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营臧氏考证——臧万洪、臧志良



臧营臧氏考证
臧万洪 臧志良
  为什么要考证臧营,考证臧营臧氏,这是因为姓氏文化、根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续修本地臧氏族谱,不能不考证本地臧氏的历史。从现在了解掌握的情况及有关资料看,臧营臧氏是迁来本地较早的臧氏,也就是说本地许多臧氏的根在臧营。
  1995年4月《淮洪臧氏族谱》对统一本地臧氏世次,对增进感情,增强团结,振奋臧氏精神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对本地臧氏从哪里迁来、迁到何地的信息可能有误。
  《族谱》当时统计登记的范围主要是淮滨县,还有固始县城关杨山和阜南县洪河桥的部分臧氏人员。
  《族谱》说:“据传先祖居山西洪洞县枣林庄,约明朝洪武年间来河南息县乌龙集北塘南(今淮滨县栏杆乡塘南村)定居。传二世为三门,长门仍居塘南,二门居固始县臧集,三门居阜南县今段营乡臧老庄。”(详见附录P480《淮洪臧氏族谱》序言)
  我们认为,以上这个说法只能是人们一般传说,不能当作具体事件给予定论。当然,编族谱时由于时间紧,缺资料,又没人员去专门考证,讲法上虽只用据传、约这样的词,但起了误导作用。
  1983年第一期《中州今古》中《略谈“洪洞迁民”》讲:元朝征战,对外扩张,又对内镇压,加之黄河决口,蝗虫滋生,群雄割据,互相残夺,二十多年致使中原地区赤地千里,人烟稀少。而山西未及战祸,人口集中众多。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恢复发展中原生产,采取移民垦植措施。洪洞县广济寺内设有管理迁民的办事机构。广济寺右侧有棵槐树,树上有老鸹窝。人们纷纷慕着大槐树集中。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有七次较大的集中济、潞、沁、汾和平阳“有丁无田”、“丁多田少”之户,徙居彰德、卫辉、怀庆、大名、广平、张家口、涿鹿、保安、怀柔以及凤阳一带。
  “洪洞迁民”影响很大,很多人是从洪洞迁去的,但那只是一般而言,很多不代表全部,一般不代表有特殊,不能一说移民都把洪洞当作自己的老家。这里没看到迁到豫南迁到信阳,当然也没看到臧氏人员集中到广济寺又迁到我们这里的信息。
  臧姓始于春秋时的鲁国,在鲁国是大姓,战国时楚国灭鲁国,是不是楚国为了防止大姓臧氏在当地造反,强迫臧姓迁移到楚国,因那时我们这属楚国范围;按元朝战乱,全国很多地方人员都慕着山西洪洞大槐树而去,到明朝大调藩,是否臧氏在洪洞时间很短,又迁来本地,还是直接从山东枣林岗迁来。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说臧姓没有像其他姓那样有大的迁徙,讲很多姓都到过洪洞大槐树,而没讲到臧姓到过大槐树。
  除了上面说到的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大范围的迁移,以后还有成化年间、万历年间的迁移,我们臧氏是不是在这小范围迁移的,是从山西、还是从别的地方迁到本地呢,我们这支臧氏到底从何地迁来,何时迁来,最先迁到何地定居及其变迁情况,我们应该考证。根据有关资料、现实情况及传说,作以下分析。
  一、首先将有关资料及情况介绍如下:
  1、《河南省淮滨县地名志(栏杆分册)》记载臧营:“明初,臧氏从山西洪洞枣林庄迁此建村,故名。在刘营西0.4公里”
