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家族简介



巴氏家族简介

前言

近几年来寻根问祖之风盛行,一些海外人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访祖地祭奠先灵,有关部门则顺势倡导鼎力相助,此风教人敬祖。育人从善,促人孝行,无论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大有好处的,真可谓善莫大焉。

巴氏家族源远流长,先人之中,既有武功超群威震海内的武将,又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人,有名齐仲景妙手回春的名医,又有善于辞令,乐善好施的贤哲,真是英才荟萃,人才济济,遗憾的是先人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不见经传的居多,在我国史册上更难查询,我巴氏家谱早已失传,许多遗闻奇事只能从老人口中获得,但既能多代流传至今鲜活不衰。足以见其不是空穴来风。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可信的,现在我不思浅陋,将其整理成册,作为我向同族者献上的一份薄礼,亦可作为启迪后生研读我民族史的引玉之砖。

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朽年提笔更觉力不从心,虽勤之勉之,谨之慎之,亦难如君意诚惶诚恐,不吝赐教。

巴氏渊源

看今朝蒸蒸日上。忆往昔宠辱不忘,由此追溯到我们家族的久远,先人们既有英雄的壮举,又有更多的困惑,有些还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据老族长生前传述:吾原籍荥泽,祖籍乃禹县南巴庄,先祖巴汝宏,相貌堂堂,文采超群,刚正不阿,所生四子聪明俊美,好学善良,事事顺心,举家欢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先祖因朝廷追究一桩重案受到牵连,似有犯上作乱之嫌,满门抄斩之罪,虽属冤案,但要昭雪势必登天还难,消息传来府上一片混乱,一发千钧刻不容缓,此时,先祖心乱如麻,思绪万千,他临危不惧做出决断“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首先先祖在茔地埋一 空坟作为替身之法,而后毅然带领两个孩子逃出家乡,留二子侍奉高堂,不想先祖离开故居,遥无归期,屈指算来一十四代未曾还乡,直至1998年,我巴氏家族才开始投宗认祖,互相往来,宗亲相见,悲喜交加,感慨万千,此乃后话。单说先祖带领两个孩子逃出家乡有亲不能投,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未找到安身之处,不觉满目凄然,忽一日来至温集先祖略受风寒,在此稍停数日,发现这里民风淳朴,人心善良,遂在此安家落户,先祖经营有道,治家有方,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几年时间即置买地800余亩,(现有巴家过道为证)。

此后几经周折又迁居齐庄,齐庄成了巴氏子孙世代居住的地方,也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它南有丑河,北有滍水。似两条青龙奔腾东去,汇流于下石桥村,村子东北有龟山,西北有鱼山。高高矗立在滍水南岸,阅尽人间春色,中间是千顷良田,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先祖一眼就看中了这片沃土。遂迁居此地,安居落业,休养生息,并立下家规:诚信为做人之道,勤孝为立家之本。数年后生意兴隆,牛肥羊壮,五谷丰登,财源广进,自此巴氏家族日渐兴旺。

先祖巴汝宏之长子名玉池,玉池生一子名廷文,继一子名廷选,那么廷文和廷选的儿孙是谁呢?因年代久远,中间传人已,失去记载,他的后人现有:巴玉富,巴保成,巴建功及其子孙。

老三门的来历

先祖巴汝宏之次子,名玉昭,玉昭生一子名廷壁,名医廷壁生三子。即长子喜孟,次子喜孔,三子喜贤。此乃老三门之来历,在历史的长河中,长门喜孟的后代和三门喜贤的后代或因时代动乱,或因水旱灾害,所以这段家史已失去记载,现如今长门之后有巴全,巴淘气,巴怀荣,巴怀芳,巴栓榜,巴四元,巴希中及其子孙,三门之后有巴五营,巴松山,巴聚良,巴聚成及其子孙。

老九门之由来

老九门原是老三门的一个支脉,是巴喜孔的后代,喜孔单传一子东鲁(名医)东鲁生二子,长子全孝,次子全德。次子全德无后。长子全孝生九子,三女,十八孙。九子:良,举,顺,方,宽,禄,尚,克,吉。十八孙:念章,典章,孟章,文章,同章,应章,钦章,金章(耀章),玉章,万章,灿章,魁昌,魁耀,在朝,曾朝,奎忠,奎壁,奎喜。当时巴全孝家族已是财源广进,人丁兴旺,子孙中人才辈出,其中有两个武举,两个秀才,两个贡生,在乡邻之间独领风骚,交往中多是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声誉越来越大,亲朋好友也对此赞不绝口,日月交替,流传至今即所谓的老九门。

