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姓家谱网 丁姓宗亲网 丁姓家谱族谱简介 丁姓简介



丁姓家谱网 丁姓宗亲网 丁姓家谱族谱简介 丁姓简介

丁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始祖为丁公伋。丁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77位,当代丁姓的人口已达到576万,为全国第48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3% [1] 。著名人物有东汉经学家丁鸿、丁恭、明朝画家丁云鹏、清时有丁宝桢、丁日昌、丁汝昌等。起源演变

  源出一

  第一支见诸于《姓氏考略》。 [2] 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有了丁姓的诸侯。但这位丁姓诸侯的详细情况﹐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①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3] ②源于周朝遗民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周朝封遗民微子启于宋(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一带地区),建立了宋国,世人称其为宋丁公。

  源出二

  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于姜子牙一族。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 [4] 等资料记载,丁氏源出姜太公之子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周武王姬发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的儿子姜伋,在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时为周王朝重臣,又是后来周康王姬钊的顾命大臣,对周王朝有辅佐大勋。姜伋逝世后,周王室敕封其谥号为“丁公伋”,其后裔子孙中便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丁氏,史称丁氏正宗。 [5] 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儿子姜及死后﹐也被周王追谥为丁公﹐其子孙便以丁为姓﹐借此缅怀先祖曾位尊丁公。史书记载较为详细。“丁氏﹐姜姓﹐齐太公生于公,支孙以丁为氏。” [6] “齐太公生于公﹐支孙以谥为姓。” [7] 自从这一支丁姓问世之后﹐其散居的地盘最广﹐人数最多。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中国的丁姓大都源自这一世系。这一系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山东济阳。《姓氏》书说“系承姜,望出济阳”﹐即是证明。 [8]

  源出三

  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于三国时期。三国时东吴孙匡将军一族的后人全部改姓丁。这就是《三国志.吴志.孙匡传注》所说的﹕孙权的族人因过失造成军粮仓库失火﹐贻误了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孙匡的后代子孙也被迫因袭丁姓。 [9]

  源出四

  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①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10] 所以,后世的丁氏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氏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之子康叔。 [3] ②出自于氏所改。据明朝海盐姚士粦所序《枫窗小牍》中的记载,宋朝时期,有个叫于庆的人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为丁氏,后果然如意,飞黄腾达,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因此皆称丁氏。③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苏州阊门邹、丁二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这就是著名的苏州阊门丁氏一族,就是今天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三泰地区(泰州市、泰兴市、泰县,包括如皋市、南通市、海安县一带)的丁氏一族,号称“江苏六大丁“之一,始祖就是号称“活丁死邹”的三个儿子:丁兰国、丁兰芝、丁瑞芝。

  源出五

  源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改姓。①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蒙古学者丹珠尔,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明朝初期,蒙古族黄教学者丹珠尔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丁,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丁氏至今。丹珠尔,据说是第三世达赖喇嘛三位侯选灵童之一的香根,是元、明之际的学者,他精通藏语、蒙语、汉语、维吾尔语、西鞑靼语(斯拉夫语,即俄罗斯语)等诸多语言文字,主持修纂了著名的苯教佛典《丹珠尔》一百六十四部(今只保留有一百二十部),他的姓名亦因该部佛教重典而得称。蒙古族敖陶格图氏,源以地名为姓氏,出自敖陶窑子古城(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敖陶窑子),明朝初期迁居大兴安岭地区,明朝中叶即多冠汉姓为丁氏、林氏。 [11] ②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西域回回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按汉俗以谐音汉字改姓丁氏。丁氏为回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史籍《东里文集》中记载:“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国,因以为姓。” [12] 回族丁氏大部分是来自先祖回回名的尾音“迪尼”(Din),按汉语发音多译读为“丁”,于是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后代便取“丁”为姓。如“勘马刺丁之后裔姓丁。”回族丁氏中最大的一支,当属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因其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等姓氏,在国内分布很广。如福建泉州陈棣的丁氏回族,按史籍《执斋公图谱·历代忌辰总目》的记载:“一世祖节斋府君,讳谨,字慎思(赡思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赛典赤瞻(赡)思丁是今泉州陈棣丁氏的始祖。” [13] 丁氏回族在全国均有分布。③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4] 彝族丁氏,源出尼质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单字丁氏,世代相传至今。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定吉哩氏,满语为Dinggiri Hala,世居黑龙江西城(今黑龙江克山西城镇)。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伦春族定吉哩氏多冠汉姓为丁氏。 [11] ⑤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15]

  得姓始祖

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河南省东部)。其长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

  1、萧山丁氏家谱: 十二卷

  题名萧山丁氏家谱: 十二卷

  作者丁南生纂修

  版本民国21年(1932), 木活字本

  居地浙江, 萧山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丁昌

  摘要始迁祖昌,明宣德间由萧山许孝乡迁居邑西。卷一谱序、宗祠屋基平面图、列祖坟图、十八世统宗等,卷二至十世系,卷十一为世传、内传等,卷十二艺文、附录。

  索取号901350-61

  2、宁乡四都八鲤冲丁氏四修族谱: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

  题名宁乡四都八鲤冲丁氏四修族谱: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湖南]

