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天常系支谱《洪氏宗谱》中记载洪姓源出有九个方面



中国洪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古老姓氏,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两百四十六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千分之十七点五。洪氏系承炎帝,始祖为共工,为中国当代第一百零七姓。

明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洪氏先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今其后裔分布于我国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天津、陕西、甘肃、宁夏、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区。洪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林宝著的《元和姓纂》。

洪姓源流

根据我国历代历史文献,洪姓源出有以下几个方面:

源流一:

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据林宝《元和姓纂》和《尚书》等文献记载,共工是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任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史书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美好描述。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动中心,在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伊水、洛水领域。颛顼时期,共工起兵与颛顼争天下,后失败,传说共工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后被逐出中原地区。

据说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氵”偏旁,成为洪字,留给后世子孙为姓,因此其后裔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今洪氏族人多尊共工为洪氏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宋《路史》记载,黄帝的帝号为帝鸿,黄帝后裔中有以先祖帝号为姓氏者,称鸿氏。

在古代,鸿、洪二字同义通假,故鸿氏又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自古代共国之百姓,属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时期,姬氏族人有被周武王封于共(今河南辉县)为伯爵,称共伯,建共国。到了春秋时期,共国被卫国所灭。共国亡后,共国王族子孙和百姓以国名为姓氏者,后加“氵”偏旁成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自姬姓。有两个源流。甲:出自西周时期古洪洞国的百姓,也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将其兄长(周文王庶子)伯侨(姬肸)封于杨邑为侯爵,史称杨侯,建杨国。因杨侯将国建于洪洞(今山西洪洞县曲亭镇范村一带),后又称为洪洞国。在杨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乙:源自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次子共叔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共叔段,是郑武公姬掘突的次子,其母武姜在生长子姬寤生时受到惊吓,从此便厌恶长子,偏爱次子姬叔段,并多次请求郑武公立次子姬叔段为太子。姬叔段虽然长的英俊,但郑武公并不同意改立太子。周平王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七四四年),郑武公去世,姬寤生继位,为郑庄公。姬叔段带着随从逃至共邑(今河南省辉县),郑庄公令其居于共邑,后死于斯地,史称其为共叔段。

在共叔段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共氏、段氏。该支共氏后裔后因避祸,加“氵”偏旁改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北齐官职洪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洪赞,亦称鸿赞,秦朝称典客,汉初称行令,汉武帝改为鸿胪寺,北齐,改设为洪赞,为鸿胪寺官署吏员。鸿胪寺最高官员为鸿胪卿,副职为少卿,洪赞负责掌管传宣赞礼,唐朝改称鸿赞。明改为礼部侍郎。

后任洪赞之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洪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孝文帝名元宏,是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其字讳,多改为谐音汉字洪氏。

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唐朝时,豫章(今江西南昌)宏氏,常州(今江苏常州)弘氏为避唐玄宗李隆基之名讳,多改为谐音字洪氏。宋朝,刘弘昌、刘弘果二族为避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字讳,改为谐音字洪氏。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改姓为洪氏。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黄郭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为洪氏。蒙古族乌兰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为洪氏、红氏。蒙古族洪吉哩氏,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为洪氏

源流八:

源于回族改姓为洪氏。回族洪氏,大部分是明、清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为交流方便,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为姓氏。据山东《临清洪氏宗谱》记载,当地回族洪氏始祖为元朝大臣赡丁思,其后裔洪巴丹是临清回族洪氏的始祖。赡丁思曾任元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洪巴丹曾任大阿訇教职,其后代子孙以其教职阿訇的谐音汉字洪为姓,世代相传至今。洪巴丹世居临清洪官营(今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

洪巴丹的后代建有清真北寺,史称洪家寺,该寺被列入全国十大清真寺。

源流九: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据《明史》等史书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规模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迁亳之洪洞洪氏、山东临清洪氏是今亳州洪氏的主要源流。(详见先世考)。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