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川平等·伊莘堂《李氏家谱》



李氏家谱函套

洛阳伊川平等·伊莘堂《李氏家谱

主编:李照民

开本:精装十六开

页数:1496页

版次:二〇二一年九月

印数:500(3册/套)

排版印务:锦秋文譜/中华家谱馆

电话:18595903344 18039297636

网址:www.jiapu315.com

李氏家谱封面

(《李氏家谱》封面)

平等李氏家谱续修序

己亥年春祭时日,偕族弟照民回南安祭扫老坟,谈起族谱续修之事,我有惊恐冒汗之感。因少小离家,一直在外埠工作,对家族之事还停留在“老坟在南安,祖坟在大莘店”的现有概念,对辈分的排列也只记得“福、延、善、庆,学、广、德、纯”八个字。盛世修志,家和续谱。尽管不懂,但我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组织编写过《洛阳市政府简志》的经历来看,续修家谱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艰苦、繁琐、任务量很大的一项工程。加之,照民弟又嘱我为家谱续修写个序言,梳理平等李氏家族的起源,我既感兴奋,又感压力,唯恐完不成任务而有失众望。

去年秋月,家族续谱组委会在莘店召开会议,安排续谱之事要,同时有幸到李氏祠堂祭拜了列祖列宗。并从宗亲手中借阅了清道光年间本族旧谱《李氏家集》的复印本,拜读数遍,初步加深了对大莘店李氏家族为“唐尧后裔”的了解。同时,为了弄清楚我大莘店李氏的根源及其来龙去脉,先后查阅了《新唐书》、《金史》及涉及老祖宗一些历史人物的历史踪迹和影响,经反复核实查对,初步理顺了大莘店李氏家族的历史轨迹。因李氏家族起源另文详述,特别是由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主修的《新唐书》对李氏宗族起源及李唐皇室的历史已有过详尽的官方结论,本序仅就本族李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致迁徙过程及重要代表人物概述如下:(一)先古时期,李氏出自赢姓。帝颛顼之孙生皋陶,为官尧时大理。其子孙历虞、夏、商,世为“大理”官,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诸侯和百姓皆怨恨。皋陶后裔有叫理征的人,直指纣王之错,劝其改正,纣王怒其致害。公元前1049年,51岁的理征之妻契和氏闻其信,带幼子利贞从殷墟安阳逃至“伊侯之墟”,既洛邑伊河之滨。因其饥饿难忍,食其附近李树上结的果实“木子”而保全性命。而后,母子二人辗转苦县(现河南鹿邑县)安居。为感恩“木子”这个李树上所结果实的救命之恩,改理为李。因此,李利贞为普天下所有李氏族人的得姓之祖,李树亦为李姓图腾。此后,历经传后十一代,中国道家学说创始人李耳诞生,于公元前604年迁居洛阳,为东周时期皇家守藏史,著有《道德经》,世人尊称“老子”,是李姓的重要代表人物。此后,李氏分出两支:一支是第二十六世李崇的子孙西迁至陇西(今甘肃临洮),为陇西房;一支是第二十六世李玑的子孙北迁至赵郡(今河北邯郸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三个房门。两汉时期,李氏族人逐步走向四面八方。我莘店李氏族人,应为陇西房一脉。(二)隋唐时期。第五十四世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生子李炳,早卒。其孙迁居甘肃成纪(今为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及平凉市静宁县一带)。虎其孙第五十六世李渊为隋朝唐国公,家居山西太原。隋朝末年,隋炀帝治国混乱,民不聊生,义军四起,战乱爆发。高祖李渊及其子第五十七世太宗李世民父子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与公元617年7月在山西晋阳正式起兵,11月攻克长安。618年5月隋朝灭亡,大唐朝在西安正式建立。历二十一帝,开创大唐建国289年的光辉历史。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李治继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徵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唐玄宗李隆基(第六十世)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的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宣宗的“大中之治”国势复振。大唐帝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时期,进贡国就有300余个。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上阳宫,他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712年登基后,勤于政事,拨乱反正,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一开元盛世。他生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六个儿子是李珙(730年-763年),原名李澄,其母为陈才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封为丰王。据旧谱记载,丰王乃是莘店李氏的直系先祖。安禄山叛乱后,丰王被授凉州都督,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使;以陇右太守邓景山为副使,兼武威长史、御史中丞、充都副大使。广德元年(763年),因受谗言被唐代宗李豫赐死。李珙故,其二子均被封为郡王。长子李佻为宗正卿、齐安郡王,掌管皇族事务;次子李仙为鸿胪卿、宜春郡王,掌管朝祭礼仪及外事接待等事务。唐朝末年,朝政腐败,藩镇割据,宦官当政,连年灾荒,赋役繁重,人民困苦,黄巢军与中和元年(881年)攻陷长安,除禧宗带少量近亲迁往四川外,少部分唐宗室人员逃亡各地,大部分被黄巢军杀害。公元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李晔迁都洛阳,为篡位杀尽唐朝宗室人员,立唐昭宗第九子李机为帝,907年李柷被废,次年被害。后历经五代十国时期,李氏皇族人员隐姓埋名,散居各地。(三)宋金时期。宋初,国家为宋、金、辽及各小股政权分治时期。大唐宗室后裔有一李姓后人,隐居在山西河中一带,有号逐翁者,其族人练武防身,技艺超人,先后几代曾任金朝金吾卫上将军,时号称“李金吾家”。到了李献卿、李献诚、李献能、李献甫四兄弟时,他们弃武从文,先后擢第,世称“四桂堂”。献卿、献诚、献甫为长门之三子,母亲为梁氏,河北赞皇人,其父无考。二门生独子献能,父母无考。李献卿,字钦止,号定斋,泰河三年进士,大致在1049年-1056年任广西柳州知州,在1056年-1063年间以正七品职方员外郎任四川阆中知州。李献甫(1195年-1234年),字钦用,宣宗兴定五年进士,曾任庆阳总帅府经历官,以功迁镇南军节度使。金末,随金哀宗到蔡州,阵亡。李献能(1192年-1232年),字钦叔,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应考特赐词赋进士,在廷试中,高中进士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正大末,以镇南军节度使副使充河中帅府经历官,大元兵破河中,奔陕州、行省以权左右司郎中,军变遇害,年四十三。李献诚,字钦若,宋政和中(1115年-1117年)在金举进士,其子为河东运使,失其讳,为大莘店李氏后裔直系先祖。(四)元明清时期。金国蔡州沦陷,国亡。“四桂堂”之长兄献卿弃官回河东蒲州原籍,后代状况无考。献能、献甫二公均阵亡,仅剩献诚公一脉传递,其子为河东运使,名讳无考。后因朝代更迭,子孙从山西移居河南钧州(现河南禹州市),后代有祖讳汉臣者,长期从山西贩盐到河南等地,因遭遇“故元之乱”,被困夏县,后举家定居山西夏县。元朝末年,以红巾军为主力的农民起义军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地位。红巾军1357年打进山西运城地区,为避战乱,始祖端,号二翁,携家迁居嵩县神阴乡(现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原称大莘店)。端公为本支李姓移居莘店后的第一世,即“始祖”。终使我李氏得姓于伊侯之墟,又最终定居于伊侯之墟(指洛阳附近的伊河之滨)。自入籍嵩州后进入明朝,李氏家族得以枝繁叶茂,名人辈出,子孙相继。四世公兴,明朝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第三甲26名,先后任冠县、邹平县县令,后任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直隶阅马政。五世当公,兴公第五子,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人,任真定府推官,后擢升汾州知州。六世臣之公,兴公之孙,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第三甲211名,任章丘县令,治县有方,为政明仁,升任武昌府同知(副知府)。七世公蛟祯,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第三甲名,初任长垣知县,继升任户部清吏司主事,又迁本部员外郎,从五品。差督湖墅关,后升任岳州知府。明朝时期,族中各支门相互团结,劝学精农,家风宜厚, 礼仪互敬,忠孝崇贤,原谱中已有多现,不再一一类举。到目前小计,我大唐李氏后裔莘店一脉, 主要分布于洛阳、南阳等地,重点聚居在伊川县平等、古城寨、宋店; 洛阳高新区丰李尹屯;嵩县南安、九皋、闫庄、库区;汝阳县蔡店;栾川县秋扒; 南阳蒲山等地,总人口五千三百余口,一千余户。如今族人在各地安居乐业,代代新人茁壮成长。随着家族人口增长,平等李氏急需明确一个堂号。经众族亲议,平等李氏为“伊莘堂”。

