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堂号”作为寻根的方式,究竟靠不靠谱?



堂号一词,在早期是作为记录科举考生们考试时的名词,像在清代时,在经过县试、府试、院试的三级考试合格后成为秀才,府考时考取十名的人被列为堂号,此后,在一些大户人家的祠堂内,便可以在厅堂内看到悬挂书写堂号的匾额,匾额上写着“某某堂”。

寻根

像是古代的一些人在谈论某些家族的时候,就很喜欢用“某某堂”来称呼。因为古代同姓族人大多数都是聚族而居的,往往都是数世同堂,或者是同一个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久而久之,这堂号就成为了某一同族的共同徽号了。

而同姓的族人就会在某宗祠或者家庙的匾额上面题写堂号,所以堂号也就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表明着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除了这祠堂上面可能会有堂号,其实在家谱中“堂号”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寻根的时候,会将“堂号”放在第一位,认为只要姓氏相同,堂号名字一致,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根”了。

但其实不然,因为这就要讲到堂号的由来了,很多家族所使用的“堂号”,其实是跟家族当时所在的郡望相关的,例如张姓有一个堂号是“清河堂”,而大部分的张氏族人就会将这“清河堂”认为是张氏的总堂号,但是你查阅资料可以发现,“清河堂”的缘由,是源之于当年张姓郡望以清河居首,之后张氏族人在此建立了一座祠堂,因此就有了“清河堂”这个堂号,只是这并非是张氏的总堂号,而张姓其他的堂号与“清河堂”又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此外有些家族还会以良好祝愿,以祥瑞吉兆,以传统理论规范等等形式作为堂号的,还有就是在洪武年间的时候,当时朝廷是有比较严格的制度的,会要求每个家族修祠堂,修家谱,以便人口信息的管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族人丁也是越来越兴旺,可能就会发生一些刻意攀附权贵的现象。

可见,如果在寻根时,单靠堂号来寻根的方式,并不是准确且靠谱的,虽然堂号在家族中的意义重大,但也不能将它作为寻根的标准。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