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王太子晋之后王氏续谱综述



树高千丈,赖之于根,水流万里,起之于源。

古人言:人无父母,生从何来,人无祖先,根从何来。此情此理,人皆明白。

读吾族之谱,深思祖先。知添佑公乃吾族之祖。然添佑公之前,确无记载。只在谱序中提示了一句“王氏乃周灵王太子晋之后”。然而,太子晋姓姬,王氏是赐姓,还是别姓?姬姓又从何而来?不得而知。经多方查寻资料,始知中华始祖黄帝之六世孙“弃”,好农耕,尧举为农师,封于部,别姓姬(周之祖)。“弃”姓姬是有缘故的。中华始祖黄帝,姓公孙,名轩辑,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弃”之姬姓,因此而来。由此观之,王氏由姬姓而分,短姓由黄帝而始,黄帝乃王氏的血缘先祖。

王姓又是如何从姬姓中分出来的呢?经查民国二十六年王氏槐堂刻本《余姚上堂王氏宗谱》记载: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乃周朝第二十三代帝王周灵王姬泄心之长子,姓姬名晋,字子乔,自幼立为太子。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较敏",十五岁以太子之名辅政,灵王重之,诸候从之,民众敬之。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谷、洛二水泛滥,危及王都,太子晋不同意父王“以雍堵洪”不顾民众的做法,据理力谏。因顶撞父王,被贬为庶人。三年后郁郁而终。太子晋十七岁的短暂生命,赢得了民心。对于他的早亡,民众悲痛万分,常指其居所为“王家”(意为帝王之家)。其长子宗敬为周司徙,后来辞官隐居,百姓仍呼之为王家。宗敬公顺应民意,遂以王为姓,改名王宗敬,成为王氏第一人,王氏从此立于天地间。

王氏先祖的来源清晰了,但王氏自太子晋后的源流承系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从黄帝、额项、帝誉、尧、舜、禹至夏、商到周灵王前共二千年,既无年号记载,又无史实可考,只能以朝代作引。到了东周末年,晋公宗敬公之后正式以王为姓,却不能马虎遗漏。

自太子晋公、宗敬公之后,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晋及南北朝,王氏宗族延续了四十多代,在各朝各代的政治历史舞台上活跃了一千两百多年。显贵时为候为相,成为天下第一E族,低落时满门抄斩,四处漂泊。其代表人物是:王诩、王剪、王离、王充、王导、王羲之、王昌龄、王守仁、王霸、王允、王国宝、王惠龙、王旦。特别是王允、王导、王惠龙,在历史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极大的影响力。太原支系允与吕布计茶董卓,忠心事汉,刚烈赴死,虽遭灭门三族,但他的刚烈忠勇,把王氏家族推向了士族政治的顶峰,王氏后裔凭借王允的忠烈,跻身于上层社会。(允的侄子王昶做曹魏的征南大将军,为其子王浑灭吴,统一三国打下了基础);琅琊支系王导(三十五世),与堂兄王敦、太原支系王承(三十八世),共同拱持琅哪王司马睿南渡建康(今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被封为宰相,辅佐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帝王,被尊为“仲父”;南北朝时期,王惠龙逃人北魏,含辛茹苦,从小军官做起,直至把王氏推入了北魏门阀政治“天下四姓”之列。

南北朝末年,王庆(辈份不详)带领一支队伍由北周投入隋朝,成为隋朝开国功臣,被封为昌平郡公。只有三十七年寿命的隋朝很快被唐灭掉,在唐高宗的政治体制改革中,禁止在山东士族之间互为婚姻的制度,延续几百年的士族政治彻底瓦解,王姓也落入普通姓氏之列。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和建立军功才能获得官职。因此,唐宋时期,王氏文人辈出,如初唐四杰的王勃、王之涣、王维,还有唐末宋初的大文学家、思想家、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他在任宰相时推行变法,成为历史上改革的先躯。

王姓人口已达一亿,在全国排第一大姓。然而,并非太子晋公之后才姓王。据资料记载,股商末年纣王害死王叔比干,比干的后人因自己属于王族,就以王为姓。还有一些王族成员也纷纷以王为姓(如姬氏毕公高之后,周平王太孙赤之后等)。特别是汉晋以后,因王允的忠烈,被尊为世人楷模,很多外族也都以王姓为荣,南北朝时,王氏被列为“天下四姓”头等旺族,愿意姓王的就更多了;少数民族在进行汉化改革时,也将多音节的姓改为王姓(鲜卑族可频氏)。不仅如此,太原王氏内部也出现了不少分支。太子晋公十七世孙王离,在秦楚之争中,与项羽战于巨鹿,兵败自殉,眼看泰朝即将灭亡,两个儿子避乱迁往山东琅哪,长子王元定居琅哪,称琅琊王氏(后刘邦屡招不就);次子王威后又返回太原事汉,称太原王E,成为太原王氏的两大派系(为了与太原王氏总号区别,我们称他们为太原支系和琅琊支系)。太原支系延至二十七世王霸,长子王殷居祁县,称祁县王氏;次子王成居晋阳,称晋阳王氏。山东琅琊分支也出现了“江左王氏”、“开闽王氏”。另外,还有“洞庭王氏”“昆山王氏”、“长沙王氏”、“三槐堂王氏"、“桃荫王氏”等等。以地名命名的王氏达数百个,仅太原王氏的著名郡望就有二十一个,那么,我族又属哪一支王氏?历史的责任感引导我们进入了艰难的探索。太原是王氏的发源地,太原王氏是王姓的总号。顺着太原王氏的总脉络理下来,从太子晋公、宗敬公、凤公一代一代地理下来一直到四十四代的王宝兴,王氏列为“天下四姓”之列,成为高等士族,其子王琼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琼子广业、延业、遵业为皇帝讲孝经,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末年的北魏。然而,四十六代之后却无记载,只有王庆自北周代兵入隋,成为隋朝的上柱国,但辈分不详。自此,太原王氏的四十六代划上了句号。后来才知道这次探索是失败的,所理出的四十六代是太原派系,走了一次弯路。

