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庆堂龚氏宗谱序言:力求家谱的基本完善,修谱工作势在必行



馀庆堂龚氏宗谱序言

国有正史,地有方史,家有族谱,上溯龚氏先祖修谱的年代已无法推记再续了。几千年来,我们龚氏家族世系分布在祖国各地。乃至于世界,从而形成了众多的支系。龚氏馀庆堂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我们王贞,潘丁一带已是支系中的支系了,就龚氏而言,同宗不同堂的为数之多,知我龚氏高祖汉字辈的只能听说而已,对上代同辈的真实性已无法考证了。就孺字辈据高龄老人长林十二年前调查本堂族人高祖时,也无法划上个完整的句号,所以说,力求家谱的基本完善修谱工作势在必行。

两仟另四年,由族人稳生和琦生他们商讨,组成了九人,以稳生为首的续谱领导班子。花时一年之久,终于修订了「馀庆堂」近代家谱,具体形式搜集整理龚氏本堂族人分户记载,类似老式的家谱,他们尽心尽力。为龚氏族人作了一大奉献。十二年后,时过近迁,人们的要求和境界提高了,对重修家谱有了新的启迪,参照目前社会上已有的家谱版本,在原有的基础上内容此伏彼起修改和增添,这对今后修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0一五年清明节祭祖时,祭祖会上族人广生慷慨激昂提出兴建祠堂和重修家谱一事,他和秀生共筹10万。一句话激起了在场族人们热情,加之,惠生和长青二人趁着大家的积极和举动进行了鼓动,成了一呼百应,有了大家的支持和拥护,随后很快进人建设组织,落实任务分工合作,筹集资金,同时边建设,边调查,边搞资料等进人了实质性的操作程序。

我国自古就有「盛世修誌、望族建祠」之说,我们适逢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盛世,修谱具有良好的环境,我们家族枝繁叶茂,安定兴旺,为建祠修谱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族人较好的保持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和凝心聚力,通力协作的团结精神这是一个更好的决定因素。

家谱是中国的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与国史,方志并列的三大文献之一。对于修谱的意义,我们祖先高度概括为「敬宗收族」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编印家谱则有更多更新的意义。

首先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族谱便不再视为「四旧」而被认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早在1984年即发文明确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挖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的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世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史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我们编家谱是一项名正言顺的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其次,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编修家谱是一项渊源,辨昭穆的工作,上是对祖宗的尊敬,下可启迪族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不断保持和弘扬饮水思源,慎终思远,尊长爱幼,敦亲睦邻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是对家族力量的凝聚、修谱有助于族人之间増加了解,增强团结,提高向心力、凝聚力。进而更好地促进家族整体事业的发展。家族是民族的组成份子,家族事业的发展,无疑也是对国家、民族事业的发展的贡献。更是对后代子孙的激励、龚氏修谱更有一层特殊的意义他能反映龚姓在千百年来、各个朝代和各个民族中的涌現出众多的足智多谋。能文能武安邦定国的军事,文化的哲学思想,涌现了具有哲学思想的学仕、文仕都具有历史影响的人物,通过修谱,正是龚姓对历史的了解,极大增强族人们的白豪感和信心。龚氏祖先创树的名人业绩将永远激励后代子孙爱国、爱族开拓进取、发奋向上、建功立业我们这次修谱,名为续谱,我们在上届修谱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本次修潜由近及远,逐代上推法,确定上下传承关系和横向相连关系,向上能推则推,横向能连直连,不能连的自成一系。字辈不清的则按近知字辈记载、按房为支系可測性不大。只按儒字辈即招、宝、文、章、年、海、林、旺顺序记载,以字派分序记述,称代不称世,这次新修之谱起码对后人是有价值,有意义为下次修谱保留了若干的家谱史料。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在这次修谱中,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出身的人员,不论男女都記载入谱,对于其后子女婚嫁生育的子女、按照「履行赡养责任、享受继承权利的原则,根据家庭的意愿确定记载与否和统一记载,根据详近略远,能详则详的原则,谱中所记载各人的信息是详略不一的,至于同时代人的信息记载不平衡,不一致,主要是捜集资料方面的原因。实无其它主观因素。

我们馀庆堂龚氏、目前在用的字派为孺、锦、开、长、生、仁、义、礼、智、信、江、海、清、波、潮、通、达、运、进、遊经商定再续安、宏、宝、寅、宽、铭、键、镇、锋」。族人今后给子孙起名时可以参照,而不强求严格依照此字派,但…一定要记住此字派,知道个人相对应的辈分,以不至于颠倒长幼,混淆昭穆。

这次修谱工作得以顺利进展。特别感谢上届修谱工作人员给我们带来方便,本次修谱依赖我全体族人的支持和帮助,修谱工作基本告竣,但参与修谱诸人都感缺感甚多,疏漏不少,好在家谱编修是一项连续性的工程,依惯例三十年左右即为一个修谱周期,我们寄希望于族中,有心有趣于此项工作的后人,在本谱的基础上继续不断地挖掘考证、捜集整理,以期下次所修之谱更臻完善。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