  2、《东海郡臧氏宗谱(安徽支系)》:安徽臧氏原籍山东。元朝末年镇压反元农民起义,元军三袭凤阳,六袭江南,江淮各地人口伤亡甚多。明朝建立后,进行全国大调藩。洪武二年,我族奉诏南迁。由迁始祖率领,从山东枣林岗(现名:枣庄市)迁到安徽淮河流域:凤台县、霍邱县、阜南县、六安县、金寨县等地,至今已在六百余年。
  3、阜南会龙集谷河北《臧氏家族世世源流家谱》:“鼻祖之前的情况,因年代久远无从查起。传说这地带人都是由山东枣庄莲庄移民而来,当然不仅仅是臧家,也包括其他姓氏,并有可考文字依据。就在不久前,仍有不少人家的大门上贴的对联(有的是刻印在门上)反映出这方面的内容:
东海源远  颍水流长
东海分世业  颍水振家声
  这两份对联,笔者在学龄时期,每逢春节时,家中大门上也曾贴用过”。
  4、固始《根亲文化》2016年第二期《固始臧姓与臧汉光将军》:
  “明初,一支臧姓由山东枣林岗迁安徽霍丘,辗转迁至阜南,清初由阜南县迁固始”
  5、潢川臧老营,臧世荣刘孺人墓碑(道光24年立)墓碑上文字记载“先世古息人也”(淮滨县曾属息县管辖)臧世荣后人现不知迁到何处,现在臧老营居住的臧氏族人是从淮滨老栏杆集,经固始马岗,当年可能是奔臧老营而迁去的。
  6、阜南洪河桥高园村侉刘营80多岁的臧忠善老人(臧洲父)2012年元月18日在臧登峰家说,听爷爷讲,在老家马关有个臧小庙子,在那里有臧家祠堂(1952年治理洪河时地点被挖),他们老家过去都到马关臧家祠堂祭祖。
  7、栏杆塘北有座东岳庙(又叫东王庙),道光乙酉年大殿重修,道光庚寅年(1830年)正月,臧氏族人在大殿前立有庙碑。据臧登亮讲,过去的庙很大,庙里有石案子,石蜡台等,门前有很长的石桌子,董楼塘南向围子等村庄的人,都到这里报庙,父亲在世时说:常有山东的臧家人来到这参加祭拜。
  8、单楼村臧庄臧顺华听到的传说,我们这支臧家来自山东栆林庄莲庄。许岗村的臧义波小时候就听爷爷说:我们来自山东栆林庄莲庄。
  二、根据以上资料及有关历史记载,说说我们的看法
  1、从何地迁来
  《东海郡臧氏宗谱(安徽支系)》前言、固始《根亲文化》2016年2期文章说的很明确,阜南会龙集臧氏家谱说,我们这地带的人都是山东栆林庄莲庄移民而来,并有文字可考依据,把山东与颍州连在一起。淮滨塘南村臧登亮听父亲讲,过去常有山东臧家人,到栏杆塘北东王庙参加臧氏族人立的庙碑来祭拜,是出于同姓,出于感情,我们现在无法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与山东臧家人存在着联系,存在着我们这支臧氏就是从山东他们那迁来的可能性。
  会龙镇臧氏13世、14世、15世有人迁至霍邱、固始,有的臧氏是从霍邱经阜南迁到固始,淮滨许岗臧氏老六门的17世有的迁去霍邱,以上说明我们这里的臧氏与霍邱臧氏一直存有联系。霍邱臧氏是明初从山东迁去,淮滨臧营与霍邱臧氏同是明初建村,以上也说明这里存在着我们这臧氏与霍邱臧氏是同宗同族的可能性。
  至于《河南省淮滨县地名志》说我们这支臧氏是从山西洪洞枣林庄迁来,那可能因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影响太大,30多年时间,轰动全国涉及到几个省,很多人聚集在广济寺大槐树下,然后经官方办事机构分迁到各地,多少年几代人过后,有的不知本源的也说自己是从洪洞县迁来的,这就是《地名志》的编辑把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很多人的说法变成为全部人的说法,把山东栆林岗与山西栆林庄混为一谈的错误。