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原阳县阳和街道办事处
安庄村唐氏家谱
主编:唐学州 副主编:唐凯锋
监制: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
开本:线装十六开大阔本
页码:一百一十二页
电话:18595903344/18039297636
地址:www.jiapu315.com
纸张:一级宣纸
版次:二〇二二年十月第一版
印次:二〇二二年十月第一次印刷
序言
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我是谁,我的祖根在哪里?每个人都会问相同的问题。在历史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家谱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族谱既利于后辈寻根问祖,缅怀先人,继承传统,又有凝聚人心,敦亲睦族、促进感情的作用。而且通过族谱的传记,可以知道先辈们开创基业的丰功伟绩,历经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迎难而上的生活勇气,对子孙亦是一个良好教育,能激发后人从小励志,学习先辈的榜样。
水有源,树有根,溯本思源,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而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这正是修订编写家谱的目的。
据先辈口传,我原阳县阳和街道办事处(原葛埠口乡)安庄村唐氏是由新乡附近迁于新乡县八柳树村,两年后又迁移至现址。始迁祖辈与不毛之地,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创立基业,开枝散叶,才有现如今我们唐氏一族的局面。但是由于代远年湮,祖上所传谱系早已遗失,以至我族世次不清,辈份不分,长幼不辨,各行其是;而且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族人将会奔赴全国各地,长期以往,恐子孙后辈不知其祖,散落在外之人不知其根,我唐氏一族何复存焉?目睹这样的情况,我深感痛心疾首,内心如热油煎熬,故而倡议编修族谱,幸得我唐氏先祖庇佑,经我唐氏族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得以圆满完成。此举弥补了我唐氏家族没有族谱,没有统一辈份的一大遗憾,完成了祖先想完成而因条件所限没有完成的事,上可告慰烈祖烈宗在天之灵,下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唐氏族谱的建立是对全体族人的历史记录,也是对族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因此,今后在子孙起名用字上,不是这个辈份的一定不要使用这个辈份的字,以免大家耻笑,骂其不忠、不孝、无德、无良,大家理应认真对待。
家谱的编修,对昭示先辈创业之艰辛,告知族人后人,我们的血脉至亲在哪里,都将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也提高了族人的自身素质,增加了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无论为官、经商、从工、务农,还是处在山南海北,都要秉承同根同祖,加强团结、互相扶持,为追求明天美好人生而携手前行。
这次修谱是在唐学州的倡议和号召下,众人搜集,凯锋整理,交由郑州“中华家谱馆”完成的。为了完善族谱,学州、玉河、书林、学林、学峰、发展、凯锋等人数次到新乡的唐庄、孟营寻根觅祖,走访多位年近九旬的唐氏老者,无果;书林又到县图书馆找寻《县志》,也到民政局的地名办查询,终无果。
编修族谱是一项复杂、细致而艰巨的宗亲系统工程,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此次编谱,得到全族宗亲的积极支持,鼎力相助,收集家族资料,也充分体现了“血脉相连、心心相依”的宗族凝聚力及亲和力。本次初编家谱在排版上采用最新格式,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章节目录排列有序,谱系本源能详细记录所有的内容,书的后部分谱系本源预留空白页,方便后期子孙继续添加填写。
编修家谱既正本清源、缅怀先人、启迪后代,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更能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认真对待,古人云:“三世不续谱,视为不孝”,望后世族人们及时续写族谱,为延续我唐氏家族的谱牒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我们铭记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的文明,为家族的明天创造更大的辉煌。
唐学州 敬撰
唐氏家谱编委会成员
倡 议 者:唐学州
会 计:唐玉河
外 联:唐书林
执 笔:唐凯锋
搜集成员:唐学林 唐学峰 唐发展
主 编:唐学州
会 计:唐玉河
外 联:唐书林
编 纂:唐凯锋
编 委:唐学林、唐学峰、唐发展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