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协会优势 弘扬庞姓文化
(庞庆泽在西峡县庞氏宗亲会首届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首先对西峡县庞氏宗亲会今天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中华庞氏宗亲总会领导、庞氏华中区分会领导、邓州市及内乡县家人莅临西峡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木有本,水有源,人类有始祖。树有根、有干、有枝梢,人有祖先、有父母、有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的家族观念、寻根觅宗意识也在增强。近年来,国内外华人已经兴起了一股续谱寻根、研究宗族姓氏文化的热潮。修谱、祭祖、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庞氏家族的优良传统。
据新郑姓氏广场当年建设时统计、记载,中国高频姓氏129个,占全国总人口的87.5%,当年我们庞姓占第117位;普通姓氏和稀有姓氏2871个,占全国总人口的8.1%;其他为少数民族人口。
据2013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华庞氏现有人口235.3万人,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01位的姓氏,约占13.7亿全国人口的0.17%。如今,庞氏族人在全国分布广泛,河南、河北、浙江、福建、山西翼城、四川绵阳、东北、西北、港澳台等地皆有分布,尤以河南、广西、广东为多,此三省之庞氏约占全国庞氏人口的60%以上。
记得三年前,在奎文村一次修谱座谈会上,有位小弟借着酒意调侃:咱一个村的家谱修起来就这么难,什么时候才能搞成全国庞氏家谱啊!而在2013年9月,由洪伟、现中、占陆、大孔等18位热心家人发起的“中华庞氏宗亲联谊会”在郑州市正式成立,刚才国芳弟也介绍了郑州庞氏大会盛况,随着全国庞氏宗亲总会和各级庞氏宗亲分会的建立,《中华庞氏族谱》的面世,必将指日可待。
今天,我们“中华庞氏宗亲联谊会西峡县分会成立大会”暨“西峡县庞氏宗亲首届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借此机会,仅就发挥协会优势 弘扬庞氏文化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县级宗亲组织的职能定位与管理
宗亲,一般是指出于同一个祖先、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同姓人。《辞海》对“宗亲”有两种解释:一是“同母兄弟”,【《史记•五宗世家》:“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二是“同宗亲属”,【《后汉书•梁冀传》:“诸梁及孙氏中外宗亲送诏狱,无长少皆弃市。”】宗亲会就是建立在相同姓氏基础上的血缘组织,庞姓,代表庞氏家族的血统。西峡县庞氏宗亲会是西峡县庞氏家族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姓氏团体。
作为县级庞氏宗亲会,要做的事情很多,既不能包罗万象办社会,也不能空搭架子无所作为,对其职能的定位,必将影响其作用的正常发挥。个人认为,宗亲会主要应该办好两件事:一是修谱,二是祭祖寻根。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级协会的庞氏人脉资源,搭建信息平台,为庞氏家族广泛提供商务、技术、合作、联谊、保健、就医等信息服务。我们县级宗亲会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兼职活动、义务劳动,人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必须集中非常有限的业余精力,充分调动在座的各位家人和全县庞氏家族热心人的积极性,突出重点,把这两件大事做好,已经非常不容易,已经非常了不起!因此,决不能盲目贪大求洋、好高骛远,而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逐步实现庞氏家族的“复兴梦”。
同时,我们既然要建立庞氏的各级协会组织,各级都应有自己的目标,有目标就应该有管理,管理就是为实现协会目标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督查、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效率或效益,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真谛是聚合各级协会的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管理的功能,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以实现协会既定目标。因此,对于松散型的协会,也应参照企业管理的思路、方法和理念去管理。一方面要通过各级协会商定,量力而行的确定阶段目标;另方面要结合协会特点,制定为达成目标必须的规章制度和建立简单实用的标准体系——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即管人的标准、管事的标准和管物的标准,如家谱就要有一个标准(看到全国的庞氏家谱放在一起,有联合国升旗的感觉,大小、样式、颜色不一,格式五花八门、内容千差万别);再方面就是要围绕目标、按照标准,去组织、实施,并通过督查、指导、控制,最终把目标落到实处。
二、关于家谱研究方法的探讨