殊不知还有特殊情况,还有个例,所以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既然《臧氏族谱(安徽支系)》和会龙集臧氏家族说他们,是从山东移民而来,并有历史文字依据,他们与我们这又是同一支系,即然我们这单楼臧氏和许岗臧营很多臧氏老人听到的传说,我们这支臧氏是从山东枣林庄莲庄迁来,既然臧姓的根在山东(历史上鲁国),我们现在就认定:我们这里的臧氏就整体或大部分是从山东迁来,这与臧登亮父亲说的,过去山东臧家人常来这里臧氏族人立的庙碑(东岳庙)祭拜是对应的,与固始也有臧氏是从山东迁来是一致的。有的在这中间可能经过别的什么地方,但那只是经过,或居住时间很短,不能看做是原籍是故土。有的可能是从山西迁来,那得靠证据说话。
  现在推想,我们这支臧氏是走水路而来。过去水路比陆路方便,能走水路便走水路,我们这支臧氏和安徽霍邱等地臧氏一样,甚至还有其他姓氏,经淮河而上,洪河等河流是淮河的支流,又经洪河,到马关上岸居住、到栏杆上岸而住(或又从马关搬到栏杆),而马关、栏杆地势低洼,十年九涝,栏杆到臧营只二三里距离,便搬到岗地臧营而定居。我们这支臧氏可能官方号召动员,但不是经官方组织派人护送,是自己直接从山东迁来。
  2、最早何时迁来,到何地落脚建立村庄,即哪个臧氏居住的村庄历史最长,这也是大家关心重视的一个问题。
  600多年前,我们这里因连年战乱,灾荒饥饿而赤地千里,县志、地区志、历史资料都有记载。移民政策也是根据这个情况而制定的。
  在淮滨范围内现在有臧氏人员居住的自然村庄有30多个,臧氏居住最集中的有五个村庄,是王家岗乡的立城,新村、栏杆镇的塘南村、单楼村的臧庄和许岗村的臧营刘营。
  《河南省淮滨县地名志》记载:栏杆塘南村是乾隆年间建村,王家岗乡立城、新村和栏杆单楼村是康熙年间建村,栏杆许岗臧营是明初洪武年间建村。
  于明朝建立的村庄除臧营建村早外,其他以后明嘉靖有栏杆,王家岗、栏杆的鸽子笼,明末有范岗、后洼,固城赵岗,等,但这些村庄臧氏人员少,臧氏不是主体,臧氏也不是始建村人员,都是后迁去的。
  除了以上于明朝建立的有臧氏人员居住的村庄外,其他大都建立清朝,有臧氏辈份较长人员居住的村庄,如杨楼、李楼、李营、老庄、梧桐、郭营、范岗、藕塘、梨树庄等,不仅建村庄时间都晚于臧营,臧氏迁去的时间更晚,这些臧氏人员有的来自安徽刘小庄、小周庄,有的来自臧老庄、臧彬楼等,而且就辈份长(一般为晚门人)而言,也不是最先迁来本地的臧氏人员。过去都是长门长子守着老地方,多少年以后,他们年龄大,辈份晚,但不离故土。
  期思、涂营的五一、洪营、刘营、刘楼、朱湾,他们分别来自单楼臧庄、马关、立城、塘南等村,大都只100多年历史。
  有说臧庄臧氏是从塘南迁去而建立臧庄,这也是一种误传。《河南省淮滨县地名志》记载:臧庄建村是康熙年间,而塘南建村是乾隆年间要比臧庄建村晚6-70年。没有村庄怎么会有臧氏人员,又到臧庄去建村呢。
  有说臧营臧氏是塘南臧氏后裔,这种说法不符合逻辑。长门孙子晚门爷,臧营臧氏要比塘南臧氏至少晚二辈,长门的孙子,多年之后他们年龄虽大,而辈份要晚,但他们是长门人的后代,过去的规矩是长子不下堂,要守着老地方老堂屋,人员多时要分家,只有晚门分出去,没有长门或长子的孙子分出去的规矩。由此臧营臧氏不可能是塘南臧氏的后裔。
  不少村庄的臧氏是从塘南迁去的,塘南是他们的根,不忘故土,这种感情十分珍贵,但不能把不是从塘南迁出去的也说成是塘南的分支。
  三、臧营历史臧营人
  根据《河南省淮滨县地名志(栏杆分册)》的认定,安徽臧氏宗谱、会龙集臧氏族谱,及固始《根亲文化》有关文章的傍证和臧营历史的实际,许岗村臧营是淮滨县臧氏成立最早的村庄,从明初至今已600多年,臧营臧氏族人一直在这里勤奋劳作,繁衍生息,一直在为臧家人争光。
