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郑县之苏:三苏族人的聚居与安葬之地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为古代许国所在地,秦置许县,三国时为曹魏故都,市内有春秋楼、霸陵桥、华陀墓、射鹿台、天宝宫等三国时期的文物古迹。

“三苏"父子指苏淘及苏轼、苏辙,他们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据有十分突出的位置。三苏祖籍四川眉山,是当时苏氏家族中眉山派的代表性人物。尤其是苏轼与苏辙在当时中央为言,与河南结下了不解之缘。苏辙且自号颖滨,他与儿子苏迟、苏适、苏逊等家人选择离开封不远的许昌为家,最多时家庭人数达200余人。

在许昌西南的郑县,有三苏坟"。今郑县茨芭乡苏坟村亦即宋代汝州鄰城均台乡上瑞里,其北靠嵩山奇峰,南临汝水旷川,东西两小山透進而下,宛若剑眉。苏轼生前曾多次路过此地,见其景色宜人,"形胜类其乡",“美似家乡峨眉山",因有“小峨眉"之称。苏轼死前给其弟苏辙写信云:“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建中靖国六年(1101),苏轼病故于常州,次年千里迢迢移葬于郑县。苏辙隐居许昌,他与苏轼患难与共,手足情深,政和二年(112)他病逝后没有选择回乡下葬,而是葬于中原的嵩山之下,与其兄长共眠于这块难舍难离的中原大地。到了元代至正十年(1350)冬,县尹杨允拜谒苏坟;深感二苏之学源于其父苏询,故在此新添苏询的衣冠冢,自此号称“三苏坟"。三苏嘉旁另有章、符、箕、签、笙、筹六公子墓,苏辙长媳梁开墓等。

苏辙次子苏适及妻黄氏合葬墓发现于1972年,出土的官印、瓷碗、基志等文物已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如今郑县人民政府全面整修了三苏坟文物旅游区新修了长达10公里的旅游公路,新塑了苏东坡塑像,并利用复修后的广庆寺和三苏祠新建了“郑县三苏纪念馆"。

三苏家族在河南留下大量邀迹,如苏轼长子苏迈,曾任酸枣(今延津)县尉,三子苏过曾任鄙城知县。苏辙的三个儿子,苏迟曾任登封县丞、苏适曾任信阳军司录事、苏逊曾任蔡州(治今汝南)酒官。苏辙家族居住在今许昌县楼涧乡长店村,在许吕聚居有较多的苏辙后商,金代的苏象之、明代的苏太常、清代的苏济世等苏氏名人,均为其后代。前清贡生苏天星为苏桥村人,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文人画家。当地至今还有许多他的传说。在郅陵至今仍分布有轼(辙)九世孙苏尧为始祖的苏氏族裔,太康有轼(辙)九世孙苏笛为始祖的苏氏族商,郑县有轼(辙)九世孙苏勇为始祖的苏氏族裔,可以说河南各县均有苏氏分布。

从以上的勾画中我们不难感到中华苏氏的发展史无不与中原有着难解之缘。苏氏族人重气节、淡功名、讲学风的特点无不浸润着中原大地的灵气。笔者在近年来与海内外苏氏族人的广泛接触中也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中原特有的关心,那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中原情怀。那植根于中原大地的苏氏文化,使每一个远在海外的苏氏族人都有一个中原寻根梦。愿他们的梦想早日成为现实,中原大地期盼着他们的到来。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