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县永思堂汪氏族谱三修释义




河南内乡县永思堂汪氏族谱三修释义

由于年代久远,实难考究始祖魁龙公是何因携妻带子从清朝时期的江南省迁徙到河南省的伏牛山区。但自此繁衍生息的历史还是被后世子孙们以族谱形式记录了下来。大概在民国初期,汪氏族人第一次用红色布料以图格式记录下已故祖先的名字、世辈、支系辈派等情况。而保存这一布料族谱的就是83口之家的当家人德秀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华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破封建思想之旧,立社会主义思想之新是当时运动的一个方面。德秀公之孙明甫公是贫农代表,因怕布料族谱惹出麻烦,便用青色染料将红色布料族谱搞成了藏青色。就这样,以致使红黑清晰的布料族谱高度模糊,无法辩认编制族谱的具体时间。但根据汪氏族人代代相传的情况可知,魁龙公有四个儿子,成年后分家被安排到不同的地方安家。长子汪班彦落户于夏馆镇栗园村汪家沟,以后称大门;次子汪班华落户于七里坪乡青山村刘营,称二门;三子汪班鸿落户于夏馆镇吴岗村前河营,称三门;四子汪班照落户于夏馆镇栗园村石门沟、夏馆村鞍沟,称四门。而后由于繁衍生息和社会环境及生活所迫之诸多原因,后世汪氏族人逐渐散居到板场、夏馆、七里坪及外县外省等全国各个地方。

1990年春节农闲,前河营三门的汪高林、汪天光、汪天保、汪石头、汪建中、汪石磙等宗亲集聊提议,有必要依据布谱重新编修族谱,要不然,本来是一个根上发的芽,将来恐怕要形同陌路。由此,他们便开始张罗第二次编修族谱。但由于受当时的交通、信息、经济、农忙及历史资料等问题的制约,根本无法将二世四个门头的资料全部整理到一起。无奈之下,只能依据第一次模糊的布料族谱,将其对着太阳隐约辨认,并根据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最终才简单地编出了第二次1991年版的三门《汪氏族谱》图。2017年,夏馆镇吴岗村的汪大国和七里坪乡青山村刘营的汪海定、汪东泽等宗亲通过辛苦努力,相继地也编出了简易的二门《汪氏族谱》图。有了第一次布谱和第二次图谱,我们大概地知道了始祖魁龙公这一汪氏支脉繁衍生息的人文历史。但是,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这始终是现时汪姓族人们一个梦寐以求的问题。几十年来,虽然我们竭尽所能,千方百计地进行寻索,但直到2018年春,还是没有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们在为寻根问祖一筹莫展的时候,2018年5月,安徽省舒城县的汪自财、汪德柱、汪守池等四位宗亲,一方面在筹备安徽省祭河汪氏(永思堂)宗谱十三修工作,一方面依据祖籍宗谱记载进行针对性的寻亲活动,他们千里迢迢驱车来到河南省内乡县夏馆镇,通过夏馆派出所联系到在夏馆万宝商场经商的汪丙华宗亲,后经双方亲密接触互动交流和族谱的对证核实,最终确认我们的根就在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而始祖魁龙公的父亲就是祖籍八十三世祖公汪立楷。这真是苍天开眼,神灵眷顾,更是家族之大幸。值此,这才算真正圆满地实现了我们寻根问祖的美好愿望。趁此良机,在汪丙华宗亲的倡导下,借助安徽宗谱十三修的东风,我们将散居在内乡县七里坪乡、板场乡、夏馆镇及外县外省有志趣于族谱的四个门头的知名宗亲召集起来,立即成立了以汪丙华为会长的“安徽汪氏支脉·内乡始祖魁龙公族谱三修”理事会。并分工负责,紧锣密鼓地进行两地交流、宣传、集资、走访、登记、编写、出版等等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交融汇植于汪氏民族大家庭之中,充分地与安徽祖籍家谱无缝衔接,族谱三修内容,既强调继承安徽祖规谱制的传统精神及诗韵般的世辈字派格调,又敬意遵循始祖魁龙公革故鼎新、振基兴族的世辈字派立意之衷肠。以期体现族谱根支相接共生的完美结合,又达启迪子孙后代面向未来源远流长之目的,这就是族谱三修的来由及初衷和愿望,以供族胞飨析。

   内乡始祖魁龙公族谱三修理事会 编写组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