回顾先人功德

齐庄这块沃土,养育着勤劳的巴氏家族,他们勤奋劳作,创造了光辉的业绩,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壮举为后代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巴全孝字端元生于乾隆26年归真于咸丰元年他精通医术内外两科有药到病除之方起死回生之术闻名远近患者络绎不绝。有一次先人巴全孝为买土地一事去汝州打官司,发现衙门一片混乱,打听方知州官老娘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后经衙门伙夫推荐巴全孝前去诊断,因其衣着简朴,遭众医生鄙视,但先人不以为然,给老太太切过脉后开了一药方,并胸有成竹的说:“喝完药后不出一个时辰病情就会见轻,病人即会进食。”果不其然,天将黑时老太太清醒过来说要喝汤,州官大喜,众医生则面面相觑,悄悄退出,州官感激不尽,以上宾相待。次日先人的名字传遍全城,后先人要走,州官挽留不住,遂以黄金白银酬谢,先人分文不要,州官无奈亲派人马把先人送回家中,老太太告诉先人公文已到,官司已经赢。尔后州官又亲临府上送一金字红匾,上书“扁鹊在世”四个大字,自此巴全孝名声大振。先人巴全孝一生朴素,克勤克俭,治家严谨,教子有方,他天资聪明。喜诵诗文,虽未游畔名列,诚信经营田地,一生中置买田地50余顷,建造楼房20余间,其他清堂瓦舍不计其数,成为一家名门大户。

三门“顺”之子巴魁武,巴魁聚。兄弟二人身高八尺威风凛凛,两臂有千斤余力,用一把大刀重240斤,刀法精炼,武艺高强。中为举人。名扬四海,门前放有二块制石,每块重480斤,专为举人练功所用,练时巨石在浑身上下翻腾如同玩花一般,后兄弟二人会师京都,巴魁武被主考官看中内定为武状元,不幸在练武时臂膀扭伤,造成终身遗憾,虽未及弟,但已誉满京城,举人门前树立四根旗杆高二丈有余,上有斗篷。举人虽为武将,但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待心宽厚,深受乡民爱戴,卸甲归田后常跟佃户一起出门卖粮。一次举人出外卖粮,车行李河店,过桥时遭一群恶棍的讹诈,举人好话说尽均遭拒绝,无奈动手还击,恶棍哪是对手,一时被打得头破血流,跪地求饶,加上此地县令是举人年兄,这些恶棍都受到惩罚,还在桥头立碑纪念,上书:“举人巴魁武到此一游,并为本县惩治恶徒扫清孽障,为表本县敬意,特立石记之,即日起私桥改为官桥,来往客商过桥一律免收桥钱,违令者严惩不贷,县令张守义立”从此道路畅通无阻,路人皆大欢喜。

越明年举人和佃户又一起外出卖粮食,当行至上蔡县地界,天降大雨,大路积水,旁边小路可以行走,当地老乡怕庄稼被撵不让通过。举人说我只用一个车轮便可通过,绝不撵坏庄家,当地老乡想看个究竟就同意了,这时牛把式已做好准备,一个车轮走在小路上,另一个车轮由举人一手拎起来,很快牛车就过去了,老乡惊呆了,大喊英雄放下,并跑上前去赔礼道歉,连声说“佩服佩服”这时当地乡绅陈思友和一群当地老乡也闻讯赶来,他们把举人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想看看这位英雄,陈思友把举人请进家中并设宴款待,两人情投意合,彻夜长谈,结为金兰,而后又为举人树碑立传,碑文中写到:“武举巴魁武押粮车行至上蔡地界,路过庄稼地小路,单轮行车田苗无损,留下千古美名,百姓敬慕特立石记之,上蔡乡绅陈思友立”。

巴星辉号星老,七门“尚”之子,巴奎喜号奎老,八门“克”之子,二人是黉门秀才一代文人。品貌端正,学识渊博,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谦虚谨慎,做其事而不露其面有其功而不扬其名,其文章写的特别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笔锋犀利入木三分,若论其理来见解独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称得上一方才子。

秀才巴星辉晚年时,已闭门读书研究学问,一日忽见少妇求见问其来意少妇泣不成声哭诉不幸遭遇,并要秀才为其写一状纸,请求县长准予改嫁,秀才深表同情,当下应允提笔写一诉状交于少妇,少妇来到县衙呈于县长,县长展开状纸,只见上面写到:“民妇贾氏,乳名云霞。今日斗胆叩禀于大老爷膝下,奴福浅命薄,祸从天下,17嫁,18寡。翁小叔大上无婆母,叔无成家,叔嫂无缘,门向相望,虎视眈眈,居心叵测,小女子寝难安,食难咽下如履薄冰,坐如针扎。县太爷,你说该不该嫁。”县长连声说道“该嫁,该嫁”。

