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存河《王氏族谱》编修完毕



(《王氏家谱》封面)

国有史,里有乘(sheng,一般史书),存史可知古今,修乘以明衍变。序谱以辨世系,昭亲疏,别长幼,万物本乎天,人伦本乎祖,慎终追远之道上古而今也。亲家睦族,继往开来莫善于乘。水犹有源,木犹有本,敦本溯源,世之通理,乃为人子之道之至观也。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元代著名学者柳贯曾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诚曾言:“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余与仲科乃同窗好友,其性温和平易、办事认真严谨。近闻其为家族修撰家谱,尽阅《静宁县志》、《平凉府志》诸书典,行于山川陡屲,寻访族人遗迹,聆听长者记述。拜读其撰王氏家族略传、地理概况、姓氏起源、人口分布、族规家训、世系图谱等,叹其考究详实、内容清晰,确属不易。亦听其述四世辈众兄弟之团结、之聚力,可亲可敬、可圈可点,上行下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为后代树立榜样。

初稿既就、即将付梓,以斧正姿态适吾,望撰序文,余欣然允诺。兴阅之后,思绪万千,饮水思源,知本弘远,王氏家族理当汲取其先祖之优良传统,读者明于心,耕者勤于劳,互帮互助,协作团结。

唯望王氏后裔,秉承先祖遗德,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诗书继世,悌力田,承前启后,世代绵远。

是为序

2022年仲夏

(《王氏家谱》书脊)

(《王氏家谱》封底)

古今名人论家谱

司马迁论谱

原文: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慒人不知祖何异禽兽。

译文:谱牒,是一个家族的史册,史册就是国家的谱系,如果不修谱,那么长幼次序就混乱,世系渊源也不清,一个连祖宗都不知道的人,这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注: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欧阳修论谱

原文:言辞之为言簇也尚夫聚而有别姓之为言生也本其共所自生氏之为言示也示其所自分别其聚原其生究其分此谱所由作也。

译文:族的解释,就好像是蚕作的簇,虽然取在一块而又是个别的。姓就可以解作生,它的本源就是生。氏就解作示,是指它是怎么样分的,为了要辨别它是怎样相聚,追溯本源是怎样生,考究它历来分支的情况因此就要修谱了。

族有谱牒,则人之所出,知所出,则知尊其祖,知尊其祖,则知爱其身,知爱其身,则慎行修身,自不容以不懂,非徒以昭姓氏,序昭穆,别亲亲疏同异而已也。

注: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文天祥论谱

原文: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实事犹谱以序昭穆。

译文:家族有谱牒,好比国家有史册,国史记载的是实事,就好比族谱序昭穆一样重要。

注:文天祥(1236—1283),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程子论谱

原文:管摄天下人心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明谱系立宗子法又曰宗子法废后世谱牒尚有遗风谱牒废人家不知来处世无百年之家骨月无统虽至亲变薄也。

译文:管理和统一人的思维、树立纯朴的风俗,使人不忘记根本,就要了解族谱的世系和建立宗子的制度。又说:如果宗子的制度没有了,后辈子孙还有谱牒可以查,谱牒没有了,这个家族就不知是怎么样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一百年不分散的家,这血统的情谊若没有族谱来维系,这至亲的情谊就慢慢地会冲淡了。
注:程子,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苏洵论谱

原文: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谱牒者亦立言之一端也又曰人家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又曰三代不修谱为不孝苟世世修之则无混认之失矣。

译文:第一是要建立高尚的德绩,第二是要有不可磨的功绩,第三是要有可以垂法后世的言行,谱牒也有立言的一面。又说:如相隔三世不修谱,就等于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又说:如过了三代不修谱,就可以说是对祖辈不孝。能挨次按时的重修,就不会犯紊乱派辈的错误。

注: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


(《王氏族谱》世系展示)

编修人员

倡    议:王金荣  王仲科

顾    问:王敬荣  王金文  王金荣

主    编:王仲科

责任编辑:王敬荣  王仲科  王发荣

采编整理:王敬荣  王仲科  王  倩

校    对:王仲科  王瑞锋

封面题字:李雪峰

封面设计:王仲科

摄    影:王仲科  王满荣  王祝喜  王  铎

图    表:王港复

(《王氏族谱》彩页展示)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