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桑耳庄桑氏族谱序四




河南林州桑耳庄桑氏族谱序四

干呼万唤始出来。经过近两年的各方努力,《河南林州桑耳庄桑氏族谱》今天终于可以和广大的族人见面了!

六百三十多年前,我桑耳庄桑氏先祖秉元公携家翠眷自山西迁于林虑峱山之阴,建村立业,繁衍生息。六百多年来,历代先祖率领族人前仆后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始有今日桑耳庄桑氏人丁兴旺、繁荣昌盛之局面。

常言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历朝历代的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皆由史官记载,地方上的大事也有专司记载,而我们百姓和家族的历史又有谁来记载呢?答案是只有靠我们自己!然而我们桑氏一族自先祖东迁以来,六百余年从未修过自家谱系,致使我们桑氏家族的后世子孙对历代先祖的生活经历及其功绩大事无从知晓,甚至其间连几代先祖的名字都没有留下,经过走访,更有甚者有少数族人对自己的祖父、父亲是谁都搞不清楚,这难道不是一个家族的悲哀吗?

怀念先祖、敬老爱幼是历代族人的美德。人生在世,若不知自己从哪里来,做什么事,到哪里去,那么人活着的意义就一定要打折扣了。这也正是我们这次编修桑氏族谱的意图,我们就是要编写一部桑耳庄桑氏自己家族的历史,并以此来告诉我们的后世子孙:自己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给我们留下了那些宝贵遗产;更重要的是以历代先祖的功德激励我们的桑氏后人,不忘祖先,积极进取,创造榮耳庄桑氏更加辉煌的明天。

六百多年来,我们的历代先祖为什么就没有修一部自己的族谱呢?究其根本原因,无非是旧中国政局动荡、经济萧条、民生凋敝、族人贫困所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欣逢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族人幸福而有余力。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我桑氏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修谱事宜。然修谱之事涉及千家万户,我桑氏族人又散布于全国各地,因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编辑成谱,仅靠几人之力在短时间之内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举全族之力,辅助于天时地理人和等方方面面的条件,才能完成我桑氏修谱之盖世壮举。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9年中秋时节,在我桑氏广大有识之士的推动下,由我们桑氏热心的杰出才女桑东珍牵头,在素有组织才能的退休老支书桑贵補的精心组织下,桑耳庄桑氏修谱工作会议在我桑氏族人的大本营桑耳庄村委会召开。会议一致决定举全族之力系统的编修我桑耳庄桑氏家族六百多年来的第一部族谱;会议同时决定了由富有修谱经验的王国学先生为桑氏族谱主编的编写团队以及由桑东枝、桑贵補、等人为核心的修谱领导小组。这次会议之后,桑氏族谱的编修工作从收集材料开始紧锣密鼓的铺展开来。

桑耳庄桑氏自秉元公东迁以来,历经二十四代繁衍发展至今,经统计人谱总人口达三万余人。除桑耳庄本村有三千人外,十分之九都迁居晋冀豫及祖国各地。另外,根据有关资料推断,有相当一部分桑姓族人没有入谱,其原因可能是迁出时间较早,和老家失去联系,或者没有得到信息,其人数不可估量。