秀才巴魁喜至晚年时,除每日读书练字外还谨守拜功,一日秀才正当前去礼拜,忽听门前有哭泣之声,赶紧上前问过,原来是位老汉在痛哭,姓李,家住洛阳,秀才好言相劝,并把他让进家中说:“如有危难之事愿意帮忙。”李老汉方才断断续续说出真情,原来洛阳城里住着赵、李两家,赵家有一公子,李家有一千金,同时考上大学,天长地久倾慕相爱,一日二人放学回家,天气将晚荞麦地里做出了男女暧昧之事。回家后赵公子身染重病,自知难医治,遂向其父道出实情,不久便一命鸣呼,赵家一张状纸,以阴奸治死人命罪,将李小姐告上法庭,法院感到案情重大,把李小姐判处死刑,秋后处决,李老汉更觉女儿蒙冤受辱,发誓要为女儿雪耻鸣冤,怎奈赵家状纸写的高深莫测,无人能够驳倒,李老汉告到最高人民法院也无济于事,最高人民法院下了最后通牒,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说到这里,李老汉已是万念俱灰,声泪俱下,秀才微微一笑说道,此小事一件,李先生不必心急,待我写一诉状保你女儿无罪释放,遂提笔写道:男则阳也,女则阴也,试问阳痿不起阴奸岂能致死人命乎?由此而论赵先生所谓阴奸治死人命之论,实乃妖言惑众之谈,还大言不惭,怎不叫天下人耻笑。赵公子枉为大学学子,道德败坏,殃成大祸,咎由自取。其父丧尽天良,诬陷他人,居心何其毒也。今赵公子自食其果,死不足惜,不须连累他人,大人乃当代青天,明镜高悬,定能为民伸冤秉公断案。李老汉接过状纸,复又连夜兼程赶回高级法院,递上纸状,庭长看后提笔批示到:在压三月无罪释放,遂问属下:“李小姐在押多久。”属下说:“3月有余”,庭长连连说道:“马上释放,马上释放”。

李老汉把女儿救回家中少住数日,即和女儿一起看望秀才,感谢他对女儿的救命之恩,秀才满心欢喜和李老汉屈膝长谈,并把李小姐认为干女儿从此两家往来平凡关系密切。

巴焕章,号焕老(六门“禄”之子),生性豪爽,胆略过人,上山敢打猛虎,下海敢伏蛟龙。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堪称一代豪杰。

巴贞元,号铎老(九门吉之孙),巴玉玺之父,人称巴善人,他一生行医,乐善好施,与世无争,穷人看病分文不取,他除病痛于水火,救命于狂澜,为千家万户排忧解难,使即将破碎的家庭重新得到团圆,此举非一日之热情,乃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百里之内百姓多得其恩。被乡邻传为佳话,祈求真主,让巴善人进入永久的乐园。

巴福庆乃巴老六之子,巴耐芝之父,行武出身,身高六尺有余,膀宽腰圆有三国战将赵云的威风,他驰骋于疆场之上,有克敌制胜的勇气,纵横于中州大地,有盖压群雄的威严,闯荡于江湖之中,普天之下任君行,不计前嫌,有大将之风范,他一生戎马生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在民间传为美谈,1943年。国民党第13军团驻扎在苗圃,经常骚扰乡民弄的乡民鸡犬不宁,有一天有一连长带领一班士兵又来我村派粮食,正赶上巴福庆回家,他衣着少将服装腰跨战刀,把一连长及其士兵打的头破血流,抱头鼠窜,齐庄村又逃过了一劫难,1947年正当国共两党处于犬牙交错之战,我方是解放区,许昌是敌占区,我村有乡民巴照,巴景玉,堵志田三人前去许昌卖姜被国民党军队扣押,并连夜审讯逼供,严刑拷打,最后被屈打成招定为共产党探子,由敌连长带领一排士兵,压至郊外活埋,也是他们命不该绝,绝地逢生,远远看见巴福庆身着中将服装和几个散兵游勇正在公路上,三人同时哭喊起来,巴福庆一看是自家兄弟,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扑上前去打跑了押送的连长和士兵,并报上巴福庆的名字,特务连长告到专署,巴福庆说:“也别说一个小小的专员,就是省长刘茂思,我也一样见。”第2天巴福庆觐见专员,握手言好,了结了这场官司。

巴增元,字寿亭(八门“克”之孙,奎喜之子)生前被尊为巴氏族长。他一生行医,做事认真,崇尚先贤倡导礼仪,他举止文雅超凡脱俗,深受族人尊重,他热衷于家族事业,特别是为家族创立字派,使其由混乱转为井井有条此大功一件,他创立的字派是:

元玉民世清,

德长庆兆祥。

兴宜保齐本,

永正传子昌。

巴玉贵早年参军在部队英勇杀敌,屡见奇功,一步步被提升为团长,解放后转业到地方,深受上级器重,后担任南疆交通厅长,他一生清白不谋私利,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巴氏先人中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星转斗移,潮起潮落,世道变迁,巴氏家族已有15代,发展人口(齐庄加巴庄)3000余口,平心而论,巴氏家族能有今天确实不易,望珍惜为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现如今太平盛世,80后人一定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迹,光宗耀祖,迎来灿烂的明天。

齐、巴两地的巴氏族人在巴国松的倡导下,为使两地的族民辈分不再混乱,由两地族人代表商量重新编写了字派供齐巴两地族人统一使用共20个辈字:民君家业兴,川水润田丰,勤尚齐敬举,子友同步升,并用同样的内容开两块石碑。分别立在两地的清真寺内。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