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三上打不倒的奇人——记黄石镇江东村党支部原书记吴金发



三下三上打不倒的奇人

——记黄石镇江东村党支部原书记吴金发

在木兰溪下游河海交汇处南畔的梅妃故里,有一位九十高龄的耄童老人。他满头银发,脸上刻满了饱经风霜的皱纹,耳有点背、人稍驼,身体还硬朗,慈祥、和蔼可亲,精神墨铄。

就是他,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成长起来的农村基层优秀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摆脱贫困,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就是他,敢于坚持真理,坚持人民至上,紧紧地依靠全村共产党员,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抵制上级错误的领导,两次被撤职打倒。然而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他在没有任何社会背景下,三次被广大干部群众推上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岗位上。他就是三下三上,打不倒的奇人,黄石镇江东村原党支部书记吴金发。

苦难的童年

解放前,吴金发出生在一个极其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父亲是外片境人入费,没有手艺,也没有田地,全靠划戏船为生,收入甚微,无法糊口。吴金发幼年失母,姐兄三人相依为命,生活凄苦。他小时候只能做“无本的小生意”--拾狗屎。说起拾狗屎现在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是干什么,其实拾狗屎捡的并不是狗屎,而是收捡猪粪便。过去各家农户为了积肥,都散养了1-2头猪。平时,在清理猪舍卫生、垫图时都把猪放出来,或猪关不紧,越出猪栏偷跑出来,到处拉屎拉尿。拾狗屎这活儿就是走遍全村各地去收拾猪拉下的粪便,捡满筐后到要买猪美的农户去过秤后,倒进粪池里沤肥,一天捡几筐猪粪几十斤可以换大米半斤多或一斤,勉强填饱肚皮。如果碰到下雨刮风天,捡不到猪粪,那只能忍饥挨饿了。吴金发就是这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吴金发到了十三岁时,兄长吴金龙刚满16岁就被国民党“两抽一”抓去当壮丁了。姐姐迫于生活无奈也出嫁了。父亲常年在外谋生,吴金发单身一人,生活更凄苦了,经常饿着肚子。同宗的婶妈同情可怜,怕他饿死,经常给他送饭维持生命。这样苦撑了几年,稍微能挑起担子了,同宗的叔公给他本钱帮他做起“磨豆腐”的小生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每天三更过后就起床磨豆浆,做豆腐,天一亮就挑着豆腐到处叫卖。就这样,年复一日又一日,一直熬到了解放。

解放后不久,吴金发已长大成人了,就自愿报名参军,当个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吴金发曾说,由于自己不识字,又不会讲,也听不懂普通话,在部队新兵连里闹出了不少笑话:刚开始要开饭了,班长只能用筷子敲着塘瓷碗,指着嘴巴比划着做进食的动作,然后耐心地教他听懂司号员吹的开饭滴滴答答的军号声,再教他听懂“开饭了”的普通话。吴金发在部队深感到大家庭的温暖。更加刻苦学习,更加认真苦练军事本领,进步很快。还有一次,新兵在野外训练,班长叫他到部队厨房去看时间几点了,天啊!他点钟上的时间不会看,只好硬着头皮去,跑到厨房,吴金发只能看点钟上大的长的针指“11”还上一点:小的短的针指着“10"。然后,他回来只能如实地报告班长看到点钟上的情况。班长听了笑了笑,亲切地说:“不要紧,慢慢学。我教你,点钟上那只小的短的针叫时针,在“11"字上表示时间已经十一点了:那只长的大的针叫分针,在"10"上表示时间已经50分了。这个时间总的就叫11:50,点钟上1~12个字,每个字之间分针走一个字,时间就是过了五分钟。”班长的教导培养,奥金发深深地感到,部队就是一所大学校,是个大熔炉。领导、战友是好老师。我只要虚心学习,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吴金发在部队几年立了功,加入了党组织,还准备提拔为干部,但由于是个文盲,对开展领导工作吃力有困难,只能让他光荣地退伍复员了。临危受命,第一次挑起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一九六0年,我国南涝北旱,已经连续两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苏修又趁着中国遇到暂时的经济困难,“卡脖子”强行逼债,再加上前两年全国各地刮起了“浮奇风”,个别干部头脑发热,大放“卫星”,虚报粮食产量,造成了国内粮食严重危机,各种物资极其匮乏。盘器在台湾岛上的蒋帮也大肆叫嚣反攻大陆。大陆上一小撮还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分子也逼相呼应,蠢蠢欲动,特别是地处东南沿海的莆田更要加强战备,当时形势非常严峻。

为了加强对规模较大的大队(村)领导,稳定局势,发展生产,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当时公社派原地下老革命工作者、国家干部原华江乡乡长林细坤担任江东大队党支部第一书记。一九五八年公社化以前,由江东、华东、华西、华堤等乡组成华江乡,乡址设在华东东镇祠。林书记不愧为老干部,他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从党员中物色人才,组建强有力的大队党支部领导班子。经过一段时间到群众调查了解,他发现刚从部队复员不久的优秀共产党员昊金发,“根红、苗正”是个党支部书记的好人选,他立即上报上级提拔吴金发为江东大队党支部书记,作为自己的工作助手。吴金发工作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又大公无私,很快地进入“角色”,在林书记培养指导下,能担当重任,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可是过了不久,第一书记林细坤被上级调回另有任用,吴金发临危受命,独当一面,正式接任江东大队党支部书记,主持全大队全面工作。

当时的处境可想而知,困难重重,压力相当大,上级为了支援灾区,支援部队战备,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粮食征购任务。粮食征购后,社员们分配到的口粮不多,整日三餐不计,忍饥挨饿,还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另外,还有不少社员因缺乏粮食,营养不足出现“水肿病”,病人在死亡的边缘线上挣扎。要解决这些人命关天的大问题,刚接任党支部第一把手的吴金发,头非常头疼。他常想:党把千斤重担交给我,我绝不能辜负党的希望,一定要把社员们带出困境,决不能饿死一个人。吴金发不怕犯错误,不怕丢官挨批判,做了几件与当时政策不相符的了不起的大事,挽救了一些人的性命。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在巩固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吴金发果断地主张全大队社员每人分三厘自留地,发动群众,种瓜种菜或栽种地瓜,短期内解决社员缺粮危机,用瓜菜充饥,保住生命。办起水肿病疗养所。他要求全大队各生产队干部认真调查患水肿病的社员情况,然后把这些患者集中起来,配备干部及服务人员,办起救命的水肿病疗养所。他千方百计从各生产队争取到一批粮食,保证患者吃饱饭,增加营养,恢复体能,然后又想方设法弄来了一些米練用慢火煎炒,土制成“三合士”,还用土办法熬制中药,去除患者体内积水。通过一段时间的救治,大部分患者都恢复了健康,保住了性命,再也没有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发展经济,鼓励社员创办家庭织布加工场。江东自古就有织土布的传统产业。大队党支部依靠经济能人,到处采购棉纱或替代品,鼓励社员农闲时办起家庭纺织场加工土制布出售,增加经济收入。只要社员有了钱,什么事情就好办了,什么困难也就可以解决了,可以向自由市场买些黑市的高价粮,弥补口粮的不足。但在当时,这个决策是非常危险的,会被说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后来吴金发果然中矢,被批判,说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撤职罢官。这是后话。

更多黄石镇江东村党支部原书记吴金发的故事可以联系锦秋文谱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