀替分别雕刻“雅童采莲”、“二鹿同春”、“凤凰戏牡丹”等四十余幅图案,构思奇妙,形象逼真,造型精致;东、西檐角书写梅花禅联,内容为“法门无量誓愿学,佛海无边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广,烦恼无尽誓愿断"。殿内正中砌有一堵东西向隔墙,将正间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二殿,分别彩塑有护法神,南奉关羽,北奉韦驮。因该殿为倒座式,面向大雄宝殿的为正面,说明韦驮为正殿位置。

过厅:座落于寺院中轴线第四级,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南北长7.2米,东西宽6.9米,厅内有青石踏跺15级,歇山顶,上覆灰瓦,厅内脊枋上墨书"大清光绪五年三月",并绘有道教徽记。整个建筑小巧玲珑,匠心独运。

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中心位置,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东西长29米,南北宽22.5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17.24米,正间入深5.7米,次间入深4.7米,次二间入深3.8米。属硬山式建筑,两山出檐,四角挑檐突出丈余,飞脊挑梁,兼有南北建筑风格。殿外四周环廊排列二十六根合抱大柱,柱高7米,每柱都有精雕鼓镜柱础。四周檐下数十个斗拱,造型别致,上刻有龙头、龙尾、象鼻形昂嘴,加上檐壁上数百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及人物故事图案,令人目不暇接。各间均为二攒,攒上皆有旋子彩绘;栏额、雀替上面雕着“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及“山水花鸟”等图案;明、次间安装六抹头透雕雪花图案隔扇门12扇,左右次间前壁分别辟有坎窗,窗周围镶有佛教故事浮雕画像砖。

从殿外四级踏跺抬级而上,进入殿内,顿觉建筑气势非凡:八根“通天大柱”分成四对,把大殿分为五间,每一对撑托着七架梁、十四模,使殿内显得旷阔豁畅。脊桁上墨书着“乾隆年间”字样,殿内正中彩塑有释迦牟尼佛像,阿难和迦叶两位弟子分立两旁;东、西山墙下各筑有一米高的平台,上塑十八罗汉像,四面墙壁上分布几十个小型佛龛,龛内原有石、铁、木等不同质地的佛像,可惜多数已损坏。

殿内四壁满绘大型彩色壁画,均为明代作品,颇具文物价值。

东、西二墙的壁画,大小相同,分别长16.16米,高9.2米,每幅面积为148.7平方米;南墙次二间各有一幅立椭圆形壁画,面积均为10.28平方米;北墙后门两侧各有一幅壁画,面积均为8.032平方米。殿内壁画总面积共403.93平方米。

东、西墙大型壁画为(朝元图》,画中人物姿态各异,形神兼备,构图严谨。中为原始天尊,余为南极太皇大帝、北极太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西极皇天大帝、昊天玉皇大帝、勾陈大帝、后上皇地祇、金母(西王母)等,为道教诸神朝拜原始天尊图。大壁画两端各有一名天丁力士图。北墙东部壁画为观音菩萨、龙女和善财童子;西部壁画为天官拜紫竹观音图。这些壁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石灰涂盖,1983年石灰层被冲洗掉,显现出本来面貌。

望月亭:又名指月处、击竹亭、廉月轩、宣宗皇帝殿。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修。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长7.42米,南北宽5.17米;进深3.9米;正间入深2.85米,次间入深1.75米。重檐硬山卷棚式,上覆灰简瓦,檐下置三踩斗拱。西次间门楣书"碳月轩”,东次间门楣书“指月处”。厅前砌12级青石踏跺,拾级而上可进入正间。外观高阁飞脊似两层楼,内看卷棚曲联实为一层,结构十分巧妙。之所以称宣宗皇帝殿,是因为唐宣宗李忱早年为逃避武宗谋杀,潜至香严寺当沙弥。武宗去世后,李忱回京登基,称宣宗。他重兴佛法,对香严寺更是厚爱有加。香严寺僧众为怀念李忱,感激他兴佛的恩德,遂将望月亭命名为宜宗皇帝殿。殿东有雍正十三年“重修宣宗皇帝殿碑”,记其史实。

