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秋文谱承印的夹津口镇志编纂始末



锦秋文谱承印的夹津口镇志编纂始末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乡镇志编集工作的通知》、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乡镇志编集指导意见》的要求,由时任夹津口镇人民政府镇长的李争妍提议,夹津口镇党委、政府做出决定,2015年3月夹津口镇志编算工作正式启动,由党委正科级组织员常喜红负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加的编委会正式成立。

按照夹津口镇志编集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为保证修志工作不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编委会邀请巩义市史志办领导对参与修志人员进行了两次业务培训,使大家更加明确编写志书的意义,以及编写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随着编算工作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的有序推进,组织发动工作图满完成,在(夹津口镇志》编集工作启动仪式上,镇属各村(居委会)、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和采编员明确表态,全力配合编委会各项工作,力争早日把《夹津口镇志》交到人民群众手中。

进入收集资料撰写初稿阶段后,编写组以《乡镇志编纂指南》的观点和要求为主要指导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拟定了村(居委会)、单位、部门的资料收集提纲,迅速发放并规定了具体的收交时限。

这一时期,许多采编员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深深感动着编写组的每一位成员。


夹津口镇离休老干部于道昆已年过九十,仍然关心支持镇志编写工作,他把保存完好、珍藏多年的资料亲自送到编写办公室,在患病住院期间,为了向编写组提出建议、说明情况,他数次专程从市阳光医院返回夹津口;双河村采编员刘明章、石井村李运昌、铁生沟村杨庆祥,他们都曾担任村里的负责人,对村情比较熟悉,如今他们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但对采编工作非常负责,入户访问,开座谈会,情况摸清后再认真形成文字材料送交编写组,需要向他们咨询解疑时,他们随叫随到,从无怨言;纸坊村采编员赵占国,整理上报的材料,事例真实具体,书写清楚规范,与提纲要求对接严密准确,编写组稍加修改后,印发给各村采编员,让大家借鉴学习;韵沟村支书韩金西为弄清韵沟村为什么没有韵姓人家,他们有没有后人在世等问题亲自驱车数百公里,跑遍了巩义市的许多乡镇街道,最终在西村镇堤东村找到了从韵沟村迁出的两户韵姓人家,当他把连夜书写的第一手资料交到编写组的时候,只字不提自己的辛苦劳累,反而感谢镇志编写的需要使他排除了滞存心中多年的疑问。

各村(居委会)上交的材料整理成稿后,编写组着手收集各部门、各单位需要上交的材料,其中国土资源所成文快、质量高,于是编写组予以印发,让其他部门、单位参考学习。不少单位,在中心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抽专人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编写组送交有关的文件档案,使编写组能够及时获取准确数据,有的采编员怀孕即将临产,仍积极配合供稿工作,令人感动。

河南省铁生沟劳改煤矿(后被义煤集团兼并重组),由于在夹津口地区的特殊地位和影响,镇,志中单独设章进行记述,和矿领导联系沟通后,他们专门抽调党政办公室主任张毅和工作人员丁金鸽组成写作小组,历时20多天写出了80多页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文稿送交夹津口镇志编写组。

还有夹津口镇社会法庭的李克明、田本都两位老同志和部光辉同志,他们的办公室与镇志编写办公室一墙之隔,几年来,他们为编写组提供的各种帮助和服务,更是数不胜数,李克明曾长期担任镇党政办公室主任,2001-2015年的大事记全部由他筛选定稿;田本都曾在原乡工业公司乡办企业担任领导职务,对夹津口地区的工业发展和体制改革了如指掌,编写组撰写有关工业的章节时,多次请他审核把关。

当志书编纂需要收集的材料基本齐全后,编写组的三位成员在镇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在编委会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开始了他们艰苦细致的编纂工作。组长李建立把工作任务分解到位,各负其责,独当一面,又协商合作,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他不仅审材料,写稿子,还要负担全部打印工作;李丙森、刘怀图两位成员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功底扎实的特长,对原始材料认真修改,反复推敲,一丝不苟,他们从浩如烟海的档案和资料中,根据提纲要求,仔细选材,去伪存真,拨冗去蔓,真实准确地记录历史事件。

他们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核实历史事实,确认数据、时间等具体内容,从嵩北森林公园、嵩顶滑雪场到张之朴将军纪念亭、李景春烈士纪念碑,再到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石井三官庙……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足迹;为了清楚了解铁生沟劳改煤矿筹建时期的基本情况,编写组成员两次找到当时的副指挥长韩仁义,向他咨询请教,这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硬朗、思维清晰,对亲身经历的往事历历在目,讲起来如数家珍,和采访者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编写组人员虽少,但干起工作来节奏快、效率高,历经9个月伏案笔耕,2016年11月底,终于将镇志初稿打印成册,送交镇党政领导和编委会审核。其间,除了审阅修订各村(居委会)、各部门、各单位的材料外,还查阅参考了夹津口镇档案室的大量档案,参考学习了(巩县志》《巩义市志》《西村乡志》《见证改革之路》《嵩阴传说》等志书、书籍,引用了部分内容。

