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生物人为贵,为记录家世之源流,今日遂续修杨氏族谱



寻根祭祖是本分,续修家谱念祖恩。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老槐树。据历史考证在《明实录》、《明史》、以及《续文献通考》等史书记载(大约在永乐年间),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大约在1373年至1417年间)。我们的祖先是在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徙而来,至今约近600余年历史。杨氏列祖列宗,历经无数战乱,自然灾害,在这片土地上,含辛茹苦,自强不息,积德行善,耕读传家,养育了世代子孙。为报先祖之恩,扬先祖之德,特修谱祭祖,以世代相传。

据上辈讲,家原有家谱,但几经世代,相传遗失,遗失传闻多种,若再不修谱,族大人多,自身不知其祖,子孙不知其辈,族人相见而不知同宗,岂不悲哉!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盖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小宗列其序,昭穆世次绘为图。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此涣而受之以萃之义也。

天地生物人为贵,为记录家世之源流,今日遂续修族谱,望于杨氏家族世代相传、流芳百世。日至今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杨氏家族昌盛。为溯本求源,怀念先祖,明示门第长幼,阐明杨氏子孙繁衍之盛貌,提倡爱国、爱家之精神,继承先祖之遗志,续修家谱势在必行。目前杨氏家族十四世(代)以上字“辈” 都己失考,现已考证以十五世杨怀(约1712年出生)重新立祖为始。

岁月沧桑,世代变迁。杨氏家族在伍庄,已数百年,历经数代,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家族和睦,发展至今己成大户,截止2012年10月,伍庄村现有人口1820人,杨氏家族就700余人,占伍庄村人口38.9%。为了让世世代代杨氏家族的根源与复兴,蓬勃与发展,让后代牢记杨氏家族为国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以教后代如何做人,做事,弘杨家族精神。振兴家族事业,构建和谐家族,2011年元月24日,经杨氏笫11世(代)“新” 字派杨同新、杨民新、杨全新、杨红新、杨连新积极倡导,寻根修谱。并委派杨同新、杨民新、杨全新、杨红新、杨连新、杨徳新、杨永新、杨怀新、杨玉新、杨春江、杨文生、杨文平、杨绍会、杨绍秀、杨绍俭、杨绍魁、杨海红、杨业光、杨业亮等人分别到山西洪洞、安阳汤阴城关镇、莱园镇、伏道乡、古贤乡、白营乡、宜沟乡、安阳县白壁镇大寒村等地,寻找家族族谱,且尚无下落。

为做好杨氏家族修谱工作,于2012年元月16日成立了《安阳永和伍庄杨氏家族协会》,多次协商修谱事宜。由杨连新等人负责制表造册、逐户登记,进行完善修订,主编杨氏家谱,以报我先人之恩德,扬我家族之家风,以不负列祖列宗之愿望。完成修谱之愿,续我杨氏香火,传我杨氏之根。

谨遵族人撰写杨氏家谱,我深感手中笔头的分量之重。拙浅文字不足以书写对祖宗先辈恭敬、向往之万一,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重任。连新以忠孝礼仪之心,行仁义礼智之举,创光大之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杨连新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