  1、臧营臧氏的根在臧营东头,其后代人多时四处外迁,说明臧营东头臧氏是许多臧氏的根。
  历史记载臧营建村庄时,周围没有任何村庄,100年后东边才有栏杆,西有赵楼,南有蔡坡,北有后许岗,只有王湾村(即老栏杆对岸)等很少村庄与臧营是在同一个时期建立村庄的。
  臧氏迁至臧营,最先应该是住在臧营东头,人员增多时,晚门人先分出去就近住在西头。因为那时西头向西还有土地可以开垦。代表人物是臧诰的先辈。从臧诰墓碑看,臧诰有两个儿子,长子臧东群(其子臧广亭),次子臧东明(其子臧广才、臧广福)。臧广亭有五个儿子,末子夭折,还有“荣、华、富、贵”,现四子下代兄弟14个,其后代迁至城关、台头王堰,栏杆、前许岗、王岗、夏寨等地。臧诰次子有两个儿子,其下代兄弟七个,再下代17个,外迁有的到岗头、闫窑等地,还有后代迁至董楼、城关、王堰等地。
  而刘营的臧氏是与臧营东头是分开较晚的门户。由于分开晚,所以就一直保持着联系,从未间断。直到解放后臧营东头长门人的后代如臧志业、臧志朋、臧洪祥等人每年都到刘营给臧廷培、臧廷栋、臧廷杰等长辈去拜年。那时臧营东头的辈份已比刘营要晚二、三辈。臧营东头的臧氏还到分开门户更晚的少长辈年龄小而辈分长的范岗那去拜年,但由于路程远,不是年年都去,他们之间的辈份差距更大。
  臧营东头臧氏人员年年到刘营拜年,还有一个原因,据说臧、刘营臧氏老道常在刘营臧氏保管着,供桌上有他们共同敬拜的先祖牌位。那时刘营臧氏成为望门,到臧心然时靠打铁起家发财,尤其到臧永祥时,不仅有骡子、马,臧永祥还当上村长,在许岗周围,仅次于县参议员陈克清的地位。解放前后刘营臧氏的供桌上有两个牌位,一个是臧永祥爷爷臧德修的牌位,另一个牌位,现在不知道名字了,因“文革”时,连老道常一块都给烧掉了。据分析,这个牌位最有可能是迁至臧营时的始祖,或是与臧营东头分开门户时最显赫的先祖,即第二个时期在臧家坟安葬的先祖。那时每年除夕,不仅刘营臧氏老六门的后代,连同臧营东头的人也到臧永祥居住的老堂屋给长辈辞岁、向先祖叩拜(老堂屋先在臧廷栋住房后边那排房,即兄弟六人分家时分给臧廷彦房屋,后来老堂屋后又建一排新房,高大宽敞,臧永祥和四儿臧廷爵、五儿臧廷彦搬到后排新房,老堂屋给老大臧廷培居住。臧永祥下世,臧廷爵被拉丁,臧廷彦为躲壮丁迁到淮河南,牌位搬到臧廷栋屋)。每年从除夕到年初几,堂屋里供桌前都摆好草垫子,等待人们去叩拜。据臧廷前讲,臧氏老道常(即家谱等)解放前后都在臧廷杰保管着。臧廷杰下世已20多年,现在谁也不记得老先祖的名字。
  过去讲正支即长门长子,老规矩是“长子不下堂”,守着老堂屋、老地方。还有一个行成事实的说法是“长门孙子晚门爷”,是说长门长孙多少代以后,长门的孙子年龄虽大,而辈份却要晚,而在这同一时期的同龄人的晚门人辈份要长。长子不下堂,这是一般规矩。是否有长门人迁出去,留下晚门人守着老堂、老地方,这种情况在过去恐怕极少能见到。而臧营臧氏则是按照老规矩办事。他们分开家迁出及辈份都非常清楚,都有据可查,有清晰的历史可考证。
  与臧营东头分开更晚的少长辈(即少老爷臧心田、臧心选父)搬到范岗后,还有臧万国(即范岗臧义清、臧义明父)搬到老栏杆,解放前跑反时,他家的牛,正是在臧营东头臧志朋那躲藏时被老抢牵走。
  王家岗的臧万荣讲,他家是从臧营迁出,先搬到老栏杆,后迁到王家岗。
  潢川黄岗桥梁臧老营现在的臧氏,是从老栏杆迁去的,先迁到固始马岗,又迁到臧老营,他们一直知道淮滨老栏杆,是他们的老家,他们一直与刘营臧氏有着联系。
臧营正支的次门后来由于人多时迁到城关、朱营、王堰等地。
