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环瀛先生的慈善人生——李钰



李环瀛系河南省唐河县上屯镇赵基屯村人,生于1885年农历 十一月二十日,逝于1955年8月 10日,享年70周岁,葬于南京市普觉寺公墓。

李环瀛本名李焕瀛,学名改为李环瀛,字子中。清朝末年毕业于河南省法政专科,民国后曾被选为河南省参议会参议员(当 时每县各选一名参议员),后历任中央政府内务部签事,河南省夏邑县、灵宝县、陕西省扶风县县长,及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中央赈务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辞去国民政府职务,专门从事慈善事业。

唐河县原名唐县,因与河北省唐县重名,于民国3年改为沘源县。但本县并非沘水之源(沘水发源于泌阳县东大胡山),当时群众舆论皆认为不妥,而唐河纵贯全县南北,改为唐河县较为符合实际。时任省议会参议员的李环瀛联络本县多名县绅联名提请河南省政府,吁请改名为唐河县,但未能成功。民国9年(1920年),李环瀛任中央内务部签事,即多次向内务部部长呈请,申述改名唐河县之事,终于民国12年(1923年)3月15日获内务部批准,将沘源县改名为河南省唐河县。南阳张嘉谋撰《唐河李母张太夫人墓志铭》有记载。

民国17年(1928年),太夫人因家乡旱情严重,又督促他携乡邻意见到省里申请救灾,并亲自转赴北京、上海等地呼吁公私慈善团体捐助了大量款项救活无数灾民, 为此中央政府以其热心赈灾事务,于民国18年(1929年)任命为中央赈务委员会委员,办理河南、湖南、安徽等省水旱兵灾的赈务工作,从此也确立了他以后的慈善救灾人生。民国21年(1932年),河南省政府再次任命他为禹县县长,此时太夫人因避匪灾已迁居开封,他因要侍奉母亲坚辞不任,但仍往来于开封、上海间办理救灾事务,被赞扬其不为当官而为救灾事务而不辞辛劳。

抗日战争前,黄河曾多次决口,黄泛区灾民众多,尤以流离失所的灾童命运更为悲惨,李环瀛以中央赈务委员会委员身份办理救灾事宜。与河南省郭芳吾等多名仕绅共同倡导下创办了民办公助的“郑州灾童救养院”,并兼任院长,由金圣伦担任教务主任主持院内日常事务。教养院收养了大批流浪灾童,在院内设有学习文化教室,配有授课教师,幼小儿童以学习文化为主,年龄较大的灾童边学习文化,边在技工辅导下从事针织及织布劳动,使他们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术,同时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补助了灾童教养的经费不足。抗战时,国民政府西迁,李环瀛与赈灾委员会失去联系,专门从事灾童教养院工作。1947年春,因年逾花甲,即辞去院长职务,随长子李清堂在南京定居颐养。

李环瀛一生清廉俭朴,家风严谨。他幼年丧父,家境清寒,但李母张太夫人节衣缩食、变卖田产以供其读书。李环瀛非常孝敬母亲,在任河南省夏邑县、灵宝县、陕西省扶风县长时,听命母亲不带家眷,为解民困奔忙,被誉为李青天。后因母年事已高,即辞去扶风县长职务,返家专门侍奉母亲。

李环瀛育有三子一女,均参加革命工作,事业有成。 长子李清堂,曾就读于北平清华大学,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并被选为20名请愿代表之一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抗日。返回后即被清华大学开除,后又辗转就读于沈阳大学、青岛大学,均因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而屡被开除,最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在国民党水利部担任工程师工作。在19451947年在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兼机械工程队长期间,曾多次向解放区提供武器、药品、汽车等物资。1947年受中共地下党委托, 与苏州专区地下党专员严慎予一同在苏州合居租住宋子文亲属的房屋(苏州市桃花坞河沿街55号),并在门口悬挂“水利部技正(即总工程师)、焦作工学院教授李清堂寓”的牌子,掩护苏州地下党工作站的活动,并与严慎予 一同在苏州市虎丘附近开办一米厂,让严慎予担任厂长作 为其掩护身份,同时也为地下党活动筹集了经费。次子李瑞堂,毕业于北平大学(西北联大)政治系,原就职于国民党军队的洛阳军法处,担任军法官。李环瀛因其在国民党从事的军法工作,没有正义,且极易伤及别人,故严令其退出,另谋职业。在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李瑞堂即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毅然辞去军职转业至綦江铁路局作一名普职员的工作。三子李钰,原名李儒堂,先后在河南大学工学院及苏州焦作工学院就读,因不满国民政府的腐败及内战,他毅然放弃学业与几个同学一起,在苏州地下党组织的护送下,偷渡过江北上至解放区开封参加革命,后参加湘江大队(队长王首道,政委黄克诚),南下到湖南省 长沙参与了对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的接管工作,后即留在湖 南,先后在省财贸办及省粮食局工作,直至以副厅级职务离休。一女李淑堂原西北联大医学院毕业,后在南京市立第一医院担任妇产科主任。

李环瀛晚年先后定居于苏州与南京,在苏州与地下党工作站毗邻而居,每天与严专员畅谈形势,对长子李清堂掩护地下党的行为及三子李钰在地下党组织护送下偷渡北上参加革命的行动都颇为支持。解放后定居南京,常与河南南阳老友杨鹤汀(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之父)在一起练书法及交流歧黄〔注)心得,并整理刻印了《汤头歌诀》 (中医方剂)一书,广赠老友,直至1955年8月10日因脑溢血去世,安葬于南京普觉寺公墓。

注:歧黄,歧伯与黄帝的合称,祖国医学的代名词, 与杏林、悬壶一样当作中医的别称。

(作者李钰,原名李儒堂,李环瀛之三子,湖南省粮食厅副厅级离休干部;李明丁,原名李铭鼎,李钰之长子,1958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退休前曾担任江苏省科协设计院院长、书记、总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