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与老家湖茫三宗筱塘世系圓滿对接后,终于完成了《唐河县李宅李氏族谱》的编修工作



几年来,在李宅李氏全族宗亲的共同关心支持和族谱编委会、组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唐河县李宅李氏族谱》今天终于成书了,这实乃我族可喜可贺之佳事。值此、我谨代表《唐河县李宅李氏族谱》编委会同仁,向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族谱编修工作的族内外全体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的挚友: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退休高级教师曲刚强先生,无私的将他编著的《曲氏族谱》和魏怀习先生主编的《家谱编修实用大全》两本书,做为参考书,馈赠于我,并在编辑过程中,给于我全程的帮助和文字上的把关。更令人难忘的还有江西老家湖茫宗宗亲:李虎、李建华、李佑庆;筱塘宗宗亲李华林(良缘)、李秉龙、李依群等本族贤达之士,为我族从寻根问祖,到认祖归宗,全过程中为我支系查宗谱,找证据,多方面帮助和关照,最终使我李氏家族与老家湖茫三宗筱塘世系圓滿对接,帮助我们实现了认祖归宗的夙愿。我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常言说:家国一理,有人方有家,有家方有国。而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古往今来如此。国家编史,意在叙兴替、考得失。使后世知古鉴今;家族修谱,从大理说:“以明先人创业之艰,守业之难,激励后人奋发有为,兴家利国”。小而言之:“乃为寻本溯源,理清宗支,不至因年代久远,宗支繁紊而混淆尊卑长幼。虽经世殊时异,后之览者也将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实乃缅怀先祖,和睦宗亲之功用”。以故方志有征,国史取焉;家谱有征,方志取焉。史、志与谱,本出一源,由此看来,修谱意义更加重大。

唐河县李宅李氏族谱》现已付梓成书,但书中仍然存在不少遗憾,例如:入谱人员均无生、卒时间记载;迁移贵州沙溪支二世的李廷爵、李廷芳、李廷槐兄弟们,同属23世湖茫李氏,同于嘉靖朝外迁,与我族始迁祖廷相公有否瓜葛?没来得及追溯;廷相公的八个儿子中(二世),只有时公、纯公两支系的后人有明确记载,其他先祖的去向及后裔还沒理清;李宅前门(所谓宅外)支脉,“从九世祖廷相起,厥后竟不详其支派名子",二世,三世,四世,三代失载;叶李庄支脉,从二世起,有五世失载;少白寺乡、韩庄大队阎庄村李国堂支系,与前、后庞埂、西坡(棟臣、连华、铭奇)同属一脉,却沒有收族入谱;南召县和固始县族裔,因长期失联而没有收族入谱;桐寨铺乡大李营村李氏,是否从李宅迁出?等问题,有待后人来将这些遗憾和缺失给于弥补,使族谱更加充实完善。再就是家庭成员世系表,难免会出差错,恳求族人谅解。

为了李宅李氏家族文化的建立,我们撰修族谱、修建祖茔、树立牌坊等项事宜,都是为了使孝敬祖先,尊长爱幼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彰显我李氏家族的繁荣昌盛。并以此为契机,成立首界“李宅李氏家族理事会”,推荐出理事长,以便于负责今后对族谱的续修和完善,对祖茔、牌坊的维护和管理。

总之,我们编撰族谱、修葺祖茔、建立牌坊事绪繁杂,人力、物力、财力,工程浩瀚。主观上我们力争做到真实完美,一户不漏,一人不少,一字不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及时代变迁,墓碑及相关物体荡然无存,造成以上诸多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本谱只能尽力而为,到此为止,离我们予想的完美族谱相距甚远。还有,我们计划建造的李氏祠堂因资金短缺尚未启动,敬请先辈阴灵谅解。并殷切希望全族宗亲,从今往后,对家中亲人的生卒时间,详细的记录在族谱上,给今后续修族谱提供方便。

我肯切期望吾族有识之士,今后每隔三十年续修一次族谱,承上启下,使吾李氏家族文化永世不断。在将来续修族谱时,力求完善以上不足。尽管我们在编撰过程中大家费了不少周折,用了不少心思,吃了不少苦头,但由于笔者水平能力有限而表述不足,不妥之处肯定会存在,敬请谅解、指正。

唐河县李宅李氏族谱》主编:翰臣谨撰

2018年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