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尧叙《胡氏族谱·正节支系》编修后记



经过长达五年有余的时间,《胡氏族谱 正节支系》终于完稿,《族谱》的修成凝聚了全族人尤其是编委会全体人员的心血,结束了我支系自正节公入黔以来近四百年无统一族谱的历史,为我支系后世子孙寻根问祖、敬祖亲宗、敦伦睦族、续记家谱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望我族后世子孙珍惜之。

回顾四年多的修谱工作,深感历程艰辛而荣幸,由于我族近四百年来无统一族谱,此次修谱可以借鉴的资料太少,时间跨度又长,致使有的问题不能达成一致,但我们本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原则,能统一则统一,不能统一的将各种情况均摘录进本谱,待后人加以考证,本次修谱从成立编修委员会开始工作到最后完稿历时四年有余,四年多来,我们多次召开了编谱会议工作,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古谱古籍,为收集第一手人员资料,我们足迹遍布支系成员家家户户。为追溯祖源、理清脉络,了解我支系在贵州的发展历程,我们曾先后多次深入云南镇雄、毕节、大方的有关乡镇,还曾先后三次到江西吉安泰和县的有关乡镇,每次外出考证,我们都是自己出资,历尽艰辛,舟车劳顿,但比起最终修谱成功的的自豪和喜悦,这些付出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古语云:“乱世修长城,盛世修宗谱”,族谱的修成确实是件功在当代、名垂千秋的大喜事。

本谱在编修过程中得到了全族人的顶力支持,大家都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的无私的提供了自己珍藏的老谱,在到江西的时候,还得到了《世界胡氏通谱 江西庐陵分谱》部分编委成员及当地胡氏宗亲的大力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谱在编修过程中我们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此次修谱涉及的人员多、世界跨度大,再加之我们水平有限,错讹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错误和遗漏之处,望后人充分考证,证据确凿后可于下次修谱时加以更正和补充。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自我祖胡正节入黔后,此乃全支系族人的第一次统一修谱,跨越时间太长,历时资料又少,《族谱》虽然修成,但我们仍感到有许多遗憾之处:如我祖胡正节上接哪一支哪一房无明确文字记录,正节公来黔的具体时间、过程等均无文字资料,时至今日,就连正节公葬于何处都不知晓,实在是我族的一大憾事!由于间隔时间长,记录较少,致使有的支系脉络不全甚至不清,有的支系无法上接,我们只能遗憾的单列成支;还有如正节之下分高、海、成三大支,而海公一支至今仍无任何线索,就是高公、成公两支,由于时间长,居住地分散,甚至有的因迁徙外地而无法联络,导致有部分宗亲遗漏而不能录入;由于各支各房原谱记录均较简单,也使我们对本支系的发展过程知之甚少,对我们祖先的业绩不甚了解,有很多祖坟至今不知,凡此种种,望我族后人有条件时加以考证而补充,另外,如遇外地来寻亲者,我族子孙当热情接待,仔细了解,如属同宗,当于下次修谱时接纳之。更为重要的,我族后世子孙应勤记录,将本族重大事件、人员迁徙、生死等情况记录下来,或五十年或一百年组织全族人统一修一次谱,使我族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胡氏族谱·正节支系》终于完稿,虽经艰辛劳作,仍不免存在不足和遗憾之处,但我们可以无愧的说,我们为正节支系编纂出了一套尊祖敬宗、和亲睦族、具有特色的族谱,我们也将无愧面对列祖列宗和我们的子孙后代!

20153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本站意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锦秋文谱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