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王氏家谱中记载的家族迁徙信息



云南王氏家谱中记载的家族迁徙信息

南京的有关专家反复查阅了解放前后各种图籍史料,并无“高石坎”的地名,只是现在城东南有一处叫“石门坎”。石门坎是否即高石坎呢?如果是的话,柳树湾应在其附近地段内。专家们一方面继续查阅史料,一方面到石门坎至明故宫一带实地访问踏勘。后在明故宫的遗址上看到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九立的大石碑,这块碑的一段碑文帮专家解决了难题。碑文曰:“看得疏通沟渠,乃王政要务。除十三门内大小渠陆续疏通外,惟洪武冈口(以)东,从口口关首下北东城兵马司门首下北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处过西下各沟,向来不得下流之处,所以虽经疏浚,水仍不。”  从这段碑文说明:柳树湾的地名在明代确实存在,而且就在明宫城附近。于是,专家们又查对了《明宫城图第十》,上面标有“东城兵马司”、“太医院”。将碑文与宫城图一对照,说明柳树湾的位置原在东城兵马司与太医院之间,正与现在的石门坎相去不远(筑城后由城墙隔开)。至此明白,“高石坎”应为今“石门坎",柳树湾即在今天的城东南角。 

在南京举办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南京史学界的人说:明故宫遗址内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从南京的水道资料及《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对照,柳树湾应该在“标营”、“太医院”、“大中桥”的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云南祖辈们流传下来的“高石坎”实际上是一种口传之误,现在该处称作“石门坎”。 

在关于云南现今居住着的汉族从何移居而来,有很多文章都这样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在沐英所带的明朝军队及带来的工匠中,有部分官兵带着家属随往,有些官兵则与云南的当地人通婚,从此开荒垦地,生儿育女,世居云南。 
其次,又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这块不毛这地。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 

只要询问云南的汉族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根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对于云南的汉族人是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的传说,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和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祖籍关系讲,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内的汉族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古代吴越地区,即今天的江浙一带。因为从云南汉族人与南京人风俗习惯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南京陈济民先生在《南京史志》1984年第4期的考证文章,对此历史地点得到较为确切的说法,很是激动。如是:“柳树湾”、“高石坎”地名,现在的地图上已不可见,只是在城东郊,过去明故宫的东南面有一处叫“石门坎”,与“高石坎”之名比较接近。

石门坎是否就是高石坎?高石坎与柳树湾两地之间有没有某种联系?据云南《玉溪方志通讯》的一文中说:“通海县《王氏家谱》‘始祖名孜伯,原籍南京,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明洪武初年,随沐英军来滇。’”这份家谱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就是说高石坎与柳树湾的关系,不是互不相关的两地,而是大地段中的小地段,两地应是联成一片的,如果说石门坎就是高石坎的话,那么柳树湾应是石门坎的一个地段,反过来,我们找到了柳树湾,也就可以了解到高石坎的大致位置。

至明故宫遗址前发现一块明万历年间的大石碑,一段碑文帮我们解决了难题。碑文曰:看得疏通沟渠,乃王政要务。除十三门内大小渠陆续疏通外,惟洪武冈□(以)东,从□□关首下北东城兵马司门首下北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处,过西下各沟,向来不得下流之处,所以虽经疏浚,水仍不行。近从东长安门水关外水池,细加阅看,得一沟洞,乃下流也。随为募夫于洞门口掘出淤泥,进洞加功,直通至宗人府后,从此工部门首东城兵马司门首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门首各沟之水,但遇大雨,遂顷刻俱流入东长安门下流水池,又从水池西进东长安门水关,从五龙桥河出西安门□□至百川桥、大中桥,以故洪武冈东各衙及大小民居俱免淹湿之患。……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九日建立

这一段碑文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柳树湾的地名明代确实存在,而且就在标营—太医院—大中桥这一弧形区域内,二是靠近某条沟的沟沿上,沟疏浚后“免淹湿之患”,此沟的下游为“百川桥”、“大中桥”。

于是,我们结合碑文查阅水道资料,终于在《明宫城图第十》上,发现故宫的南部有条沟,此沟与由北向南而来的沟汇合后折向西,通过下游的柏(百)川桥、大中桥入河。故宫南部的沟,在另一幅图上有“金水河”三宇。“太医院”标在金水河的南岸东段。那么柳树湾在沟的哪一段呢?又据《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第十一》载,大中桥东南方向标有“柳树湾”三字,再根据碑文和《明宫城图》标出的六部(吏、户、礼、兵、工、刑部),除刑部在太平门外,有五部和东城兵马司,以及太医院都集中在明故宫的东南角,而柳树湾的位置是在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就是说也在明故宫的东南角,即今兰旗街南端一带。(附示意图)柳树湾所在的这一位置,正与今石门坎处于一个地段,只是因为筑城,才被城墙及护城河隔开。所以王氏家谱写“高石坎柳树湾”从查明的地理位置来看,与今石门坎和兰旗街的位置是一致的。因此,“高石坎”似即“石门坎”。

至于高石坎与石门坎的名称为何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时代久远,一种可能是去边疆的人世代相传传讹了,另一种可能本来就叫高石坎,而本地人传走了样。这样的例子在南京也并非绝无仅有,如雨花门内张娄侯所凿的“娄湖头”,后人传成了“老虎头”,鸡笼山背后胥自修建园的“胥家大塘”,传成了“西家大塘”,三山街附近的回民皮革市场“皮市街”传成了“评事街”一样。好在现已找到了柳树湾这一确定无疑的地名,那么叫“高石坎柳树湾”也好,叫“石门坎柳树湾”也罢,所指大体位于今光华门偏东一带地方。弥勒县的有关同志多年来思念的“根”,就在这古城的东南部。

关于明初柳树湾居民迁徙云南之事,起因与沐英出征有关。经查阅正史、野史、地方志得知:云南,古滇池地,据传汉武帝时,因彩云现南方,故称云南,始置云南郡。唐以后为段氏所据,国号大理。元朝世祖南下,擒段兴智,以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但仍录用段氏子孙协守边疆。元朝末年,元主北去。明太祖特命翰林待制王祎持节招谕,到滇后受到优待。后元嗣主又派遣使臣去滇征饷,并胁令王祎投降,王不屈而被害;明又遣湖广行省参政吴云前往招谕再次被杀,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率步骑三十万往征”。第二年,傅、兰班师回朝。太祖念沐英功垂第一,遂命沐氏世守云南。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的开发,巩固边疆,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在南京征招了一大批工匠去云南(与钱姓墓碑载:“始祖原籍南京应天府,自洪武十六年来滇”是吻合的),开垦荒田,兴修水利。《明史·沐英传》中有沐英“在滇,百务具举,……垦田至百万亩。滇池隘,浚而广之,无复水患,……民以便安。”就是这一历史的记载。

迄今历时六百多年,岁月沧桑,旧踪难觅,连柳树湾的地名都没有流传下来。因为这一带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宫城禁地,迁徙是所必然。加之战争迭起,毁坏终不可免。明正统年间,遭受两次大火,清军南下除破坏不算,自午门外改为驻防营,顺治后分驻满州八旗,所以后人称此处为兰旗街,咸丰年间又遭较大毁坏,宣统末年更焚毁殆尽,昔日盛况,至此面目全非。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