  作者(民国)丁士晋等纂修

  版本民国十三年(1924),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

  堂号广大堂

  先祖/名人[始祖]丁濬

  摘要先世居醴陵,晋丁濬名国淳,字嘉会,自醴陵卜居长沙杏花村,复历善化迁宁乡。元丁崇泰,字九如,推为宁乡丁氏始祖,因之前世代接续多不可稽之故。纂谱者奉欧阳修所谓“断自可知者”的原则。卷首谱序、例言、目录、溯源世谱,卷一世系图,卷二世系表,卷三邱墓,卷四祠堂,卷五祖训,卷六家礼,卷七祠规,卷八列传,卷九艺文,卷末颂谱说。

  索取号953743-747

  3、丁氏重修族谱: 二卷:[湖南宁乡]

  题名丁氏重修族谱: 二卷:[湖南宁乡]

  作者(清)丁盛名纂修

  版本清乾隆35年(1770),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 宁乡

  先祖/名人始迁祖:丁广二

  摘要参见清丁道生修《丁氏重修族谱》条目。广二,安化济川次子,字召周,徙居宁乡五都聚山。卷一序、班行,卷二世系。

  索取号952827丁姓家谱网 丁姓宗亲网 丁姓家谱族谱简介 丁姓简介

  4、丁氏家乘: 不分卷:[崇明]

  题名丁氏家乘: 不分卷:[崇明]

  作者(清)丁元琳纂修

  版本清同治5年(1866), 刻本

  居地上海, 崇明

  先祖/名人始迁祖:[宋]丁尊; 始迁祖:[宋]丁富

  摘要始迁祖尊、富,宋靖康间自容城迁居崇明。载谱序、家训。

  索取号1733/B

  5、横洲涧丁氏三修族谱: [湘阴]

  题名横洲涧丁氏三修族谱: [湘阴]

  作者[作者不详]

  版本清道光27年(1847),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 湘阴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丁国才

  摘要参见清丁世泽修《横洲涧丁氏四修族谱》条目。存卷为世系。

  索取号1764

  6、丁氏宗谱: 四卷:[润州]

  题名丁氏宗谱: 四卷:[润州]

  作者(清)丁肇昌等纂修

  版本清光绪15年(1889), 木活字本

  居地江苏, 镇江, 润州

  先祖/名人始迁祖:[宋]丁素

  摘要参见清丁茂春修《丁氏宗谱》条目。卷一谱序、受姓始祖说、大宗谱源流序、家训、宗约等,卷二行实、世系,卷三、四世表。

  索取号JP167

  7、洛社丁氏重修宗谱: 四卷:[无锡]

  题名洛社丁氏重修宗谱: 四卷:[无锡]

  作者丁文炳等纂修

  版本民国8年(1919), 木活字本

  居地江苏, 无锡

  堂号双桂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丁镛

  摘要始迁祖镛,明季由无锡邑城转徙洛社。卷一谱序、家规、服制图、墓志铭,中有欧阳修、王安石、许安世等人所撰志表、祭文等。卷二至四受姓源流世表、总世表、世系图。

  索取号JP162

  8、邓州丁氏家谱: 八编:[河南邓州]

  题名邓州丁氏家谱: 八编:[河南邓州]

  作者丁声恒主编

  版本2001年, 电脑排印本

  居地河南, 邓州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丁从善; 名人:丁声澍

  摘要始迁一世祖从善,原籍江西南昌西山之阳港,于明洪武二年随将军孔显镇抚邓州,遂定居城北湍河之阳。其地后成丁氏聚落,称大丁营。第一编序文,第二编丁氏的由来与发展,第三编家谱家祠,第四编凡例,第五编茔墓、祭服、祭祀,第六编人物,第七编宗派谱,第八编趣闻轶事。语言学家丁声澍出于是族。

  索取号XP787

  9、横洲涧丁氏四修族谱: 二十二卷:[湘阴]

  题名横洲涧丁氏四修族谱: 二十二卷:[湘阴]

  作者(清)丁世泽等纂修

  版本清光绪10年(1884),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 湘阴

  堂号济阳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丁国才

  索取号1758/C丁姓家谱网 丁姓宗亲网 丁姓家谱族谱简介 丁姓简介

  10、横洲涧丁氏四修族谱: 二十二卷:[湘阴]

  题名横洲涧丁氏四修族谱: 二十二卷:[湘阴]

  作者(清)丁世泽等纂修

  版本清光绪10年(1884),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 湘阴

  堂号济阳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明]丁国才

  索取号1758/B

  11、彩烟丁氏宗谱: 十四卷:[新昌]

  题名彩烟丁氏宗谱: 十四卷:[新昌]

  作者(清)丁志贤纂修

  版本民国13年(1924), 木活字本

  居地浙江, 新昌

  堂号永思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唐]丁振卿

  摘要始迁祖振卿,唐僖宗时自山阴迁至新昌县彩烟。卷一谱序、家规等,卷二、三外纪、内纪系图,卷四至十三行传,卷十四议据、契约、坟图。内有方孝孺所撰谱序。

  索取号914007-20

  12、

  浙东暨阳大马丁氏宗谱: 不分卷:[浙江]

  题名浙东暨阳大马丁氏宗谱: 不分卷:[浙江]

  作者[作者不详]

  版本清咸丰11年(1861), 木活字本

  居地浙江, 诸暨, 暨阳

  摘要存卷均为行传。

  索取号1769丁姓家谱网 丁姓宗亲网 丁姓家谱族谱简介 丁姓简介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