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孟夏,桑耳庄桑氏后裔桑东珍、桑贵補、桑加才等人通过再三的酝酸、筹划成立了桑氏族谱编篡领导小组,决定编篡自洪武二十一年先祖秉元公迁居桑耳庄至今的桑氏族谱。
本支系于清宣宗道光六年,桑润(年)、桑林年二兄弟(桑秉元第九世后裔),因当时连年灾荒,自桑耳庄村迁至姚村下陶村东,不久又迁至太行山下开荒立村,生息繁衍,至今195年。目前本支人口已有2000余人,自成南、北短沟两个村落,乃桑耳庄外迁桑氏一大支系。
2019年仲冬,在我们得知桑氏合谱、建谱消息后,短沟宗亲一行三人前往桑耳庄桑耳庄老支书桑贵補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经多方考证帮我们找到了短沟一世先祖的旧居地,介绍了崖底下的近股亲人。
在我们了解到桑耳庄先祖桑秉元迁居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仍没有一部完整的桑氏谱书,乃是我们这些桑氏后裔的一大遗憾。因此,合谱建谱,认祖归宗,迫在眉睫。于是我们抱着迫切的心情和强烈的愿望,在短沟桑氏宗亲之间开始展开合谱讨论,但由于诸多原因,合谱、建谱没有丝毫进展,难以理出头绪,打不开局面,致使合谱、建谱工作进入僵局。
在这种进退维谷的情况下,桑耳庄老支书桑贵補身先土卒、带领宗亲桑语录一同前来短沟,连续举行宗亲座谈会,反复讲解桑氏历史渊源和桑氏的发展过程,深人宣传合谱、建谱的重要性。在短沟几日时间里,他们亲力亲为,任劳任怨,给短沟宗亲做家谱典范,耐心讲解,细心核对,为了赶时间、促进度,午饭忙到4点多、晚上9点多才仓促就餐,回家时刻将近深宵,最终因疲劳过度,致使宗亲桑语录体力不支,次日因病住院。通过老支书桑贵補和宗亲桑语录的宣传发动,大力支持,使短沟的合谱工作掀起了高潮,仅四天时间,短沟的文字谱全部完成。做到了不差一户、不缺一人,全员入谱,完成了留芳后世的初衷使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的根系源流,正所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而家谱正是延续着家族的血脉,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绵延家风、与时俱进。无论你漂泊何方,无论你官有多大,都不应忘记家乡的那个“根”。我们将众志成城,完善家谱,让后续工作真实无误,力争让桑氏族谱成为传承先祖懿德,砥砺后世家风的传世珍宝。
秉元公十七世孙短沟 桑玉红
2020年5月20日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