然而,“江苏昆山王氏是三槐王氏的一个分支”十六字让我欣喜若狂,因为我祖添佑公出生江苏昆山的朱塘乡,那么,三槐王氏在哪里?原来北宋年间有个兵部侍郎叫王祜,在庭院栽了三棵槐树,手指槐树而言“吾之后人有位列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他的次子王旦当了宰相,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于是修建“三槐堂”以为纪念。从此,三槐堂成了这支王氏后人的堂号。王且之侄王玄,跟随伯父到江苏做官,因伯父升任宰相,父子二人为避嫌,辞官定居昆山,后人称王玄为昆山王氏始祖。据资料显示,王祜为晋公第五十五世,王玄为五十七世。

二0一二年七月,以王映铺、王正池、王映禄、王斌等四人代表筹委会到湖南寻根考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相隔两百多年的同族同根又取得了联系。衡阳谱书明确记载“我族嫡系太原,实别瑯琊”,即“属太原嫡系,邱哪分派也”,由此断定,我族属琊琊派系。然而,邱琊王氏的资料却很少。有资料显示,王枯乃江左王氏始祖王导的后代,王导乃山东瑯琊王氏王元第十四世孙,晋公三十五世。这样,我们正好将:邱娜王氏-三愧王氏

--昆山王氏--衡阳王氏-我族接合为一脉相承。玄公二十世孙王在公编撰完成第一部《昆山王氏世谱》,在记七十七世,添佑公以上有四代,加上我乃添佑公二十四代,即一百零五代,似乎是天衣无缝,心中喜悦难以言表,然而历史却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二零一二年十月,我们一行人赴山西太原,在“王家大院”获得了一份“中华王E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通讯特刊《关于三槐王氏在北宋年间世系源流的考证总结》,这份资料对三槐堂王氏的上下传承、世系源流讲述得非常详尽,三槐王氏始祖王祜,是太原派系王威的后裔,并非瑯琊王氏后嗣,更不是王导之后。一条错误的信息诱导我们走了一个大大的弯路。探寻之路至此陷入僵局。

衡阳寻根证实了我族“填川”前的祖居慨况,并与楚地学前房的谱牒取得了一致,太原探宗辨清了我族源流在瑯琊,不属三槐,也不是资料中的昆山王氏。昆山有几支王氏?现今知道的除了王玄的昆山王氏外,还有王泉为始祖的“三沙王氏”之一的“东沙王氏”,以王审知为始祖的“开王氏后来有有一支迁往了江苏,昆山境内还有几支王氏,这些让我们理不清,道不明,上下传承关系、源流脉络中断,等待我们去探寻,“昆山访祖”的设想多次提出,终因资金不足不能成行,实乃一大憾事,伏案兴叹,心有不甘,只能给后人留下遗憾。虽然昆山的脉络传承不太清晰,但我族系太原王氏--邱琊派系-祖居昆山-添佑公官迁衡阳--良才公由楚徙蜀这条总脉络是毫无置疑的。

综上所述,王氏家族的发展,无论是时间还是地域,都形成了两条巨大的历史链条:时间方面,以太子晋为起点(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向上追溯姬姓来源,由周王室而后稷?最终至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黄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计两千多年;向下经战国、秦、汉、晋而南北朝,又经隋、唐、宋、元、明、清而民国至今,计二千六百年,共计四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不可不谓之久远。

地域方面,自王氏发源地太原起,向南为晋阳王氏、祁县王氏,向东为山东邱哪王氏、江左王氏、湖南衡阳王E以至今天的四川仪陇、巴中王氏,从北向南,由西向东,再向南发展,以至港澳台、东南亚各国,纵横万里,不可不谓之壮阔。

正是这两条久远、壮阔的历史链条,孕育着王氏族人代代英家。晋公之正义,王允之忠烈,王義之的字,王勃的文,王维的诗,王冕的画,先人们的传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多亏了全族人团结一心,大力支持。特别是金城小学王斌老师,县人大办公室王瑞波主任,新政实验学校王勋老师,没有他们没日没夜查找资料,没有他们的忘我的工作,要把我族四千六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晋公之后的二千六百年家族发展史,清楚明白的展现在族人面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值此向他们深深地表示感谢。本人文化层次不高,文字功底不厚。加上年逾古稀,心有余而力不足,文章结构平铺直叙,在措辞用字上多有不尽人意,敬请族人海涵并指正,衷心感谢!

添佑公第二十四世裔孙育池谨笔公元二0一三年(王辰)八月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