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姓名人尽在戴姓家谱网 戴姓宗亲网 戴姓家谱族谱简介 戴姓简介



戴姓名人尽在戴姓家谱网 戴姓宗亲网 戴姓家谱族谱简介 戴姓简介

戴姓,中华姓氏之一,西周时期的宋国君主宋戴公为戴姓的姓氏始祖。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二。在大中国区及海外华人中皆有分布,其中华东地区约占所有戴姓人口的六成。《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戴姓历代名人175名,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位。

  姓氏源流

  源于子姓宋国


戴姓图腾出自商朝后裔、周朝诸侯国宋国君主宋戴公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逝世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传至宋国的第十一位国君,逝世后被谥为戴公。宋戴公长子子司空(宋武公)继位,宋戴公的其余诸子以其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宋国执政的 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统称戴氏,《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九月,有记载「宋戴恶会之」,戴恶应为其他未立氏的戴公子后裔。另,宋朝学者戴植在所撰的《鼠璞》一书中说:"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所谓“以义改也”,并非指的是两个姓氏在字义上的相通,而是指他们系出一源。

  源于子姓戴国


春秋时期诸侯国戴国。《历代州域形式》记载:戴今河南睢州考城县故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东北一带),即古戴国,为子姓国。隐十年,郑取戴。 [1] (宋)《舆地广记》记载:畿考城县本子姓戴国,春秋宋人蔡人伐戴,是也。秦谓之谷县,楚汉兵起,邑多遇灾,因名甾县。 汉属梁国。后汉属陈留郡,章帝东廵诏改曰考城,取越乃光烈考武王之义也。 后魏曰考阳置北梁郡。北齐并废之以为成安县。 隋开皇十八年复改曰考城属梁郡。唐属曹州。梁开平元年属开封府。宋朝崇宁四年来属。 [2] 考古工作者发现古戴国封地(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东北一带)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叔庆父之妻为姬姓之记载,姬周有同姓不通婚的习俗;《春秋释地韵编》和《中国古今地名大字典》皆称戴国是子姓国;《通志.氏族略》列戴国为周朝姬姓“不得姓之国”;查周所封之五十五个同姓国中也没有戴国。《 路史.国名》列在子姓商族之后;因而戴国更可能是子姓诸侯国。更有一种未证实的说法为戴国首任受封国君戴平公是商王帝乙的侄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堂兄弟,周朝灭商后因臣服周武王而受封为诸侯。

  源于姬姓

  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⑵.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⑶.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⑷.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陈蒙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 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 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⑵.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源于鄂温克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鄂温克族涂克冬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kedong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戴氏、涂氏等,其戴氏今有简笔写作“代”者。

  其他少数民族改姓

  今回族、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戴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戴氏,世代相传至今。

  1、京江赐礼堂戴氏家乘: 六卷:[丹徒]

  题名京江赐礼堂戴氏家乘: 六卷:[丹徒]

  作者(清)戴肇辰主修

  版本清光绪11年(1885), 木活字本

  居地江苏, 丹徒

  先祖/名人始祖:[元]戴万十四; 始迁祖:[清]戴永年

  索取号4442

  2、戴氏支谱: 一卷:[绩溪]

  题名戴氏支谱: 一卷:[绩溪]

  作者(清)戴文榜纂修

  版本清光绪7年(1881), 钞本

  居地安徽, 绩溪

  先祖/名人始祖:戴护; 先祖:戴奢; 先祖:戴虔; 始迁祖:[宋]戴忠; 本支祖:戴桂

  摘要一世祖护,迁歙县黄墩。长孙奢再迁休宁。护五世孙虔迁歙之砶镇,北宋时,其十一世孙忠,复由砶镇徙绩溪。忠又十八传曰桂,号屏轩,为本支祖。谱载序、世系。

  索取号4444

  4、戴氏岭南乾公天则世系番禺赤山房史考: 五部分:[广东番禺]

  题名戴氏岭南乾公天则世系番禺赤山房史考: 五部分:[广东番禺]