李氏家谱书脊

(《李氏家谱》书脊)

李氏家谱封底

(《李氏家谱》封底)

国家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我李氏家谱从明代起已先后进行了七次续修。由于年代久远,战乱频繁,族人所存资料不足,给如今再次续编带来不少困难。这次编续,族兄厚生任编委会主任,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许多棘手事务,督促进度,带头捐献,募集资金;族弟照民任主编,组织策划编写具体事务,任劳任怨,不计得失。所付心血最要;族居地莘店相关首事出人出力,收集资料,翻译古文,倾力付出;各村首事往返各地,进村入户,登记造册,填写资料,催收捐款,费尽心血,家族成员踊跃参与,积极拥护,出现了许多光祖耀宗之好事。这些都是大莘店李氏家族之幸事!在此,谨向族内长辈及各位宗亲表示诚挚谢意!

由于时间紧,人数少,资料来源不足,编辑量大,尽管大家做了很大努力,在史料收集上进行了一些补充,理顺了一些继承关系,但难免还有许多遗憾之处。特别是唐宋时期、宋元期间的先祖信息不明;因距上次修谱时间较远,迁居到安阳、商丘、汝州等地的部分宗亲未能联系上;因上次续谱实行谱名制,入谱人员的名字与实名不一致,导致车村孙店、栾川潭头、汤营、九皋油坊沟等支门,原旧谱上有的人,现在找不到,如此种种。这些都需在今后继续查询,以便在下次续修中逐步完善。

总之,修吾家乘,继传后世,此吾辈之愿也,是为序。

公元二O二0年庚子年夏六月

十九世孙庆绍(留章) 谨识

李氏家谱内页

李氏家谱内页2

(《李氏家谱》内页)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