法堂:穿过望月亭,沿着青石甬道,即可步入法堂。该建筑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东西长20米,南北长9.27米;正间、次间入深均为3.95米,次二间入深3.52米。建筑风格为单檐硬山式,四柱、八標、五架梁,上覆灰瓦。二龙戏珠大脊,檐下无斗拱。明间辟一后门,可直达藏经楼。堂内供奉笑口弥勒佛像。

藏经阁:清乾隆年间重修。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出廊,五柱、八標、五架梁。两端梢间各辟拱券门,与前廊相连。东西长27.96米,进深11米,正间入深3.9米,次一、次二间入深3.8米,次三间入深3.53米;建筑风格为硬山式,木板楼,上覆灰瓦;正脊和垂脊均为花脊,檐下无斗拱,雀替为圆雕风鸟。明、次间安装12扇六抹头隔扇门,两梢间辟有方窗。在一、二楼的前檐外壁上绘有百幅彩画,内容主要是:降龙、伏虎、山水、花鸟、神话、人物故事等,画面纷繁。还有檐標、挑梁、平板枋、栏额,上面均有彩绘,五光十色,富丽堂皇。二梢间各有一层夹楼,不入室内,极难发现。楼上原供奉千手干眼佛像,楼下供奉原始天尊佛像。楼前有月台。

香严寺的精华所在是大雄宝殿和藏经阁内外的壁画、彩绘、木、石雕刻。虽然因天长日久,有一部分已经损坏,但仍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气息,是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的宝贵遗产,可与山西药城永乐宫壁画相媲美。

普贤殿:清代建筑。位于藏经楼前西侧,座西面东,与文殊殿对称。面阔五间,硬山式,三柱、五標、三架梁。南北长18米,东西宽6.4米;前檐宽2米,进深4.05米;正间入深3.62米,次间入深3.5米,次二间入深3.1米。殿内供奉普贤菩萨塑像。

文殊殿:清代建筑。位于藏经楼前东侧,座东面西,与普贤殿对称。面阔五间,硬山式,三柱、五標、三架梁。南北长19米,东西宽6.82米。前檐宽1.87米,进深4.26米;正间入深4.07米,次间入深3.43米,次二间入深3.50米。室内供奉文殊及童子圣像。藏经楼、文殊殿、普贤殿与法堂,四座建筑形成四合院,布局对称严谨。

祖堂:清代建筑。位于法堂西邻。面阔三间,座北面南,硬山式,三柱、五標、单步梁。东西长11.5米,南北宽7.85米,檐宽2.3米;进深5.25米;正间入深3.6米,次间入深3.45米。堂内供奉历代禅师灵位,并记载其传记和功德。

禅堂:清代建筑。位于法堂东邻,座北面南,硬山式,面阔三间,三柱、五標、单步梁。东西长11.45米,南北宽7.85米;进深5.35米,入深皆为3.61米。寺院历代禅师都曾在这里进行深造修行。

观音殿:清代建筑。位于禅堂前东侧,面阔七间,座东面西,与菩萨殿对称。四柱、八標、五架梁;后插金,硬山式。南北长22.4米,东西宽8.51米;檐宽1.75米;进深6.45米;入深分别为:正间3.40米,次间3.43米,南次二间2.45米,南次三间2.6米,北次二间3.05米,北次三间2.9米。室内供奉观音、龙女、马头明王、和合二圣佛像。

菩萨殿:清代建筑。位于祖堂前西侧,面阔七间,座西面东,与观音殿对称,四柱、八標、五架梁。后插金,硬山式。南北长22米,东西宽8.7米,进深6.45米,檐宽1.9米,正间入深3.42米,次间、次二间入深均为2.9米,次三间入深3米。室内供奉地藏王、天大将军、四大金刚、大势至等菩萨。

