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祖根地--河南省淮滨县



蒋氏祖根地--河南省淮滨县

淮滨地处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中上游、豫皖两省交界处,南望大别山,北接黄淮大平原,四河四面环绕,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内陆县,享有“淮上江南”美誉。县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办事处),289个村民委员会,5个街道居委会,人口82万,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高质量脱贫摘帽。所辖期思镇位于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处,过去隶属固始县管辖,1952年8月设置淮滨县后划归淮滨管辖。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姬旦三子伯龄受封蒋国,建都期思境内。约400年后,楚灭蒋后于蒋国故地建立期思邑。为了纪念先祖,四处逃难的伯龄子孙相约以国为姓,从此天各一方。因此,史书有“蒋灭于楚而蒋姓出”之说。在今天的期思镇,还留存有西周蒋国故城遗址。该遗址于198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相邻的期思台地遗址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淮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淮上古城。1952 年8月,经当时政务院批准,淮滨正式设立,因濒临淮河而得名,是鄂豫皖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滨地域文化发源较早,西周时为蒋国,中华蒋姓起源于此。战国时为楚国期思邑,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被称为“清官第一人”的楚国名相孙叔敖就诞生在这里。淮河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境内有沙冢、半岗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期思蒋国古城遗址、麻里大港口等革命纪念地、期思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历史文化胜迹。

淮滨景色秀美、物产丰富,是一座生态绿城。淮滨位于秦岭—淮河重要地理分界线上,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降水充沛。淮滨四面环河,淮河干流横贯中部,洪河、闾河、白露河在县境交汇入淮,水系纵横,素有“百里画廊、梦里水乡”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商品油、弱筋小麦三大基地县,也是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和杨木基地县。淮滨风光秀美,景色迷人,这里有淮南湿地自然保护区、淮河绿色生态长廊、东西湖景区等自然景观,是典型的豫南水景生态园林城市,已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级卫生县城和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

淮滨区位优越、通江达海,是一座交通要城。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淮息、淮固和即将开工的淮阜高速连接大广、沪陕、济广、阜新四条大动脉,临近200公里以内有阜阳、合肥、武汉、明港等机场。淮滨港是河南最大内陆天然良港,是中原地区通往东南沿海的水运要塞,水运波及淮河、长江、运河三大河系,可谓“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物流港已初具雏形,328 国道、淮河二桥即将竣工通车,随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大力实施和“一城一区三基地”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 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日益凸显。

淮滨活力绽放,优势凸显,是一座产业新城。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家,产业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框架拉大到14.86平方公里。“一纺两造”(纺织、造船、酿酒及食品加工)主导产业集聚态势明显,淮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2019年,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在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排名中持续大幅攀升,从2016年的107位跃升到2019年的45位,三年跨越了62个位次,被中纺联授予“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 “中国针织服装产业转移示范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成功晋升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工业实现从无到有起步、从小到大成长、从弱到强飞跃,被称为“淮滨现象”。

近年来,淮滨县委县政府克服建县时间短、防汛任务重、农业基础弱、工业起步晚等诸多不利因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攀升,由十一五末的全省倒数,跃升到现在全省158个县区的第40位。先后荣膺全国双拥示范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等10多项国家荣誉称号,一个活力四射、跨越奋进的淮滨正阔步走向美好明天。

淮滨县委统战部殷海成供稿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