  作者戴国雄编著

  版本2003年, 电脑排印本

  居地广东, 番禺

  先祖/名人始祖:[南宋]戴乾; 本支祖:[南宋]戴敦; 始迁祖:[南宋]戴铭

  摘要始祖乾(字天则),原籍徽州府休宁县龙虎村,任官江西南昌,致仕后因避世乱,徙居广东南雄县沙水镇,于南宋嘉泰二年又率长子敦(字长仁)等迁居广州西门外第二桥。敦为本支一世祖。敦之孙铭(字宗人)定居番禺县赤山,后裔为赤山房。书分五部分:赤山房发展简史、赤山房文献汇编、赤山房族谱、赤山房有关资料复印件及照片、引录书目。

  索取号XP1710

  XP1711

  5、礼村戴氏统宗谱: 十卷,首一卷:[旌德]

  题名礼村戴氏统宗谱: 十卷,首一卷:[旌德]

  作者(清)戴国忠等纂修

  版本清光绪34年(1908), 木活字本

  居地安徽, 旌德

  先祖/名人先祖:戴逵南; 先祖:戴英; 先祖:戴护; 先祖:戴寿; 先祖:戴安; 先祖:戴颜; 先祖:戴卢; 先祖:戴睿; 先祖:戴处; 先祖:戴虔; 先祖:戴温; 先祖:戴良; 先祖:戴恭; 先祖:戴俭; 始迁祖:戴让; 先祖:戴濂

  摘要戴氏系出宋微子後,宋亡避居谯(即後之亳州),子孙因以戴为姓。典午南渡,戴逵南来居金陵小蔓村。十数传至英,唐广明中迁居歙县黄墩。英生护,护五子,第四子寿生安,安生颜。颜四子:卢、睿、处、虔,卢迁婺源桂砶,睿迁休宁隆阜,虔迁绩溪冯村,处留居黄墩。虔四传至温、良、恭、俭、让,五代兵兴之际,兄弟各择地而迁,内让迁旌德西沙城。居四世及濂,北宋末再徙邑之兴仁乡李村。为志大小戴盰礼并示欲以礼传家,改名礼村。举凡邑之谭村、霞霄、水南、漕川戴氏,无不出礼村。十六世以下,以生齿日繁,於是有汪、原、本、鼎、仕川、原弟、复元、广寿、嵩坚、泰生、本生、睿生、椿生、牙生公派之分。附载鮉岭派、湛岭派。卷首新旧谱序、凡例、排行、谱赞,卷一至九世系,卷十像赞、诰命、礼村图、墓图、修谱人名。有南唐李克徵《忠恭公(安)庙碑》及宋吕蒙正、范纯仁、王会龙、蔡元定、文天祥序。

  索取号917507

  917923-32

  921352

  6、澬陽戴氏支譜

  题 名:澬陽戴氏支譜卷 数:四卷首末修撰者:戴人貴主修

  版本年:民國26年[1937]版 本:木活字本

  谱籍地:

  堂 号:〓國堂

  始 祖:

  始迁祖:

  7、鹤岭戴氏四修族谱: 四十卷:[湘潭]

  题名鹤岭戴氏四修族谱: 四十卷:[湘潭]

  作者(清)戴显礼等纂修

  版本清咸丰11年(1861), 木活字本

  居地湖南, 湘潭

  堂号中湘文林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戴明禄; 先祖:[元]戴甫二; 先祖:[元]戴甫三; 先祖:[元]戴银山; 先祖:戴安一; 先祖:戴安四; 先祖:戴安七; 先祖:戴斌; 先祖:戴谦; 先祖:戴敬; 先祖:戴恭; 先祖:戴瓒; 先祖x家谱:戴逊; 先祖:戴横; 先祖:戴允砲; 先祖:戴允汉; 先祖:戴允伸; 先祖:戴允富; 先祖:戴贞祥; 先祖:戴贞松

  索取号4453/B

  8、福建省莆田戴氏联谱: 不分卷:[福建莆田]

  题名福建省莆田戴氏联谱: 不分卷:[福建莆田]

