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李氏族谱》二〇二二年(壬寅)第六次编修



新乡李氏封面

谱叙

树高百丈终有根,水流千里不绝源。人生在世不能忘记根本,编修族谱即为溯根清源。

李氏为当今天下第一大姓,支流众多,分布广远。然吾李氏一支,按初次族谱记载,始迁祖李楚字葛生,原系应天府人士,是为秀才,且文武并举,安止两施。于1580年前后(明万历年间),由南京水西门,屯田至阳武县黑洋山地方西李寨西正保二甲。以教官为职,始立家室,创业垂统。1700年前后(清康熙中期)六世祖李自全从西李寨迁居新乡县新庄,安家立业,繁衍生息。1822年(清道光二年),九世祖李文玉第四子李遂,自西李寨迁至新乡北二十里戒海村。在此前后,十世祖李华自西李寨迁居毛家滩;十世祖李思之子李魁元自西李寨迁居吕家庄。1890年,十四世祖李春泉自新庄迁居商丘市闫集镇......不完全统计,现今我吾李氏一支在世人口已经达到2900余人,从十四世『春』字辈至二十二世『祥』字辈跨九个世代,可谓家族昌盛,子孙兴旺,枝繁叶茂,源远流长。

吾李氏族谱始修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距始祖李楚迁居西李寨已三百余年。在此期间,族人或散居周边,已无籍可考,或断代记载,世系不详。初谱问世乃天大好事,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27年(民国十六年)、1955年、1985年,先人又四次分别续修族谱,在敬宗孝祖方面率先垂范,可歌可泣。因而,我们时隔三十七年,第六次续修李氏族谱还能有什么微词呢?

本次修谱坚持『遵守法纪,求真务实,时代特色,继往开来』十六字方针,当代族人信息采集,以身份证为基础,绝不因循守旧。男女平等全部入谱,且可向上追记一两代。只要信息准确,能录尽录。对历次谱载内容,确认谬误者再改错补漏。庆幸的是,这些方面的进步和发现,我们努力做了且均记载入谱。至于谱之是非优劣,那就任人评说吧。

十七世高建

二0二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新乡李氏族谱》封面展示)

祖茔碑考

西李寨吾李氏祖茔,至今仍保存有五座清代石碑,虽经历二百年左右风风雨雨,但基本完好,字迹可辨,是我们这次编修《李氏族谱》重点考证内容。

一、①明故处士五世祖李同信与妻合葬墓碑,②明故处士五世祖李君平与妻王氏,李君济与妻刘氏兄弟二位墓誌碑,③明故处士十一世祖李有成与妻合葬墓碑。三座碑均为清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二月二十六日建立,迄今为止275年。

二、七世祖李炳与妻苗氏合葬墓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丙申桐月(三月)建立,迄今246年。

三、九世祖李文玉与妻赵氏合葬墓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孟夏月(四月)建立,迄今114年。

(《新乡李氏族谱》老谱影印展示)

五座碑刻考证,有三处重要发现:

1、五世祖李同信碑明载:其孙为李景李行二人,而各谱本中均记载李景行为一人,实乃谬误。故正之。

2、五世祖君平君济碑上明刻:君平有孙五人,而历次谱仅记四人,核对发现缺李太未列入,需补之。另君平玄孙为八人,历次谱本仅记五人,李文玉、李文斗、李文辅三人没载,故一并补录。

3、九世祖李文玉碑原文:『吾始祖讳楚字葛生,本南京水西门应天府大槐树人也。』『葛生』字号在历次谱本中均未显示,故补之。

4、九世祖李文玉碑原文:『我十世祖李遂至道光二年,饥饉渐瑧,就食于新乡县北,距城二十里戒海村。』由此确定尚介村李氏始迁祖迁居时间为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故补之。

二0二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新乡李氏族谱》世系展示)

(《新乡李氏族谱》彩页展示)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