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堂那柳上罗氏家谱之县志摘录



豫章堂那柳上罗氏家谱县志摘录

北宋王朝(960-1127)设邕州特磨道,辖今广南、富宁、砚山东部、丘北东大西洋部、越南河江省东北地带。

北宋至道三年(997),全国划分为十五路,特磨道隶属广南西路,治所在今广西桂林(管广源州)。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四月六日,特磨道首领依夏卿支持侬智高在靖西安德镇发动和领导规模浩大的壮族起义,抗交趾、反宋朝。

皇祐五年(1053),宋朝枢密院副使狄青和宋将杨文广率部征讨“南天国”仁惠皇帝依智高,侬军失利,侬智高与其母阿侬率左路军退至特磨道。

南宋建炎元年(1127),特磨道下设福州(广南)、富州(富宁)。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二月,福州团练使知特磨道事侬仕贵,率那瓜州侬天成、阿吉州侬昌成、上林州侬道贤等37州县户10万,脱离广南西路,归附云南行省。云南行省嘉奖侬仕贵忠诚,在特磨道设广南西路宣抚司(宣慰司),治所在今广南县城,任命侬仕贵为宣抚使,领福州、富州、上林州(西林)、路城州(田林)、越南河江省东北地带。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南西路宣抚司为广南府。清朝仍设广南府。

乾隆二年(1737)添设附廓宝宁县,县衙在今广一中。

清雍正十一年(1733),西洋江下游板蚌村至广西百色的水运开通。清朝末期,那柳村以下河段受阻停航。

民国2年(1913)改广南府为广南县,富州独立为富县,广南县划分为7个区,即中区(县城内外)、东区(八播)、大南区(马街)、小南区(那洒)、小西区(珠琳)、大西区(者中)、北区(中洛)。

民国21年(1932)推行地方自治,各区名称用数字排列命名,划为7个区,即一区(县城)、二区(八播)、三区(马街)、四区(里达)、五区(那洒)、六区(珠琳)、七区(底))。区下设120乡(镇)、乡下设间、邻。

二区管辖八宝(八播)、发隆(坝龙)、平陆(八甲)、岁丰(板幕)、百乐(坝劳)、连富(旧腮)、青云(砂斗)、平彝(平邑)、积福(俄色)、板贡(板蚌)、乐贡(六贡)、龙洋(甲坝)、凤洋(木媄)、普龙(普竜)、可荣(上阿用)、西洋、绿杨(柳井)、协和(骂然)、乐岁(牛皮)、德鲁共20个乡。

民国25年(1936)9月,全县组织清丈田地,专业人员有200余人。民国29年(1940)5月,全县清丈田地结束,共有耕地490936亩。编者按:罗元章《清丈执照》记载,“兹查得广南县弐区德鲁乡那柳村业户罗元章所有,坐落董平田陆坵,新定中下则,计壹亩三分零厘零毫,业经清文明确,分别公告亩积业权,期满除编造图册备查,归口登记,并分别厅县存根备查外,合行发给那字第0091号清文执照一张,仰该户祇领收执,永远遵守,切记此照。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

民国26年(1937),富县改为富宁县。

民国26年(1937),卢沟桥事变后,中央航空委员会拨国币5万元,在县城东南郊修建飞机场。1938年底竣工,占地783亩,长1100米,宽600米。美国援华第14航空队一个分队进驻通航。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军撤离,移交地方后闲置。

民国29年(1940),废区改为14个乡(镇),即启明镇(县城)、莲花乡(平山)、维新乡(旧莫)、西洋乡、八播乡、马街乡、南屏乡(黑支果)、里达乡、怀德乡(那洒)、绥靖乡(珠街)、珠琳乡、苍翠乡(者中)、中原乡(中洛)、北藩乡(底圩)。乡镇下设333个保,3463个甲。

民国30年(1941),抗日战争期间,大军云集,过往频繁,军政协商,共建西洋江桥。派国民党52军工兵营负责,并抽调地方民工协助。当时,徐浩然任西洋乡乡长、李本初任副乡长,所需木材、民工由西洋乡负责。根据设计方案,桥面建筑木梁,木板房间15间,全乡8个保,第六保那柳村人户稀少,以半个保分配负担建盖桥面房间1间,其余各保负担2间,施工期间,每天需要抽调民工200名以上,自备食宿到西洋街交给工兵连分配任务。

民国31年(1942)广南县隶文山专区。同年11月,建立14个区,即城区、莲峰区、维新区、西洋区、八宝区、里达区、马街区、南屏区、怀德区、绥靖区、珠琳区、苍翠区、北藩区、中原区,下设89个乡镇。

民国33年(1944)夏,连日滂沱大雨,山洪暴发,部分地区洪灾,许多耕地被冲毁,凹塘被水淹。9月24日,板蚌河水越堤,冲毁住房30余间,粮食、家具、牲畜荡洗一空,西洋江沿岸的那柳等村被洪水冲刷。

1951年1月,改称9个区公所,下设84个乡。第一区(城区)、第二区(杨柳井)、第三区(八宝、里达合并)、第四区(马街、南屏合并于马街)、第五区(怀德、绥靖合并于那洒)、第六区(珠琳)、第七区(苍翠、北藩合并于者兔)、第八区(阿科)、第九区(旧莫)。

1952年9月,全县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分三批进行(包括复查)。1954年6月土改完成,全县共有68 602户,329831人。划出地主3679户,占5.36%;富农2827户,占4.12%;中农17 294户,25.21%;贫雇农42812户,占62.41%;其他1 990户,占2.9%。

1953年7月,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广南县有65 366户329049人。

1955年2月15日,砚广公路开工,7月1日竣工通车,全程147公里,为县境第一条省级公路。

1956年7月,广富公路竣工,广南至八宝83公里为简易公路,八宝至富宁35公里为六级新标公路,全长118公里,是年10月1日举行通车仪式。

1975年,富宁至花甲公路通车。

1958年10月,宣布各区改为人民公社,各乡改为管理区,由人民公社指挥,农村大办公共食堂。

1978年,阿宝公路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前,砚广、广富公路曾作为三罗线干线公路的一部分,营运使用达20年之久。

1957年12月,以区公所住地命名,划分9个区(镇),即城关镇、莲峰、杨柳井(那弄乡、那坝乡划归富宁县)、八宝(里达、睦伦、旧腮、新寨、小木匠、木新、木杠、弄郎、砂斗9个乡划归富宁县,1964年砂斗重归八宝),马街、那洒、珠琳、者兔、阿科。8个区辖135个乡。

1962年10月,建立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分配制度。

1981年春,进行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家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1984年,花甲至阿用公路通车。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