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家族故事——幸福的陪伴



唐氏家族故事——幸福的陪伴

我的家庭是一个大的家庭。说大是国为我有七大姑。国历史原因,我祖父、祖母在连云镇云台街的西山的半山腰落户,我父亲随我的曾祖父、母回墟沟陶庵九队继承祖业。(现舰航社区)祖父、祖母先后生下六个女儿(二女儿中途天折),在地方上人们戏说我有[七大姑]。因我爸是建筑工人,常年奔波在市内外建筑工地,一年也没有几个休息日,偶尔休息时会前往探望,因此,日常照顾祖父、祖母饮食起居的事就落在我和姑姑、姑父身上了。我大姑夫也是建筑工人,平时没有节假日,而其他几位姑父都是央企、国企人员,均有固定的休息日。从祖父、祖母年过半百开始,不论是寒风刺骨的严冬,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从买菜买粮到买煤拾材;从挑水盥洗到有病就医,四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本地,我们家族的孝老爱亲团队享有一定的美誉度。如今,祖父、祖母相继过世。(祖父享年84岁祖母享年94岁)回首往事,如果说四十年的陪伴一点不辛苦那是假话,但每逢重大节日大团聚时,团队成员们纷纷表述: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若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社会将更文明家庭将更和谐,所以我们虽辛苦但快乐着。

唐氏宗谱

听老輩人讲,祖父原先是和曾祖父、曾祖母一起住老家陶庵,三几年日本人登陆,我们一家随曾祖父逃往山南(现在的宿城),过一段时间辗转到大桅尖北的半山腰,(现在连云中学直西)因祖父会瓦工手艺,就开始在半山腰修茅舍。先是筑一间,后来又筑一间。房子是丁字形,大约有二十平方米,墙体是山涧沟鹅卵石加黄泥砌筑;屋面是云台山茅草加黄泥盖顶,在我的记忆里,从外房到内房要爬坡,靠近房基础的地方还有一块大石头,每逢雨季,大石头边上还呼呼向外冒水,我的六位姑姑就是在这茅舍里诞生的。祖母一生没有工作单位,在家照顾我姑姑的衣食起居,祖父在连云港市锦屏化工厂工作,七十年代達云镇是连云区政府所在地,物产丰富,街市繁华,记得我的学生时代节假日只要有时间都在祖父家渡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祖父退休,我也工作了,我的五位姑姑相继出嫁。我们家庭曾多次前住将祖父、祖母接回陶庵与我们一同生活,然而老人家故土难离,在陶庵沒住上几天就要回去,无奈我们只能随老人家心愿,于是四十年生活陪伴的序幕拉开了。刚开始,祖父、祖母的身体还健壮,节假日我们买些菜去看望,祖母自己动手,不让姑姑、姑父和我们上前,我们去只是做一些需要体力的事情,挑水、买煤、上山拾柴,换洗褥被,打扫卫生。当到古稀之年的时候,祖母的身体就大不知以前了。于是,我们就轮流排班,幸好的是我四姑、五姑家也住连云港,我若有活动不能前往,姑、姑父就前往,保证每个休息日都有人陪伴老人,附近居民每每看到我们[提锣背鼓]去看望老人时都投以美慕的目光。在四十年的陪伴中,我和我的家人,姑、姑父团队为了让二位老人安渡晚年,真是吃了千辛万苦,想了千方百计,一桩框、一件件孝老愛亲的故事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在照亮我们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别人。四十年里的陪伴要叙述的故事还很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有一件事是我至今难以忘怀,那就是等水。七、八十年代连云港云台街的西山上无自来水,吃氷、用水都要到私人家水井或水坝去挑。记得有一年冬天遇到旱情,隔壁邻居家大井干了。远在500米外的水坝水干枯了。幸好在我祖父家西南方大约200米处有一口私人家水井,由于干早,泉水泉的很慢[真是泉水无声惜溪流],你急它不急,半小时能泉一桶水(约30斤),由于是干旱天,水井边上水桶已经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上午排到一次,下午排到一次,我看一下水缸,缸里的水不足150斤,难以维持一个星期的食用与盥洗,此时,天色已晚,祖父、祖母催促我早点吃饭回陶庵,星期一还要上班。我说:不急。于是吃过晚饭我继续去等水。这下可好。一直等到九点半。当我伴着寒风下山到路边车站时连跑客运的私家车也没了。车没了咱就步行吧。十几公里路程走了近两个小时。

随着时间推移,2002我父亲突发心血管疾病,离我们而去。我母亲随我们一起生活,现在,一家四代人一起生活其乐融融。老太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我们退休本着[做好分内事,帮忙不添乱]原则,关心下一代;孩子尽责做好工作.一家人和睦相处,同享盛世华年。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个样子]。家庭小社会,社会大家庭,只要每个家庭都【润泽家庭,注重家教,形成家风],秉承[家和万事新]的传统美德,惠己、惠家、惠国的新风尚会逐渐形成.

唐佃明

二0二一年十一月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