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远叙述弘农堂杨氏重建墓碑续修宗谱的经过



重建墓碑续修宗谱的经过

杨洪远

尊敬的来宾、亲友、弘农堂杨氏子孙:

我受筹备小组委托讲话,今天是公元2002年9月21号,王午年八月十五日。选取中秋节,族人团聚,我们在恩施三岔乡这块热土纪念落籍启祖,目的是为了家谱文化不失传、永远延续下去。志浩公到此地有200多年了,现已繁衍十代一千余人,在这200年里经受风雨沧桑,炼就了历代族人勤劳俭朴、宽厚怀仁,团结各姓人民参加国家各项建设,给家乡繁荣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筹备小组今年3月份成立,组长:杨洪远;副组长:杨国海、杨洪月、杨洪全、杨开举(兼秘书);成员:杨洪田、杨洪哲、杨健(开)、跳桑坡的杨开发、杨开和、杨开松、柏杨坪的杨开华、杨开学、杨开杰共14人。主要任务有二项:1.给志浩公围坟、树碑。2.整理完善族谱,这项工作正在进一步核查落实,力争在今年底完成发给各片各户。

筹备小组自成立之日起,做了大量工作,调查核实,找历史资料,踏遍杨氏墓地,查抄碑文。有的地方去三、四次反复核实,自出车费,自带盘缠,冒着风雨。所到之处都受到族人亲戚热情接待和支持,装烟沏茶倒水,特地制作饭菜,提供依据,我们表示感谢。给在异国他乡的族人发电、去函,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至今已发来贺电和对联,在武汉华师的杨洪益大哥他已是耄蠢之龄,回到恩施亲自到墓地考察,改写碑文,书写对联,资助人民币500元;在美国的杨洪业二哥来信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我们都一一采纳了,并资助人民币4000元;国题么叔在海口多次来信来电指导,特别对杨氏起源、堂号的考证是花了很多心血的,也资助人民币800元。在这里要提到杨典芳兄,从1985年起走遍祖坟墓地,走村串户,实地考察,撰写弘农堂号、杨氏祠宗,为我们族谱奠定了基础,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湖南开信寄来人民币300元、建始洪志全家老少专程参加揭募仪式并资助人民币400元、宣恩开仲专程到恩施送人民币100元并带领全家老少参加典礼。现在杨氏最高辈份国字派健在的只有三人,国川大叔今年79岁,已是者寿高龄,还经常过问此事、关心族人,在资助方面他说我家在农村,他们出20元我就出40元。国海三叔本应担任筹备小组长,因病委任于我,但多次带病参加筹备小组讨论,到墓地考察,步行到王家坝碑上抄写派序,不辞辛劳为族人。开举(兼秘书)工作烦杂,他不怕麻烦,放弃聘教,投入此项工作,给国内外多次发电去函联系、收集整理资料,实地考察,管理财务,花费了很大精力,杨健(开)整理谱书,不知道有多少个昼夜未眠,现初稿已完成。三岔分三片,洪全总负责,他家务繁重,家人多病,后人又在外做事,有时放弃责任田的劳作,出外考察、收集资料,多次到墓地,还到几十里的长堰,可算得全族热心人;洪月管后勤,监督围坟刻碑工程质量、安排生活,提前几天就来三岔,为族人费心费力;洪哲到墓地考察并提供了宝贵意见;跳桑坡的开发、开和、洪田、开松,柏杨坪的开华、开学、开杰放弃家务、责任田的管理和收割,出外调查、走访、收集资料、监管刻碑质量、生活安排,为族人尽职尽责。对以上参加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少、异国他乡族人的支持、今天参加揭墓仪式的族人表示敬意。对赵家老少、左右邻居及关心、支持我们这一事业的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倡议:

弘农杨氏族人要团结各姓人民不辍劳作,开拓进取,建设祖国,报效祖国,为我们家乡繁荣昌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弘农堂杨氏子孙,把纪念祖先、孝敬长辈、族人文明礼仪、勤劳俭朴的美德世代爱下去。

希望今后出世的杨氏子孙;不取单名,依派行取名,不然彼此无法辨别长幼尊卑。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