  臧营臧氏人员与马关,老栏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祖居臧营的少老爷故在马关,是臧营(后搬到刘营)的臧永祥给运到刘营安葬在其祖父坟墓的西南30米处。臧永祥父亲的铁匠炉能安在老栏杆集最热闹的过街楼下,说明臧营臧氏与老栏杆关系很好,在那里很有能耐。但马关,老栏杆地势低洼,好像是个过路店子,只有少部分人留下在那,没有形成规模,扎根不深。
  以上情况,历史记载清晰,从臧营外迁到的村庄包括前许岗、刘营、王岗、夏寨、老栏杆、范岗、后洼、董楼、闫窑、王家岗、城关、王堰、朱营、梓村等。
  2、臧营墓地见证了臧营的历史。
  臧营自建村庄后,臧营墓地经历了四个时期。
  始祖坟墓地,原陈墩东南庙前的臧氏坟地应是臧营臧氏迁来后第一个时期的墓地。臧营人一直看护着这片墓地,尤其是长门人的后代每年清明都到那墓地去扫墓,每到过年都到那里去烧年纸。今年69岁的臧庆宇说,我小时候每年都跟俺二大爷(臧洪启)一块先到那老坟地去烧纸(接着到庄西头那两座坟去烧),然后到臧家坟(现村部前)去烧,最后到臧塘北边(有臧心地墓)那去烧。臧万良(73岁)、臧洪宇(69岁)说,那时连少老爷(指范岗村臧心田、臧心选父)也到陈墩东南庙前坟地去烧纸,也到臧家坟去烧纸。迁到刘营的臧氏老六门后代现年纪大的都知道陈墩东南庙前坟地及臧家坟是臧氏的老祖坟。
  臧家坟,俗称臧老又叫老少坟,那是臧营建村庄后臧氏第二个时期共同的祖坟。臧家坟在原臧营居住地东南,原刘营居住地西南,靠刘营稍近,地址是现村部前边,即张克富西屋山外。解放前后,臧、刘营的臧氏都到那坟地烧过纸,包括臧廷运、臧洪宇、臧庆宇及刘营的臧氏老六门的后代。
  第三个时期的坟地,这个时期是分开门户的各个门户的坟地。
  臧营西头,即先从臧营东头分开的门户,此时的坟地在臧营北约160米处,即原去陈墩经过的五角星路东北约10米,臧万同的父亲深埋墓碑的北边,也叫老少坟。年年臧营西头的人都到那里去烧纸。那是臧营西头的祖坟地。
  与臧营东头较晚分开门户到刘营的臧氏,故去的老人安葬在刘营东边“许老”的前面,叫公家坟。所谓公家坟,有老刘家的坟,但老刘家只一户(后有兄弟俩即刘大枭伙、刘二枭伙迁塘南向围子居住),还有一户老柳家,别无他姓,臧家人居多。可能在之前(不是以后),还有臧召、臧玉两位武将,是父子俩还是兄弟俩,现说不清,安葬在臧廷芳原种破花籽(一种中药)的地里,即臧万智现住的前边。
  守在臧营东头的长门人的后代,坟地在臧塘北边,即以后有臧心地墓碑的那片地。
  这个时期,臧、刘营的臧氏每年烧纸还是有不少人先到陈墩东南庙前的坟地,然后到臧家坟,最后才到各自门户的坟地去烧纸。不过,现在除了知道具体地址外,老祖坟、臧家坟、公家坟的坟头都已不存在。
  第四个时期的坟地,即立有墓碑的坟地。臧营西头坟地在臧营西北角100米处,那里立有臧诰的墓碑及墓碑群。刘营臧氏坟地在刘营东南大地,立有臧德修等人的墓碑。现在刘营故去的老人都安葬在那片大地,不少坟墓前栽有栢树,现成了刘营的一道风景线。臧营东头即长门人的坟地,仍在臧塘北边,即有臧心地墓碑的坟地。
  一片坟地形成至少需四代人,甚至五代,过去人员少,会需更长时间。第四个时期如臧诰故后,至今第八代人有的如臧磊(臧志良子)等已参加工作多年。我们想,第四个时期以前各个时期的坟地,因那个时期人员会很少,会需很长时间才能形成那个时期的一片坟地。而能叫响“老祖坟”“臧家坟”“老少坟”也需几代人才行,形成大家的一个公称,最后期形成刘营的坟地叫“老老坟地”的地方,至今已有120多年。臧营从第一个时期到第四个时期的坟地,最少也需400多年甚至500年以上时间才能形成。
