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氏家谱大事记



习氏家谱大事记

塘西村古称西塘,不知何时改称塘西,名称沿用至今。

1928年至1949年,塘西隶属高岚乡管辖。村管理体制实行一保多甲(10户为一甲),保长、甲长由本族族亲担任。保长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甲长相当于现在的村小组干部。

1949年前,塘西习氏宗族设有秋祭会、冬祭会和腊祭会。每年农历8月13日即凿齿公诞辰日,在宗祠太和堂举行祭祀始祖凿齿公仪式,称秋祭;每年冬至日,在宗祠太和堂祭祀始迁祖均瑞公及始先有爵禄功德者,称冬祭;每年农历12月14日在宗祠太和堂祭祀均瑞公及以上列祖,称腊祭。东房、西房、塘房分别在爱敬堂、中和堂和萃和堂举行冬祭仪式,祭祀各房列祖。祭祀经费来源于祭田发租收入。期间,宗祠太和堂及各房祭祀会都有祭田307亩,另加4900把,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亩,分布在本村及双井、南山、行陂、狗形里、苑下、芳山、仓下等地。祭田全部发租,租金由各祭祀会管理。除去举行祭祀和公益事业的费用,余额按户均和人均两种方式分发给族亲,数额可观。由于每年可以得到稳定的收入,也养就了一批懒人,造成这一时期读书、经商、创业的族亲极少,安于现状的人多,这是教训。祭祀费用由相应的祭祀会列支,各种祭祀活动在1949年后废止。

塘西通往外村的石板古道主要有三条。一条往东方向,起自太和堂前,往庄田港,沿社山脚下上鳌岭,再下山至高岚。另一条也是起自太和堂前,到庙下,经牌坊,过花桥至南山门口。再一条起自牌坊边,至仁里桥。

1949年前的每年春节,我村盛行“社火”活动。社火表演主要是敲锣打鼓、踩高跷、耍龙舞狮等。参与表演的人数多达300余人,甚为壮观。表演区域涉及四周乡村。“社火”实际就是表达对农业丰收的庆贺对新年的祝福,对未来生活的懂景。解放后不久终止。

这一时期,塘西设有私塾和保学两类儿童启蒙教育场所。私塾是私人所办学校,一般由读书人、秀才等开办,入学为6-8岁儿童,收费较高,贫穷人家孩子读不起。保学是当时政府的公立学校,收费极少。学费为每年三箩谷子。为扶助宗亲子弟读书,宗亲集体协议,学费采取三一分担制”,即太和堂出一箩,各房出一箩,入学儿童自家承担箩。为激励子弟求学上进,太和堂祭祀会还承担了在读书生员的壮丁摊派费用。

同期,我村每年有多位族亲应征加入国民党军队,参加过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内战争。大部分战死沙场,极少部分回乡。

1949年7月,中共分宜县委下派工作组进驻塘西。塘西解放,从此结束中华民国统治。

1950年6月,为领导即将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建制及归属改变。高岚乡改高岚区,设立塘西乡,辖塘西、山背、双井三个村,隶属高岚区,乡长为习汉臣,乡公所设在孝义堂。同时,塘西成立了农民协会,首任农会主席为东头桂老,后新屋里春生和揭一继任。办公地点同样设在孝义堂。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半年,塘西村开始进行土改。先期开展土地权属的清查登记和阶级划分工作。阶级划分的依据是按照土改前土地权属的多少及生活生产状况。依次划分为地主、富农、富裕中农、中农、贫农和雇农。同期,我族在双井、南山、苑下以及仓下等购置的1400多亩祭田,全部无偿划拨所在村所有。在清查登记土地权属的基础上,1951年,开始将辖区内所有土地按人口均分,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

1953年,查田定产,土改复查,农业开始走合作化道路。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田土以几户或上十户合并,以组为生产单位,实行劳力互,助互补。我族塘房、西房各成立三个互助组,东头、新屋各成立四个互助组,洋屋一个互助组。互助组是集体化道路的雏形。

1954年,撤销互助组,成立农业生产初级社。

1955年开始,传统水稻实行稀植改密植,粮食产量有所增加。最原始的手摇有线电话接入孝义堂塘西乡公所。同年8月,国务院颁布《农村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对农村执行定产、定购、定销。由于受浮夸风影响,虚报产量,国家对我村定购定销数量过大,造成族亲家中缺粮,温饱难以解决。出现了吃糠饼,挖野菜、吃观音土充饥等现象。教训惨痛。

同年,塘西设立了公办初级小学,最早校址在孝义堂。7岁以上适龄男女儿童均可人学,每学期学费五角。教师由政府下派,工资由政府财政负担。但当时办学设施简陋,学习环境艰苦。

1956年,撤区并乡。塘西乡撤销,并入操场乡,成立高级合作社。习罗十任社长。期间,土地、耕牛等均入社,以生产队为单位(塘西分为五个生产队),进行生产劳动,集体统一分配。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农村彻底走向了集体化道路。中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造成我村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违背自然规律、违反科学的现象。

后边更多习氏家谱所载内容,欢迎联系我们。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