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宅李氏第十五世孙李海秀在郑州撰写的《李宅李氏族谱》序言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越过层层障碍,跨过重重险阻,唐河县《李宅李氏族谱》终于成书了。在即将交付印刷之际,编委会诚邀我为族谱作序,接到电话后,便有诚惶诚恐的感觉。就我而言,非本族名人,有何资格来写这个序言呢?本人猜想,或许是因为我在族谱编修中,对稿件审核所做过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为族谱成书付出过些许绵薄之力。亦或许是文革中的高中老三界毕业,多少文字功底的原因吧。况且我还认为,家谱不同于国史,国史所要记载的都是伟人、名人,或于国于民建有卓越功勋的元帅将军之类的。而家谱则不同,它是一部反映整个家族的来龙去脉、发展变迁的书籍,同时它对所有族人一律平等,不管你是达官贵人,或凡夫俗子,平民百姓,都一律详细加以记载。尤其是本次编谱,打破历史上重男轻女的陋习,把女孩和媳妇的名字都登记入谱,从祖先到现在的人,一一登记入谱。从今以后,无论你身居何地,社会历史如何变迁发展,即使百年、千年之后,只要家谱在手,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可以从中找到你的名字。我做为李宅李氏后人,是家族的一分子,为什么不能做序呢?想到这里,我便心静如水欣然接受。

纵观我李宅李氏家族,从始祖李铎、始迁祖廷相公到现在,一直没有人编出一部综合权威的、能反映整个家族风貌的族谱来。当然,这中间有清代进士李雍公在晚年编写过家谱,但因年代久远,历经时代变迁,留给我们的亦是残缺不全的记录,即使这样也为我们这次编写族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还有很多热爱家族之人士,提供很多宝贵资料和线索。由此可见族人对家有族谱的殷切期盼,促使了编委会适时编修族谱的决心和脚踏实地去撰谱的行动

我李宅李氏家族,族群庞大,成员众多,居住分散,又没有祠堂,有族聚会活动,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家族意识淡薄,失去凝聚力。况且我们有完整的家谱记录,只靠祖辈那些口耳相传,断断续续获得些虚无渺的线索,仅靠这些怎能理清家族的迁徙繁衍发展的脉胳。更何况今人多有不按祖训排辈起名,不知道上下两代人名字的子孙大有人在。随着一代一代老人的谢世,很多先祖的名字,便随着他们逝去便消失了。因此,当务之急便是搜索整理先祖名讳,登记人口编撰族谱,流传后代,激励后人爱国爱家,光宗耀祖。

国强修史,民富编谱。当下的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已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强民富,欣欣向荣。编修族谱受到各级领导重视,被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范畴。长江后浪推前浪,李氏家族后代英才倍出。本世纪初,也就是公元二0一五年,时任李宅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国志张店镇民政所长的李国绪,官庄供销社退休干部李翰臣,平顶山矿务局退休干部李树君等,受广大族人之托,成立唐河县李宅李氏族谱编篡委员会,担负起历史重任,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编修族谱工作。

编委会成立两年来,他们每人先捐款一万元人民币,做为启动资金,他们不计报筹,付出人力、物为,付出交通工具,牺牲了宝贵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先后发掘整理相关墓碑资料,不顾严寒酷署,驱车前往多地搜集族人资料。田间地头,人群饭场,家家户户都留下他们访问的足迹。更可贵的是他们多次往返江西老家寻根问祖,对接祖先脉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了几百年来我李氏家族的夙愿,使我们家族宗亲上下贯通,脉胳清析,为子孙后代发展创业,繁衍生息,寻根拜祖活动,垫立了牢固的基础。

想我李宅李氏族人都有着高贵的皇室血统,从唐太宗李世民至今已传承整整五十六代矣。远祖伟人不可尽数,就说始迁祖廷相公到现在也有四五百年了。这中间,祖祖辈辈勤劳勇敢,奋发有为,产生过清代进士李雍公这样的国级人物,民国时期的李焕赢也是重量级的省级干部,曾经为纠正唐河县县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还有像李焕富等这样的大批地方名人。而今各类优秀人才更是层出不穷;他们有的旅居海外,有的创业奋斗在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如宋庄村的李利剑、李桂成,李宅村的李相国、李相松,前庞埂村的李贤臣、李保臣等均在省城的重要部门工作,他们在家乡都有良好的声誉。我族各类优秀人才如天空璀璨的明星,给我们李宅李氏家族增添了无限荣光。

亲爱的族人:欢迎各位抽空回家,到咱们李宅李氏祖茔看一看,如今的祖茔在宗亲们的支持下,已经修葺一新,周围溪映蓝天,绿树环绕,道路畅通,牌坊高耸,祖茔高大,墓碑巍巍,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呈现出一派风水宝地的祥瑞景象。要不了多久,我们全族期盼已久的《李宅李氏族谱》即将出版发行,到时你便可以更清楚、直观地了解我们李氏家族的来龙去脉,及今人的居住、分佈和人口现,使你对祖先更加敬仰,对后人更加亲和。更增加你作为李宅李氏后人的自豪和荣幸

是为序

李宅李氏第十五世孙:李海秀撰于郑州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