  有墓碑的坟至今大都100多年,臧诰的墓碑已立120多年。有的碑深埋至今未挖出如臧万同父亲深埋的,有的如臧德宽的墓碑损坏,有的被烧了石灰。现将现存在的墓碑碑文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碑文一般都竖写,从右至左序:
  ①光绪壬辰年喜月吉时
皇清赠修职郎臧公讳诰妣郑氏
  奉祀男东群、明孙广亭、才、福
  曾孙荣、华、富、贵、喜玄孙申
  ②光绪壬辰年喜月吉日
  皇清应赠修职郎臧公讳东群妣费氏
  奉祀男广亭
  碑两边有副对联:礼乐百年承,诗书千载荷
  ③大清光绪贰拾年壹月吉日
  清故顕考二公臧心地之墓
  奉故长男玉兰(故)次(男)玉洁
  故长孙永才孝孙永昌曾孙万发、国、卷、邦、有、书
  ④宣统元年荷月初五日
  清故顕妣张老太君之墓
  奉祀男臧广昌孙建才、中曾孙廷弼、栋
  ⑤民国拾四年十月十三日
  故顕考臧大公讳广亭之墓
  奉祀男臧建荣、华、富、贵孙廷国、恩、选、兰、举、云、俊、坤、德、敏、明、连、亮、榜曾孙福、军、贵、秀□叩
  ⑥1994年清明重立
  先祖臧公墓碑系臧心然率儿孙立于光绪三十四年桃月吉日,文革中碑文受损,今国泰民安,家和业兴,惟恐后裔不知本源,故重立,将先辈及后裔孙世勒名于石,以示纪念。
  子心然,孙永祥,曾孙廷培、栋、杰、爵、彦、贤,玄孙万同、选、绿、青、益、洪、新、友、刚、东、锋、智、庆、和、林、伟、启,来孙义宣、发、斌、波、涛、勇、松、彬、喜、州、驰、永、成、才、胜、震、建、征、焘、磊、钊、仁、龙、礼、智,昆孙兆鹏、金、旭、辉、飞、宏、仁、晨、昆叩拜
  碑两边对联:六门传家唯存厚,百世立业湏治勤,眉批:流泽久长。
  3、臧塘、臧庙、臧家楼能见证臧营的历史。
  臧营东南方向180多米处,与刘营西南方向160多米处有个塘叫臧塘,那应是臧刘营臧氏先辈开挖的塘。在臧塘东北方向100多米处,现仍是一片高地,那里曾建有著名的臧家楼,臧家楼被烧后,是一片废墟,后来叫庄户地。这片地方所以高,可能是挖臧塘的土都搬到那里,在那片地上建楼。解放后犁地时,发现有整块大青砖,约长38厘米、宽20厘米,厚4-5厘米,边上有花纹,多为半截砖、碎砖。1975年,臧洪宇兄弟把其父的坟迁到庄户地,挖墓坑时,发现有青砖子,还有碗碴。墓挖有5尺多深,红花土,很结实,用大板锹跺,只能跺下一点土,人们都认为那应是臧家楼的地基。火烧臧家楼事件后,臧家败落。
  刘营东80米处,去老栏杆,路南拐角有一座庙,叫臧庙,后叫关帝庙。庙虽不多高大,但里面供有关公塑像,臧、刘营有老人故去时,都到那去报庙。解放前,久不下雨,便把关公塑像请出来,人们抬着关公塑像,敲锣打鼓,向天求雨。1958年前后庙被扒了,可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到原地址去报庙,现在有的家中有什么不顺的事时,还到那去烧纸、烧香、许愿、叩拜。
  臧营全为臧姓,这在其他大姓村庄中也不多见。臧营臧氏迁刘营时,当初刘营除一户刘姓后兄弟俩,还有一户柳姓外,其他(直到解放前)均为臧姓。全为臧姓,多为臧姓,这也是臧姓文化少有的一个现象。臧营臧氏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垦土地,挖塘、建楼、设庙,为子孙创造了社会功能较为齐全的生活条件。臧塘、臧庙、臧家楼,也是臧营臧氏的象征。现在臧营与刘营因人多居住屋连成了一体,人们习惯称臧刘营。臧刘营臧氏迁来时本为一家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相处,共谋发展,更体现了当年一家人的风范。
