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迁入本溪县的第二次高潮



满族迁入本溪县的第二次高潮

一六四四年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但全国未能立即统一。当时关内农民军、明军、清军三种势力进行着激烈的角逐,连年战争,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农民尤为痛苦,难以生存,出现了大量流民。

与此问时,由于清军入关,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城堡废弃,上地荒芜。而对这种形势,清朝为巩固其后方基地,保卫盛京地区,一方面陆续派遣八旗兵丁前往驻防;另一方面,鼓励关内人民出关种地。一六五三年,颁布了招民开垦辽东授官命令(一六六八年撤销)。在这种形势下,大批汉人纷纷出关种地,并加入八旗,渐习满俗,成为满族的重要一员,形成了满族迁入本溪的第二个高潮。本溪县满族家谱记录了“第二次迁徙高潮”的具体情况:一六五一年,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汉人从海上或陆路迁往盛京地区,并加入八旗汉军(有的是内务府包衣汉军)。《宗谱录詹姓》记载:原籍小云南,于顺治八年(1651)奉诏,拨民来奉天省盖平县,后迁到辽阳,三世祖投奉天镶红旗佐领下注册。《王氏宗族谱书》记载:王氏出自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大王庄,系民籍。于清顺治八年(1651).始祖王秉忠弃吾(山东)迁辽,投入汉军正白旗第三佐领下喜纯牛录为壮丁,先居海城,康熙年间还辽阳,落户占地九十二亩。《屈氏族谱》记载:屈氏系山东小云南人。顺治八年,山小云南迁至草河城落广,入盛京镶兰旗,随伊将军当差。

《陈氏族谱》记载:陈氏原居山东登州府黄县,清朝顾治八年,越海至盖州(今辽宁省盖县)小米寨下船,入左翼汉军镶黄旗第三佐领下所管当差,后入草河城定居。现陈氏已成为草河城地区满族大户。

关于这次迁徙的原因,除奉诏者外,还有《王氏族谱》记载:父祖本贯山东蓬莱县人,“天人交迫,存济维艰”,不得已而离故居,迁辽阳落户本溪县。《谭氏族谱》记载:“始籍山东登州府蓬菜县之民。兹之灾荒,流寇侵扰,连遭岁歉,ナ室九空,天人交迫,不得已而舍故居。投瀛州,抵辽东故址居,创造启工筑室。”《高氏宗亲请册》记载:本贯云南,耕读为业,一六四二年地方不靖,“见他处犹轻,惟云南为甚,始避于山东登州府蓬菜,后因豪强聚重,虏掠良民,于是越海迁辽阳。

对于此次迁徙关外的汉人,编入八旗汉军的原因,《谱册》说:“当初地广人稀,非旗人不容播种,是以康熙二十二年(1683),入沈阳汉军镶白旗界三次领下,开占红册地”。《贾氏谱书》记载:木氏原籍山尔登州府莱阳县,在清定鼎之初,长支居于山东;次支、三支拨往关乐,占领土地,更姓贾氏,归于顺承郡王府阿立木牛录壮丁,后拨汉军沈阳镶红旗充差。《马氏族谱》记载:马氏原居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以家营子,清顺治十三年(1656),迁盛京城北。二世祖时奉命迁到辽阳城东大汤河镶红旗界观音阁(今本溪县小市满族镇),隶属北京内务府满洲正黄旗,当鱼差。《金氏家谱》记载、原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顺治十三年,迁到沈阳北,后又迁到本溪县小市落户,在内务府当鱼差。《张氏谱册》记:先祖本贯小云南,后迁山东。清初二世祖宗龙由登州府跨海至广宁(今北镇县),又先后迁居新宾县南杂木沟聂尔库、新宾县大背。四世祖兄弟三人迁居今本溪县泉水满族乡赛梨寨村落户。现在,张氏后代居住在赛梨乘寨、南甸满族镇马城子村、清河城满族镇东阳村等地。《田氏家谱》记载:原居山东,清初迁居汤沟(本溪县境)镶红旗碱厂居住。雍正四年入礼亲王府医六佐领下当差。

满族家谱中反映出的问题有:(一)在一六五一年清朝准许汉人出关垦荒种地,带来先进生产技术,本溪县的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至于一六六一年奉天府张尚贤陈奏辽宁荒凉情况,则是从安全方面考虑,催促朝庭进一步采取措施,与上列家谱记载,可以互相补充。尤其是一六八七年以后,出关的八旗人下与汉人大量增加,形成了开发本溪县的主力军。(二)汉人迁居关外后,为能受到八旗王公贵族和官员的底护,得以种田谋生,一部分投入于府庄田种地或当差,加入了满洲旗籍:一部分加入八旗汉军,俗称:“投旗”。入旗后,他们和八旗满洲同称旗人。不论是加入满洲八旗的汉人,还是加入汉军八旗的汉人,他们的大部分在与满族人民共同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三百多年里,在风俗习惯上和心理素质上逐渐与满族相同,终于成为满族的一员。这些人的大部分现都报为满族,并得到政府的承认。(三)由山东汪居关外的汉人,其籍贯有两种,一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后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从满族家请提供的线索来判断,所谓“小云南”及泛指山东蓬莱一带地方,并非现在的云南省地方。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