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是中华民族的大姓之一,按人口数量排中国姓氏第十三位,现胡姓子孙遍布华夏及海外各地,历史各个时期不乏杰出之士,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先辈的历史功勋当为我辈及后世子孙的楷模。
胡姓历史源远流长,起源说法不一,比较公认的一说是胡姓始祖乃胡公满,胡公满为虞舜三十三代孙,出自妫姓,以溢号为氏,做过周朝陶正,周武王以其长女太姬许配为妻,封为陈侯,在陈立国,《史记》云:“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商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其后以溢为姓。”
胡公满为虞舜的后裔,舜以上远古祖先世系,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载,依次是黄帝—昌意—颛顼—穷婵—敬康—句望—齐牛—瞽叟—重华(即舜)。但后人对舜是黄帝之后多有歧义,认为舜在“五帝之中,独不出黄帝,自敬康而下,其祖也。”但史书多是如此叙述,为此有人解释说,这是当时刚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不久,长期存在双系制祖宗拜制度的缘故。因为舜娶了唐尧之女,成为尧的女婿,正式入赘于皇帝、颛顼族,所以舜的子孙便把尧、颛顼、黄帝也当作祖宗来祭祀。而实际上,有虞氏的真正始祖是虞幕。既然虞幕是有虞氏的始祖,那么幕、穷婵、敬康、句望、齐牛、瞽叟、舜等都是以胡公满为始祖的胡姓家族最早的远古祖先。他们都曾以独特的技艺,如幕创造帐篷,句望擅长编织,瞽叟善测天象等,为上古历史写下了传奇的一页。
在与治水有功的禹的权力斗争中,舜所代表的有虞氏部落失败了,于是,有虞氏部落被迫四处迁徙,舜的儿子商君被封于河南虞城,后移封于商,成为了商人的先祖,而其他大部分族人则大举向南、北、东方迁徙,形成了舜族的大迁移,有虞氏进入了衰落时期。到了周朝初年,长期留居虞城的商均后人虞思,在数十传后传至遏父,遏父又称閼父,担任周朝陶正,为主管制陶之官,因制陶有功,得到周武王赏识,周武王把长女太姬出嫁给遏父之子妫满,于此有虞氏的命运有了一个新的转机。
自胡公满封于陈后,舜帝子孙在经历了夏商的一度衰落后振作起来,支庶繁衍,屡见诸史籍,由胡公满以下,形成了以陈姓为主干,包括王、孙、胡、田、陆等姓在内的40多个分支。
胡姓的另一起源乃说,胡姓乃是以国为姓,西周至春秋时期,有两个胡子国,后为别国所灭,胡国的后裔为怀念先祖的业绩,以国为姓(此说《中华姓氏通书 胡》有详细记载,不累述)。但胡子国始封君是谁都不知,况周室姓姬,这胡国并不姓胡。
还有一说是:魏晋时期,鲜卑族,胡骨氏汉化后改姓胡。我国古代,将北方边地民族统称胡人,胡骨氏改姓胡,无据可考。纵有,也属别族。
古籍最早出现的胡姓人物是胡曹,胡曹是皇帝的臣子,擅长制衣而闻名天下,但胡曹之后无据可考,况皇帝、胡曹均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不足为信。
综上所述,我族皆以胡公满为始祖也。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