  4、拼搏奋斗的臧氏,为族争光的臧氏。
  臧营臧氏自明初迁来建臧营以来,一直在这里勤恳劳作,繁衍生息,拼搏奋斗,为族争光。在征战年代,受旧世俗环境影响,他们之间也有过矛盾有过争斗(斗则倒退,斗则双损),但总体上还是团结奋斗,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有三个高潮时期。
  一个是臧家楼时期。这时臧氏有迁至刘营的臧召、臧玉两员武将,他们带领臧氏人员大兴土木,挖塘建楼,在臧营稍东南挖一个塘,叫臧塘,在臧营与刘营之间靠刘营稍近的地方建了臧家楼,在刘营稍东立有臧庙。后来招人嫉妒,正如老崔家所说有个火烧臧家楼事件,从此臧氏陷于低潮。
  第二个高潮是臧诰时期。臧诰的墓碑上有“皇清赠修职郎臧公讳诰”字样。臧诰长子臧东群墓碑上有“皇清应赠修职郎臧公讳东群”,碑两边有副对联“礼乐百年承、诗书千载荷”。我们不知“赠修职郎”、“应赠修职郎”是什么职称,或什么官位,但至少可知不同于普通农民,可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礼乐百年承,诗书千载荷”的对联,可知他们有一定文化水准修养。他们的后代臧廷前听他奶奶说:“过去俺家很富,还有骡子、马”。(骡子、马不仅是耕地的工具,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臧廷前说,是俺奶的娘家侄儿勾接土匪进行抢劫,把爷爷架在火上燎,从那以后,家庭败落。
  第三个高潮是臧永祥时期。迁到刘营的臧氏后代臧心然,小时候失去父母,12岁到范岗帮人放牛弄草,15岁在铁匠铺学徒,有了技术在老栏杆过街楼下安个铁匠炉,一心争气奋斗,22岁才想到成家,靠打铁发家致富。铁匠炉交给其儿子臧永祥后,成为当地除陈克清(县参议员)外,是最富有的家庭,臧永祥又当上村长,六个儿子有五个上学。但由于时处土匪老抢横行年代,三年时间家庭遭五次大的抢劫,最残忍的是1933年5月,毛庄的季宽与“团长”一块勾结土匪抢走了财产,杀害了臧永祥,以后年年跑反,躲壮丁,铁匠炉也停了,家庭逐渐败落。
  臧营臧氏拼搏奋斗,屡遭挫折,但他们又不屈不挠,从不气馁。发展到现在,虽没有确山县北臧庄臧氏人员团结,凝聚力强,人才过去有国子监大学士,现在有南开大学翻译家,科处级干部多,但也很可喜。现在臧刘营居住的及解放前后迁出的臧氏人员达1000多人,在外工作人员60多名,科、处级干部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臧义、臧曼、孙红鸽、臧磊、邢娅玲、臧阳、臧小龙等。相信臧营臧氏人会继续为臧氏家族争光,为祖国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只是一家所言,仅供本地臧氏人员参考,其目的是为考证臧氏迁徙提供一点材料。渴望专家学者、友人,特别是族人能提供更多更详细的材料,为本地臧氏的迁徙时间、地点提供准确的依据。
  (此材料先后经臧万良、臧志远、臧义海、臧登峰、臧廷业、臧庆宇、臧庆福、臧洪宇、臧义波、臧万新、臧万智、臧锐、臧廷运、臧义宣、臧义生、臧义刚、臧万忠、臧义东等人传阅,有的对臧营历史存有质疑,但没有用证据去说明)。
2013年7月12日于淮滨
改于2016年3月
  主要参考资料:《河南省淮滨县地名志》
         《东海郡臧氏宗谱(安徽支系)》前言
         《略谈“洪洞迁民”》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