初稿完成后,对它的修订、补充、审核是一项更加艰苦复杂的浩大工程,除了编写组人员更进一步地细致修改外还,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各部门、各单位的反馈意见,特别是注意听取知情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社会法庭的李克明同志以极大的热情,认真负责地对全部书稿通审,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在编委会的积极争取下,巩义市史志办的领导先后安排李建立老师到登封参加郑州市史志办组织的乡镇志编算培训、到信阳参加省史志办组织的乡镇志编集培训,组织人员对《夹津口镇志》初稿进行审核,特别是付瑞清老师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宝贵修订意见,关于志书的篇目设计,以《乡镇志编集指南》提供的篇目为基本依据,全书不设篇,以章、节、目的章法结构编排内容,这样可以使章、节和所属内容统领关系更加明确,各项内容的门类更容易划分。根据付瑞清老师的建议,志书力争做到章章有概述,章下至少有两个节,每节至少有两个目,这样的编排方法,与1985年版《夹津口乡志》相比较,有了较大改变。志书力争做到突出地方特色。夹津口镇位于巩义市南部山区,沟壑纵横,林木葱郁,多少年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山相关,和水相连,和树木花草相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志书记载,地上地下矿藏对地方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记载人们用河水浇地之外,还用水力轧花、榨油、磨面等;记载人们采伐树木盖房子、做家具;记载人们上山采药、挖药材,既可用于防病治病,又可出售增加收人;记载山里人夏吃碾馔,秋吃煎饼,冬吃橡子凉粉的情景,勾起老人们对童年生活难忘的记忆。

关于志书语言“述而不论”原则的理解,“述而不论”是修志者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历来被反复强调以引起重视,王国维先生说,含不意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认为,这不仅是文学作品追求的语言的高水平,也是志书语言追求的高境界,盛世修志,为人民修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真实地再现历史发展的轨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体会修志者的立场、观点和倾向,这也是志书的作用之所在。正像编写组老师们说的那样,秉笔直书古今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梅花香自苦寒来,匆忙中一年过去了,对初稿进行了多次修订之后,2017年11月,初冬的一天上午,编写组终于把《夹津口镇志》的电子稿送到了位于郑州市丰产路的河南鉴志谱编印公司,并由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董明辉代表镇政府与该公司签订了印刷协议。

成书在即,回顾三年来的修志过程,我们特别感谢镇党委、政府对镇志编纂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完善正常办公设施的同时,专门给编写办公室配置电暖器、安装空调,安排车辆支持编写人员外出调查等。镇党委正科级组织员常喜红在镇志资料搜集阶段,数次主持召开各村(居委会)支部书记、各部门负责人及采编员会议,协调市志办专家对编写工作进行指导,亲自提供1985年版《夹津口乡志》《乡镇志编纂指南》《巩义市志》《巩义年鉴》等参考资料;在镇志初稿编写阶段,不断询问编写情况,指导工作进展。2016年2月,正科级组织员常喜红调离,党委副书记刘爱君牵头,2017年5月,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董明辉负责此项工作。志稿形成阶段,董明辉同志多次深入编写组,指导推进编写工作,亲自到郑州联系印刷厂、签订印刷协议,登门拜访企业名人,募筹印刷资金。整个编写过程中,党委书记李争妍始终关心志书编纂情况,多次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要求各部门认真审核相关内容,切实保障所有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亲自接待市志办领导专家,给编写组成员以最大的激励和鼓舞,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志书印刷出版事宜。镇长崔相金重视镇志编集工作,对镇志印刷出版给予大力支持。

我们特别感谢1985年版《夹津口乡志》的编写人员于建设、李怀权、杨茂、李延燕几位同志,他们的劳动成果,为本轮志书的编修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我们特别感谢巩义市史志办的领导,夹津口辖区内各村(居)、各部门、各单位对镇志编写工作提供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以及为镇志提供资料、图片的于道昆、李克明、杨成军、于建设等热心人士。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特别感谢为印刷志书慷慨捐资的丁战国、王凌臣、王朝军、王耀卿、白由通、白建华、国万军、李公立、李荣宏、张喜亮、武怀卿、韩铁成等十二位社会名人、有识之士。

成书在即,我们也有些许担忧萦绕心头,一是资料的收集,由于年代久远,遗漏和缺失在所难免,二是修志人员均非专业志书工作者,专业知识不足,缺少经验积累。因此,我们编写的《夹津口镇志》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在此,诚恳希望有关领导和读者朋友不各赐教,批评指正。

夹津口镇志编算委员会办公室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