国昌修志,家兴修谱。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同血缘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情况。家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国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由于年代久远,许多资料已散失,有的是靠口头传叙。所以,必须对资料加以分析、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目前以家谱修撰为主的谱牒学已成为一门民俗科学,这一科学的发展,必将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和谐也会起重大作用。针对庞氏家谱研修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中华庞氏总谱》与地方《庞氏家谱》
我们西峡县庞氏家族,大多数从内乡迁徙而来,一代安公在内乡,6-7代以后陆续迁上来,奎文11代琏公是奎文始祖,到我这儿是第18代。因为历史的、战争的、文革的等原因,家谱失传,偶尔保存下来的也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从11代至今约200年左右,续谱就有不少困难;而从1代到10代就相对更难;再从内乡一代往前追朔,几乎成为天方夜谭。而中华庞氏宗亲总会的成立,在全国各大片区、各省市、各地市、各县市为我们搭建了寻根问祖的平台,使我们从内乡一代往前、直至向庞氏始祖追朔,已经成为可能。
1927年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局面,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著名理论。我们庞氏修谱,也应当学习、参照这一理论,以建制县市为单位,把精力放在乡镇和重点村的庞氏家谱修订上,在各乡镇和重点村修订完善谱系的基础上,编撰出版《西峡庞氏族谱》。在各县市出谱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各省市的庞氏家谱,到了那时候,出版《中华庞氏总谱》才能顺理成章。
(二)按照时光轴分段,明确分段重点和方法,分段、分类研究、撰续。根据我县实际,建议庞氏家谱续修按照时光轴分为四个分段:
第一阶段为当代和后代,即自健在庞氏家人的爷字辈开始、至我们的子孙和未来的后代。这是修谱的重点,因为只有这一阶段才可以做细、做规范。
第二阶段为近代,大致可以从健在庞氏家人的爷字辈以上开始,至内乡11代,大体上是11-20代)。这一阶段距离我们时间不算太久,基本上每个支系都可以弄明白,名、字、号、辈、排行、配偶、子嗣、生卒时间、居住地、埋葬地等要素信息,能做多细就做多细。
第三阶段为近古,大致可以从内乡1代-10代。这一阶段距离我们时间太久,修谱的重点应以支系归属为主,基本上每个支系都可以弄明白,要素修续则以粗不宜细,其实也不可能做细。
第四阶段为远古,大致可从内乡1代开始,向上一步步寻根,一直追溯到庞氏始祖。这一阶段,主要是借助国内各级庞氏宗亲协会的平台和网络,搜捕线索,查阅史志,考证资料,弄明白一代安公的根在哪里?!
西峡庞氏除内乡支系外,其他还有3个左右的支系,均可参照这种方法撰续。
(三)吸收庞氏已续家谱的成熟经验,借鉴外姓宗亲的可取之处,集众家之长,尽快起草制定《庞氏家谱撰续规范》,为全国庞氏宗亲研究、撰续《庞氏家谱》提供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
1、要规范续谱格式。包括封面格式、目录格式、内容格式、附录(备注)格式和文字表述方式;字体字号、层次编号、颜色纸张、版面布局、编码方法、辈分排序等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的标准。
2、续谱要素调查表(见下表)
上表对庞氏男丁、女士描述的基本内容相同;表中特别描述是指在第10项描述时,应对当事人的有关重要事项,如:职称、特长、军衔、重要业绩、突出贡献,或意义重要、影响深远的事项等,进行简单扼要的描述。
参照“续谱调研、撰续要素表”的格式,逐人逐项调查填写,以便续谱。
3、老谱世系表普遍采用大括号分辈续写的方式,不便排版,不便阅读,因此建议世系表全部改为表格式,一般情况下,每8代左右设置一张世系表,使之一目了然。
4、统一称谓和叙述方法。如:60岁以后去世的,用享年;60岁以前去世的,用终年;关于“配偶”的表述,应规范元配、继配、庶配等称谓。
三、寻根祭祖,注重研究家族宗祠文化
人人都有祖先,而我们的祖先在哪里?有多少人能够说清楚、弄明白呢?如果向前推3-5辈,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祖先是谁;如果向前推8-10辈,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祖先是谁。而再往前推呢,就更加模糊了!因此,祭祖要先寻根,不知道祖先是谁,怎么去祭奠呢?!因此我建议:寻根祭祖,研究家族文化,要重点做好以下四点:
一是寻根。通过家谱的续修,要逐步弄明白我们自己的来龙去脉,看看我们的根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深!二是研究墓碑墓地文化。通过寻根,在明细世系、明白祖先的基础上,设计制作统一格式的庞氏祖先墓碑,并对墓地适当修缮,起码要有五大件:即墓丘、门台、墓碑、拜台和绿化。当然随着国家殡葬制度改革,小局必须服从大局。三是研究家族文化,昭示庞氏后人。有副对联写的好:“为善不昌 祖上有余殃 殃尽则昌,为恶不灭 祖上有余德 德尽必灭”,弘扬庞氏家族文化,重在弃恶扬善,传承先祖恩德,以“家训”教育族人,树立正确荣辱观,创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四是及早策划,筹建西峡庞氏祠堂。
四、对西峡庞氏宗亲会的两点倡议
1、用五年时间,办好三件事:一是完成《西峡庞氏族谱》第一稿;二是在庞氏家族掀起一个敬祖立碑潮,每位庞氏家人把本家十代以内的祖先墓碑立起来;三是论证选址、完善手续、完成庞氏祠堂规划设计。
2再用五年时间,办好四件事:一是完成《西峡庞氏族谱》审校出版;二是把内乡一代安公至十代的祖先墓碑立起来;三是筹建西峡庞氏祠堂;四是通过寻根觅宗,基本上弄明白安公以前的来龙去脉。
只争朝夕,贵在行动!让我们西峡庞氏家族以这次大会为锲机,和衷共济,热心付出,热情参与,积极奉献;有钱出票子、有劲出力气、有智出点子、有空出时间,各尽所能,为庞氏家族复兴增砖添瓦,为实现伟大的“庞氏梦”、“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