桑氏族谱的编修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信息资料的收集,如此多的人口,尤其是外迁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如果用传统的方法逐户登记,需要耗费大量时日。只有措施得力,才能少走弯路,围绕怎样才能少用时高效率地收集资料这一难题,组长桑东珍女士首先提议:以各股系、各分支、各外迁地为基本单位,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组建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和族人相互沟通收集信息。后来的实践证明,利用网络微信收集信息资料,用时少、效率高,还能及时反馈和对残缺的内容和差错及时补充纠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面对收集来的纷繁复杂的资料,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编辑入谱?我们桑氏家族有几大股系?这些股系是如何分化的?坟茔的变迁和股系分化有什么对应关系?族人的外迁有什么规律?针对这些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会议最后决定了一个做谱方案,但因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中未被采用。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证据的支撑。因我桑氏家族六百多年来从未编修过自己的族谱,一些重要的资料也因年代久远而失落,我们桑氏家族的一张能够悬挂的总谱,也在文革中当作四旧被人为地毁掉。柿树园股花楼院文人桑文斌在道光十五年写的《桑文斌序》是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宝贵资料,但却只有少数人知道,并且无人对其做过系统的研究,偶尔被人引用,也只是断章取义,出现了不少误解。当我们找到《桑文斌序》时,如获至宝,对其做了细致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撰写了对我们的修谱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两篇文章和一个简表:《秉元公后世子孙繁衍发展建村立茔股系分化及迁徙情况的初步考查》、《秉元公后世股系分化简表》和《桑耳庄村名的由来和村庄的形成》。这些文章和简表的发布给我们的修谱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资料收集后,各股系做谱负责人按照要求的格式做成初稿,然后送交主编统一审查修订。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各股系送来的初稿千差万别很不统一,有的残缺不全,有的语不达意,大部分初稿只能当作资料使用,需要主编重新做谱。主编王国学先生又是一个及其严谨及其负责的人,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谱里容不下一丝一毫的差错。我桑氏一族入谱三万八千多人,他都要一个一个的审查,一句话一句话的推敲,每个词语都要用得精当准确无误,就连一个小小的标点也要认真对待。因工作量特别大,在做谱的那段时间,王国学先生白天连续工作,每天晚上还要加班熬夜到后半夜,曾经两次因过度劳累而患病住进了医院。如此繁重的工作,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会感到不堪重负,何况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呢!王国学先生这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忘我精神,是我们每一个族人都应该学习的!

桑氏族谱的编排体例是以家族的男性为基本线索,先男后女,按照长次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先编排长门、长子、长孙、长重孙、长玄孙等;再按倒卷帘的次序,由下上溯,逐家编排,先大后小,先男后女,直到一个家族全部做完为止。桑氏族谱的这种编排体例是王国学先生在任村王氏族谱体例编排基础上的一个创新。我们桑氏族谱这种体例编排较之其他族谱体例编排的好处是:首先,每一个家庭的男女老少,包括已出嫁的女儿,其谱系内容都能够集中编排在一块儿、方便查找;其次,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一个空间,能较大限度的记录自己的主要生活经历以及对社会和家族的重要贡献,包括出生、学历、工作、功绩、配偶、子女等方面的内容,尽量做到使我们的后世子孙对自己的每一代先祖都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桑氏族谱的重点是谱系部分,谱系是族人查阅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增加族谱的可读性、安排了一些辅助内容:如桑姓渊源、桑姓历史名人、桑姓民规民俗等,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可以满足一部分读者的要求。

关于我祖秉元公原籍山西何处?目前有两说:其一,明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迁出,原籍是洪洞县或平阳府人,其依据是《桑文斌序》和洪洞县根祖文化部数据库。其二,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从山西泽、潞二州迁出,原籍是泽州(晋城)或潞州(长治)人,其依据是《明太祖实录》193卷。此两种说法皆有依据,各有道理。但到目前为止在山西境内未找到我祖桑秉元原籍,这两种说法都无法和我祖桑秉元近距离对接,缺乏直接证据,因此这两种说法都显得证据不足,只能存疑未可信之。未找到我祖秉元公原籍、应该说是我们这次修谱壮举的一大遗憾!最后,我们全体族人应该再次真诚的感谢为我们桑氏族谱的编修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做出卓越贡献的王国学先生!同时还要真诚的感谢两年来为修谱工作做出非凡成绩的各位编辑和编委们以及坚守在修谱工作最前沿辛辛苦苦采集信息资料的各位宗亲们!我们还要感谢为我们的修谱工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修谱工作扫清各种障碍指导修谱工作顺利进行的各位领导小组成员和各位顾问们!我们也要感谢两年来以各种方式时刻支持和关注我们的所有桑姓宗亲们!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我们的修谱事业无私捐款的所有桑姓宗亲们!

秉元公十七世孙 桑学勤沐手叩撰

2021年辛丑仲夏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