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印鲜为人知的福建.蓆湖营巨型《吴氏族谱》 



树有根,水有源,国有史,家有谱,名虽异,理相同。家谱可以明辨世系,尊祖敬宗;寻根留本,承前启后;敦祖睦族,凝聚血缘;治国齐家,教化子孙。亦是吴氏家族传承历史和问祖的凭证。

(蓆湖营航拍图)

福建客家连城蓆湖营吴氏家族自唐朝末年(约公元850年)十七公迁徙至此,已有近1200年的悠久历史!经过不断的走访寻根,目前可以往回溯源1200年到十七公,溯源1300多年前到清流肇基祖锦祥公,溯源2700年到季札公(延陵衍派),溯源3300年到泰伯公(吴氏得姓)。

此次重印,在多方对比筛选后,已选定了锦秋文谱为族谱重印合作机构。合同已签订完毕。目前族谱重印工作己进入修图、拼版阶段,农历12月底可以交付第一稿校对。《吴氏族谱》重印材料采用了市场上火爆的防腐防潮、经久耐放的一级薄宣纸印刷,一函两册,封面采用了仿古绫绢布设计,装订方式使用了古式线装,六孔装订及包角工艺,从各个细节都体现了延续与传承的精神意义。

从《吴氏族谱》中可以看到,商朝初年,泰伯公、仲雍公开创吴姓一氏,至十九代,季札公分创延陵衍派,世居苏州梅里;延陵四十四世祖“秀(锦祥)”因故南迁至福建清流铁石,繁衍至第7代,文剡、文郗、十七三兄弟外迁,约定逢湖则止,十七迁至连城蓆湖,始创蓆湖营“圆墩堂”繁衍千年,目前现居住蓆湖营的“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后裔数千人,迁徙海内外裔孙数不胜数。

(《吴氏族谱》世系)

始于开元二年逐修至1918年的族谱,比较完整记录了蓆湖营吴氏家族这3000多年的历史渊源。一套族谱20册,每册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的一个字作每卷字号实属难得一见、独树一帜。

《吴氏族谱》,在文革期间已损失殆尽。目前蓆湖营内珍藏的1918年族谱,已知其中第一卷已经破损缺失了一部分,其他卷也有部分破损,已然是残本了。

(《吴氏族谱》残本)

如果此套族谱进一步损坏,那蓆湖营的历史可能没入历史的尘埃了!这一认知好像在吴氏家族的心里打开了一扇大门,眼前一片光明。因为他们深深的知道,祖先是在要后代为家乡做点儿好事了。经多位乡贤和有识之士商议,考虑重修族谱工作繁重,目前条件尚不具备,但可以先聚焦于现有族谱的抢救保存。经多方走访,获知蓆湖营迁徙宗亲还完整保存了一套《吴氏族谱》可作为此次重印的蓝本。这部族谱经过风雨沧桑,能够完整传承下来,真是个奇迹,前辈为此付出努力功德无量!

(唯一的《吴氏族谱》完整版)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重印《吴氏族谱》,旨在使吴氏族人牢记吴氏渊源,谨守“忠信孝廉,仁义勤俭,耕读不厌,诗书传家”之家训,不忘先祖遗训,不负先祖期望,光大吴氏家风。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