西僧堂:清代建筑。位于大雄宝殿西,两座相连共11间,座西面东,北连菩萨殿,南至大雄宝殿月台边沿,均为硬山式,五柱、人標、五架梁。北座七间,长26.15米,宽9.2米。檐宽1.85米,进深6.8米。入深分别为:北次间3.75米,北次二间3.6米,北次三间3.6米,北次四间3.25米,南次间3.7米,南次二间3.50米。南座四间,南北长14.4米,东西宽7.7米;檐宽1.75米,进深5.4米;正间入深3.7米,次间入深3.5米,北次二间入深3.1米。室内住僧人。商堂:原为清代建筑,1997年进行落架维修。位于大雄宝殿东,座东面西,北连观音殿,南连东僧堂。面阔七间,五柱、九標、五架梁,硬山式。南北长26.8米,东西宽10.73米;檐宽1.85米,进深7.6米;入深自南向北依次为3.83米、3.76米、4.1米、3.83米、3.72米、3.45米、3.3米。

东僧堂:清代建筑。位于大雄宝殿前东侧,北连斋堂,南连阁楼。座东向西,五柱、九模、五架梁。面阔四间,北一间为过道;南北长13.48米,东西宽10.65米;前檐宽1.95米,后檐0.85米,进深7:35米;入深自北向南依次为2.1米(过道)、3.45米、3.75米、3.45米。

钟楼(遗址):钟楼位于大雄宝殿前东侧,清代在旧址上重建,“文化大革俞”期间拆毁,旧址尚存。方形基,长、宽各12.05米,有四柱础,柱础与柱础中心间距为5.7米。

阁楼:清代建筑,木板楼,仅有一间,位于钟楼与东僧堂之间。东西长9.7米,南北宽4.8米。

过厅:清代建筑。位于钟楼遗址南,邻韦驮殿东北。面阔两间,座东面西,硬山式,五柱、八標、三架梁;南北长9.75米,东西宽8.9米,檐宽1.95米,进深7.25米;正间入深4.05米,次间入深3.85米。

静养殿:清代建筑。位于文殊殿后,宣统三年(1911)建造。座北面南,面阔五间;四柱、七槟、五架梁,后插金,硬山式;东西长19.15米,南北宽9.05米;檐宽2.1米,进深6.35米;正间入深3.75米,次间入深3.40米,次二间入深3.80米;正间为木格三开隔扇门。距静养殿前十余米处有五间房屋,正间设门楼,门楼三柱、五。该院是香严寺年长的和尚安度晚年的地方。

静养院前门外东侧,自北向南依次为帐房三间、厨房三间、仓库七间、磨房三间、碾房三间、牲畜房三间,一字排列,与文殊殿、禅堂、东僧堂、斋堂等相向座落,形成另一道院落。

后察:静养院后面,有二十多间房屋。分别座北面南、座东面西,与藏经阁东山墙和静养殿后墙形成四百多平方米的院子,成为寺内一般人员休闲娱乐的地方。

十王殿:全称叫十阎王殿,位于韦驮殿东邻,20世纪80年代在原址上重建,为现代建筑。

塔院:清代建筑。从静养院前东侧出寺院角门,沿着竹影斑驳的小径,步行数十米,即可到达。塔院内原有为慧忠国师建造的无缝石塔,后毁于雷击。明代重建五级圆形大理石塔,“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有正殿三间,座北面南,东偏殿五间,南设院门房三间,西砌围墙,形成独院。

三里桥:建于元代至元四年(1338),距今660多年。干峰禅师主持修建。

迎春桥:即一里桥,建于明代。位于寺院东南约200米处,为青石单孔拱券式。

待月桥:建于明代。位于寺院西南约200米,青石单孔拱券式。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