  作者戴玉铸主编

  版本2001年, 电脑排印本

  居地福建, 莆田

  先祖/名人始祖:戴洽; 先祖:戴灿戴诸戴薜[明]戴勉轩

  摘要莆田戴氏有二大系。其一据云唐安史之乱时,翔(字文龙)自河南相州安阳小屯村南徙入闽,居福州长溪县落洋村(今霞浦县西南),其孙洽又徙居仙游县香田里,为莆、仙戴氏始祖。洽生灿,灿次子诸迁莆田黄石东井,三子薜迁莆田常太莒溪。其一据云唐高宗朝伯岳领兵随陈元光开发闽南,屯漳州,传至第廿九世勉轩(字子孙),于明正德至嘉靖间自漳浦东安社迁入莆田江口馆后(今石狮村),后裔双分居梁厝、坂溪、顶坡等村。今二系约有戴姓人口二万人。此谱即二系之统宗谱。全书分原谱序录、源流概述、史志文献、郡望考原、二礼传家、探花遗文、祠墓文物、传家规范、世名人录、宗文世系世纪世德、附录(莆田戴氏源流研究会纪实)。

  索取号XP1101

  XP1102

戴姓家谱网 戴姓宗亲网 戴姓家谱族谱简介 戴姓简介

  9、鹤岭戴氏六修家乘: 十四卷:[湘潭]

  题名鹤岭戴氏六修家乘: 十四卷:[湘潭]

  作者戴朝先主修,戴辅洪纂修

  版本民国21年(1932), 木活字本

  居地湘潭

  堂号紫薇堂

  先祖/名人始迁祖:[元]戴明禄; 先祖:[元]戴甫二; 先祖:[元]戴甫三; 先祖:[元]戴银山; 先祖:戴安一; 先祖:戴安四; 先祖:戴安七; 先祖:戴斌; 先祖:戴谦; 先祖:戴敬

  摘要参见清戴显礼修《鹤岭戴氏四修族谱》条目。本谱主记四世斌、敬、龙即北河派下世系。卷一至二谱序、家训、祠规,卷三至十二世系,卷十三至十四祠田、契约、跋。

  索取号907668-83

  907684-99

  10、豫齊戴氏家乘

  题 名:豫齊戴氏家乘卷 数:

  修撰者:(清)戴濬漢等纂修

  版本年:清光緒23年[1897]版 本:木活字本

  谱籍地:山東即墨膠州堂 号:

  始 祖:

  始迁祖:

  11、都梁戴氏宗谱: 不分卷:[江苏盱眙]

  题名都梁戴氏宗谱: 不分卷:[江苏盱眙]

  作者[作者不详]

  版本清宣统元年(1909), 铅印本

  居地江苏, 盱眙

  先祖/名人始祖:戴安; 始迁祖:戴公慈; 先祖:戴金; 先祖:戴银; 先祖:戴耀; 先祖:戴宝; 本支祖:戴珠

  摘要始迁祖公慈,系出休宁隆阜,始祖安十七世孙,自隆遊淮上,遂寄籍盱眙戴家巷。公慈五子:金、银、耀、宝、珠,以成五房。是谱为珠房子孙修。内依次载谱序、祠规、族范、族约、祭仪、祭田、敕命、传记、系图、世表等。

  索取号915452-53

  12、四明桃源戴氏家乘: 不分卷:[鄞县]

  题名四明桃源戴氏家乘: 不分卷:[鄞县]

  作者[作者不详]

  版本民国36年(1947), 木活字本

  居地浙江, 鄞县

  堂号永思堂

  先祖/名人始祖:戴溢; 始迁祖:[宋]戴阳

  摘要先世讳溢,自闽迁台州黄砶。始迁祖名阳,南宋时徙四明桃源。是谱疑为某分支从统谱中抽印而成。内载谱序、世系、传记、遊记、书信,世系以季房鉱公派为详。

  索取号JP726

  JP726-1

戴姓名人尽在戴姓家谱网 戴姓宗亲网 戴姓家谱族谱简介 戴姓简介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