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海分支家谱中记载的苟姓探源   



苟姓探源

苟姓,春秋战国已有之,是当代中国人口较多的第二百三十七位姓氏(二〇〇六年统计资料),起源多元而有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渊源:出自风姓、姬姓及其分支(己姓、妫姓、敬姓、芈姓)、少数民族基因的流入。要探究我族苟姓起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最为接近的为第二大类渊源中的黄帝姬姓。故本文只记录第二大类渊源中的黄帝姬姓。   

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据史书记载,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本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据说黄帝活了一百一十岁,崩后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   

皇帝领导的部族是一个农业部族,发祥于姬水,生活于渭水流域,通过与炎帝、蚩尤的战争,势力不断壮大,最终黄帝取得了统治华夏的大权。因此,黄帝部族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地带,属土,土呈黄色,以土为德,被尊为黄帝。   

据传说,黄帝有四妃十嫔,生二十五子,依序为: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生昌意、玄嚣、酉、祁、冯夷、滕等六子。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生龙苗、箴、荀、任、清、采等六子。又次妃为彤鱼氏,生夷鼓、缙云、乔伯、姞、僖等五子。最次妃名嫫母(鬼方氏),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生苍林、青阳、儇、詹人、依、禺、累祖、白民等八子。

在黄帝之子二十五人之中,有十四个得到了共十二个姓:姬、酉、祈(祁)、己、滕、箴、任、苟(荀)、釐(僖)、结(佶、姞)、儇(嬛)、衣(依),其余皆循姬姓。韦昭注:“得姓以德居官,而初赐之姓十四人,而内二人为姬、二人为己,故十二姓。”此十二姓即为“黄帝元封十二姓”。黄帝元封十二姓”中苟荀即为苟姓始祖。古代荀、苟相通,故荀受封赐姓为荀姓,苟(荀) 氏族也就成为黄帝时代十二个重要氏族之一。

如︽国语︾云:“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又︽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国语︾黄帝之后。”按拘、苟并从句得声。传说黄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的),因其地多生长苟杞,因以之为姓,称为苟氏。   

明初,山西苟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甘肃、北京、天津等地。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