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家谱记载的内容至少可提供以下资料: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中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这些族规、族约为家族的族长树立了权威,确立了族权,而族权又是封建政权的延长和补充。因此我们研究宗法思想和宗法制度时,家谱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读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还有一些以家训和格言的形式记录,含意十分深刻,如欧阳修的“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东沙王氏支谱》中的“立志以端品行,正己以教子孙,节俭以图长久”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其中人口迁徙的原因、时间、规模、流向以及当时的人口政策、政府安置移民的措施等弥足珍贵,可为今天制定移民政策提供借鉴。而家谱中“世系图”所载录家族成员(尤其是男性成员)的年龄、生卒年月日、婚姻、生子情况等更是研究人口的增长、寿命、性别比例、文化构成等的第一手资料。
(6)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清光绪二十年王庸敬等纂修的《王氏通谱》106卷将王氏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名人悉数收入,如秦朝的大将王翦、王贲,汉朝的王吉、王充、王莽、王允,魏晋南北朝的王祥、王览、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王俭,唐朝的王勃、王通、王绩、王之涣、王维、王昌龄、王审知,宋朝的王溥、王安石、王旦、王令、王十朋、王应麟,明朝的王恕、王琼、王守仁、王艮、王世贞、王廷相、王家屏、王肯堂,清朝的王时敏、王夫之、王士祯、王原祁、王鸣盛、王念之、王引之等,列出他们的世系传承,使我们能从家庭、家族这一特定范围里对其加以研究。家谱中还记有大量不载于史书或方志的“小人物”,像权称一方的里长、族长、粮长,富甲一地的商贾、地主,终老于家的童生,浮云野鹤的隐士、高人等。这些人对某地、某时、某事有着一定影响,当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时,这些人的资料只有从家谱中才能得到。
(7)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8)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而家谱的一些记载地方志中未必记录,如村落地形、坟茔四至以及一些人物传记,这为修志提供了参考甚至可直接采用。
(9)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多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义门陈氏族谱》卷首就刊刻其七世祖陈崇于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 定立的《陈氏家法三十三条》,其中第八、第九条为训令后世子孙读书的;江西万载《严氏主牌谱》对参加科举的族人按照人第的层次获得奖赏和“赞助”给予规定。不少家谱记载了族人科举情况和中举后的仕宦情况,由此可使我们了解宗族的教育成就、文化层次和科举制度对宗族教育的影响等教育史资料。
(10)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11)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如江西玉山吴、徐二姓家谱中就载有有关天主教的情况。
(12)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锦秋文谱
扫一扫关注
锦秋修家谱
扫一扫关注