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元公子孙繁衍发展建村立茔股系分化及迁徙考



秉元公子孙繁衍发展建村立茔股系分化及迁徙考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八月,明政府一纸移民救令,我桑耳庄桑氏始迁祖秉元公携妻儿含泪告别故土,被迫走上了漫漫迁徙之路。

据道光十五年《桑文彬传序》载:“迨元乱初平,大明嗣(位),吾祖讳秉元者从山西洪农县大槐树村迁于河南彰德府林县任村镇桑家庄,於此创业,垂统佑启后人,厥派开列于左。自大明洪武迁民以来,几锡厥田土,寇以贡国课而养民生者也。吾祖秉元奄有兹土,卜居于猛山之阴,四境之田土,肥硗不同,高下不一。"

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先祖秉元公于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迁于峱山之阴,即今桑耳庄城坡北麓后湾一带开埠,并以已姓立村桑家庄。所以,秉元公既是我桑耳庄桑氏始祖,也是桑耳庄村开埠始祖。

秉元公生活于明洪武至景泰初年,享寿90岁左右。秉元公生二子,长子智,次子福,智、福乃我桑耳庄桑氏第二世先祖,生活于淇武至成化年间。智有三子,福有二子,共计五人,资、政、友、和、怀,此五人乃我桑耳庄桑氏第三世先祖,生活于永乐至正德年间。由于资料的缺失,第二、三两世之间父子传承关系无法证实。以上三代先祖去世后均葬于寺南沟老坟,即今赵家堤南。

第四世以后,明嘉靖年间,由于人口的不断繁衍增加,猛山北麓的居住条件和周围的耕地状况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大家族的生存需要,于是桑家庄桑氏家族由第三世兄弟五人的子孙逐渐分化为五个支系,俗称五股。其中桑福的两支后人先后移出城前老宅:一支南移至崖头底下建村,后称为“南头股”;另一支东移至寨坡北麓建村,后称为“东头股”。剩下桑智的三支后人留在老宅城坡北麓,后称为北头三股-西股、东股和北股。自此桑家庄分化为三个自然村:坏前、崖头底下和寨根。同一时期,为念桑氏一家亲,便以人头有耳相旁之意,将“桑家庄"更名为“桑耳庄”此后根据三个自然村的不同地理位置逐渐有了“北头”“南头”“东头”的称呼,北头同时又被东头称为“西头”。

从第四世开始,桑氏五股先后移出寺南沟老坟,另立新茔。北头西股立垄柿树园,称柿树园坟;北头东股立后弯地,称后弯坟;北头北股立茔石嘴地,称石嘴坟:南头股立茔西南沟,称西南坟沟;东头股立茔六甲坟地,称六甲坟。

自此,由于居住地和坟茔的完全独立,桑姓家族的五大股系初步形成:(1)、北头柿树园股(2)、北头后弯股(3)、北头石嘴坟股(4)、南头西南坟沟股(5)、东头六甲坟股。从第四世开始的四、五、六、七世四代人,分别葬于各股茔地。

到了第八世、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原居住地房产和耕地的相对短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要求人们寻找新的居住环境。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北头柿树园股的一支八世人桑居道携妻儿南移至峱山之阳(今小券上)建村安家;北头柿树园股的另一支九世人桑子实携妻儿南移至村中小河西岸(今上河)建村安家;南头西南坟沟股的一支八世人桑居显兄弟三人携妻儿南移至西南高台上(今上马滩)建村安家;同一时期东头六甲坟股的一支北移至沙河之阳的高地上(今东坪上)建村安家。时至第九世,桑耳庄七个自然村初步形成:(1)、北头(城前)(2)、崖头底下(3)、寨根(4)、上河(5)、小券上(6)、上马滩(7)、东坪上。

由于居住环境的变迁和家族的分化以及各股茔地的局限,第八世以后各股先后迁出本股老茔,另立新茔。北头柿树园股在第八世人去世后又分为四个分支:东股、西股、南股、北股。其中有三个分支另立新茔:东股立茔枣园坟;西股仍在祖坟下;南股立茔坟湾;北股立茔小下地。西股应在第九世也立茎下地。

由于年代久远,第四世至第七世人的资料严重缺失,致使桑氏家族的五大股系资料前后不能对接。第八世以后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谱系资料比较完整,如北头柿树园股的花楼院分支、下河分支,上河分支和小券上分支;南头西南坟沟股的上马滩桑居显分支。另一种情况是谱系资料不够完整,如北头后弯股;北头石嘴坟股;北头柿树园股的同恭分支;南头西南坟沟股的崖头底下分支;东头六甲坟股的寨根和东坪分支。

时至今日,桑耳庄桑姓家族的外迁人口已大大超过本地人口,这些外迁人口散布在全国各地,以山西居多,河北次之。这些外迁人口按照迁出时间的先后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第八世以前迁出的,这一批外迁人口,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失,一般和老家谱系对接不上;另一种情况是第八世以后迁出的,这一批外迁人口,由于迁出时间不太长远,如果老家近股谱系资料较全,一般能够和老家谱系对接上。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介绍了吾祖桑秉元东迁桑耳庄后至第八世前其子孙后代繁衍发展、建村立茔、股系分化及辗转迁徙的基本脉络。根据现有资料,许多疑问已经达到证实。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有些问题只能靠分析推测得出结论,也还有很多疑问至今悬而未决!希望我们所有桑氏宗亲(不论是本地或外迁),如果家里收藏有对修谱有用的资料,请积极提供,努力为我们桑姓家族的修谱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桑学勤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